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看不懂艺术展的时候 你就感受到了艺术的美「看完美术展的感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逛艺术展越来越流行了,但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隔阂”却不见减少。难道看不懂就是艺术本身吗?
当你看艺术展的时候,你在看什么?
去年,在广州时代美术馆的“奥马尔·法斯特:看不见的手”展览上,一位观众找到工作人员,气冲冲地要求退票。
理由是:现场的艺术作品“不好看”,“而且馆内原来高大上的拍照‘圣地’也被展览的布置遮住了”。
在这个名为“看不见的手”的展览里,观众先是通过电梯,来到了一个类似“家门口”的地方;当观众推开右边的门,就会看到一个跟普通医院没什么区别的急诊室……整个展览由一些日常的场景和几个VR影片结合起来。
你没有走错,这就是你参观的展览《看不见的手》。/ 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如果没有事先了解作者背景,确实很难明白创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一些日常的片段,来体现那些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生活的经济和文化。
艺术作品“不易懂”,确实是很多人从展馆里走出来的第一感受。
关于“看不懂的现代艺术”,本不是新鲜事。90多年前,马塞尔·杜尚凭借一个小便池成功颠覆了艺术史,让不少人高呼“艺术已死”。
一个从商店里买来小便池,签上名字送到展厅,就可以成为艺术,那艺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马塞尔·杜尚《喷泉》
莫奈的《日出》和梵高的《星空》等印象主义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大自然之美,即使是普通人都能感受得到,但像是康定斯基的抽象表现主义画作和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画作,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得来了。
康定斯基《构成VI》
艺术品和观众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但近些年来,逛展却成了年轻人的时髦生活方式。
更有甚者,某些艺术展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受到年轻人的疯狂追捧。这样的艺术展,在包装上往往给人一种“时尚、前卫”的视觉冲击,再加上所谓“浸入式体验”的新奇,往往让年轻人心甘情愿排队掏腰包。
各大艺术展逐渐成了年轻人周末打卡拍照的好去处,甚至有带着拍摄团队去看展的人。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艺术作品本身并不重要,能拍到好照片才是要紧事。
时髦青年的标志之一:逛艺术展
整个暑假,在微信朋友圈里,除了环游了世界,我还云参观了不少艺术展。在为朋友们的生活品质感到欣慰的同时,我顺手打开了豆瓣同城,想看看我还能赶上什么展。
周末去哪儿?继看电影、逛街、吃饭之后,逛展成了年轻人的新选择。这些年来,艺术展真的火起来了。
购物商场纷纷引入了艺术展。/广州K11公众号
2017年,北京佩斯画廊举办了日本多媒体艺术团队的《team 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艺术展,没想到的是,这场原本实验性极强的小众艺术展,“误打误撞”地成了在国内大受欢迎的网红展。
从开幕之初,展览天天爆满,为此展期直接从夏天延长至11月下旬。盛夏滚烫的阳光并不能阻止人们排队看展的热情,为此展区物业还专门在排队区域架设了冰凉喷雾。
易烊千玺&teamLab全球首度合作。/新浪微博
很多前来看展的人,根本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这个作品。毕竟是带着拍照和发朋友圈的“任务”来的,不停地在光和影之中尝试各种拍照姿势,才是此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之后的巡展里,这场展览的口碑愈积愈盛。在深圳5个月的展期,参观人数就达到了38万,缔造了中国有史以来艺术展览的最高票房。
其实,买票的观众里,除了部分从业者和专业人士,从没听说过这些艺术家的大有人在。但驱使人们走进艺术展的,除了对艺术世界的好奇心,更多是因为艺术这件事,“看起来很酷”。
艺术与生俱来的时尚基因,让它注定不甘沉寂。上个世纪50年代,安迪·沃霍尔让消费文化成为了艺术;如今,艺术正在成为消费文化的一种。
最明显当属世界奢侈品牌和艺术的联姻。为了赋予品牌更高的艺术价值,他们在设计上与艺术靠拢,甚至直接与艺术家跨界合作。Louis Vuitton与日本艺术家村上隆长达十多年的合作,成了其他奢侈品牌争相模仿的对象。
村上隆与LV男装设计总监Virgil Abloh。/村上隆新浪微博
