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肉脯类零食「猪肉脯是真的猪肉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靖江长大的孩子,记忆里都飘着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甜蜜而厚重的肉香,肉片是靖江本土养出的小猪才有的肉质,泛着一点油光,让人想到簇新的火光里烤出来的丰盈肉感,飘着小时候陈旧温热的气息。再贪婪地闻一下,肉香之中还泛出一丝清爽的竹香。
过去,这是年三十的夜晚才会出现的味道,小小的一碟,总是被孩子们飞快地抢完。一口咬下去,非常厚实的质地,咸味不重,还有一丝甘甜。撕成一小条在嘴里慢慢咀嚼,肉脯的味道就在唇齿间逸散,酣畅过瘾。这就是靖江顶有名气的猪肉脯了。
中国人吃肉脯的历史是以千年来计算的。《诗经》《礼记》里都提到了肉脯,《齐民要术》上专门记载了古代“五味脯”的制作方式。肉脯的品种繁多,唐代有红虬肉,明代有千里脯。如今,中国有三个有名的肉脯产地:福建漳州、广东潮汕、江苏靖江,其中靖江肉脯销售量居于首位。
一片好的肉脯从片肉这道工序就开始了。片肉师傅一大早开始片肉,依着猪肉的纹路一刀刀下去,切出的肉片都是惊艳的2.5 毫米。上好的刀工把人磨得心平气和,一位沉得住气的师傅一天能片三四百斤肉。片好的肉拌上鸡蛋、新鲜鱼露、糖、盐,就是最传统的肉脯味道了。
摊筛是靖江猪肉脯古法制作中的重要一步,也是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厂家至今唯一仍用手工完成的步骤。用指腹将腌好的肉片在竹筛上推开,肉片与肉片之间都得接上,毫无缝隙。如果做得不精细,烘烤的时候,肉片一收缩,缝隙就暴露了。一般来说,女人的手指对肉片的感知更细腻,久而久之,这一步骤就交给女人来完成。
摊筛所用的竹筛子,是靖江当地人的骄傲。靖江分布的竹资源极广,清光绪年间就有数十种,最常见的是淡竹、桂竹、斑竹等。当地的老篾匠手巧,手编出来的竹筛子细密结实。比起铁架,竹筛的受热更为均匀,烤出来的肉脯透着光亮,保留了竹纹,呈现出富有层次感的深棕红。此外,竹香还能轻易地渗透到肉片里去。可以说,没有竹香的肉脯就少了最重要的灵魂味道。
最原始的烘干在烤房内进行。老师傅们六人一组,常常一人多用,兼顾好几道工序。每逢夏季,师傅的工作就更为紧张,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容易腐败变质,早年没有冷藏库,需得把电风扇、窗户都打开,连续进行14 个小时。足够的烘干时间,保证了肉脯将近10 个月的保质期。
肉片烘干后,要将其从竹筛上剥下,动作要轻而稳,确保肉片完整。不只如此,还要细细挑去肉片上可能残留的竹刺。最后再经过一次烘烤,肉脯被烤得出油、出香才算完工。经过连续两天的劳动,烤出来的肉脯能卖出八块五到九块一斤的高价。
传统古法肉脯制作工艺图。底图提供:刘秀兴 插图:曾玥
20 世纪60 年代的猪肉脯“有价无市”,大多用于出口菲律宾、越南等地,等到靖江老百姓能吃到猪肉脯,已经是七八十年代。“吃猪肉脯的人不花钱,花钱的人吃不到。”这句戏言似乎折射着猪肉脯当年的传奇地位。那时候的中国,空气是清冷的,湿漉漉的,生活的希望像小笋一样冒着头,又被含蓄地偷裹着,悲欢都是淡淡的。唯有真实的肉味,才焐得人心头发暖,发出希望来。
渐渐地,肉脯成为本地婚礼、家宴上的珍馐。凡是出现在筵席上的肉脯,毫无例外地成为最快被吃完的一道菜。每逢远方来客,一家人咬咬牙也得想办法让客人带些猪肉脯回去,方才对得起你来我往这一番团聚。甜蜜的肉香,被装进提包,从小小的靖江被带往更遥远的远方。
肉脯的制作工艺不断被改良,但传统工艺中的“竹编摊筛”却一直保留下来,成为猪肉脯从过去延续至今的灵魂味道。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詹忆梦。摄影:龙马。内容来自:《风物中国志.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