一向喜爱从古典文学艺术中汲取时尚灵感的Gucci,与西班牙青年艺术家Ignasi Monreal有着多年合作。借助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力,传说中的超现实古驰幻境被一一奉上。
除了与艺术家跨界推出系列时尚单品,众多奢侈品牌甚至都有自己的艺术主题展。从种种迹象来看,奢侈品牌的野心不单单在于跨界吸引目光,而在于让品牌具备艺术品般无上的价值。
去年,Hermès在上海举办了“寻迹前行”的艺术展览,而Parada则将上海百年宅邸“荣宅”改装成属于自己的展厅,不时承接艺术展。
PRADA荣宅内部。/PRADA官网
“艺术推动品味;品味推动消费。”LV的董事长深谙此道。品牌卖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也让艺术这种小众文化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成为高级和时髦的代名词。
虽说艺术展是火起来了,但是那些适合拍照发朋友圈的网红展,才有资格享受最高人气。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近年来一些以“沉浸式体验”、“打卡圣地”为宣传的艺术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Team Lab 的《花舞森林》可以说是第一波进入中国的网红展,正是它,掀起了“看展-拍照-打卡”的生活潮流。
出片率极高的拍照圣地。/teamLab官网
2018年3月,多伦多的安大略美术馆举办了“怪婆婆”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系列展,售票处排队一度达到1700人的长度。
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进到展厅,更确切地说,为了保证每个人拍的照片里不会挤满了人,每位观众的参观时间被限制在20到30秒。
在中国,以“怪婆婆”草间弥生为名义的展览每年都有不少。在众多斑点和光影中,年轻人举起手机自拍,陷入一场又一场狂欢。
有趣的是,2018年,大量在中国的草间弥生作品展被控告是赝品。作品本身的真假,在以拍照为目的的观展中,似乎也不是很重要。
在网红艺术展走红之后,一些跟艺术没多大关系的网红展真身也纷纷出现。这些网红展被布置得跟大型摄影楼差不多,但有了那些糖果色的梦幻造型和炫酷的霓虹灯,就已经满足人们拍照打卡的需求了。
挖掘 “拍照圣地”,当代年轻人的绝活之一。/图虫创意
在好奇心词典里,“网红展”是这样解释的:“原装展品是背景墙,观众才是真正的展品。”现代人的打卡参展方式,正在成为奇观本身。
面面相觑的人们
真的看懂艺术了吗?
参观艺术展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并不代表人们和艺术的距离就此消除了。很长时间以来,艺术、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而且因为某些“过于前卫”的艺术展的出现,这样的隔阂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近些年来,文森特·梵高在国内的爆红有目共睹。
但所有冲着梵高、毕加索等印象派大师名字去的观众,一定能理解他们的作品在表达什么么?
梵高《有乌鸦的麦田》
“强烈的色彩表达是很多人喜欢上梵高的原因,但更进一步的表达是什么呢?”
毕加索《曼陀铃和吉他》
“如何理解这幅画呢?我只好盯着这凌乱的画面,努力想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元素。找到了,是吉他。”
如果说在印象派之前,我们都还能从历史书里找到一些背景帮助理解,但在那之后,艺术就开始变成“魔术”了。
波洛克《Number 48》
“这凌乱无章的笔画,难道不是我们上课走神的涂鸦?”
赛·托姆布雷 《⿊板系列》你看懂了吗?
还有各种令人脑袋一嗡的装置艺术。
李禹焕《巨石与钢板极简哲学》
蔡国强 《撞向玻璃墙的狼》/新浪微博浅蟹灰
除此之外,令人最迷惑不解的,大概当属行为艺术了。
1952年,纽约的某音乐厅迎来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很多人闻讯赶来,想听听特立独行的作曲家约翰·凯奇的最新作品《4’33”》。
但这场音乐会彻底激怒了当场的观众,成为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音乐会”。因为在整整4分钟33秒里,钢琴家就坐在钢琴前一动不动,唯一一个动作是他突然起身,走下了舞台,留下了一脸茫然的听众。
表演者一动不动地保持这个姿势。
事后,约翰·凯奇解释道:在第一乐章里,观众可以听到外面风吹的声音,而后是雨点敲打屋顶的滴答声。“这部作品不是关于无声,而是关于聆听”。
可是,在不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满怀期待买票进场的观众,哪里知道这会是一场彻底沉默、“关于聆听”的演奏现场?也许就连观众本身,也是整个行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了。
事实上,对行为艺术家来说,他们的“前卫”作品真的并不局限于本身的行为和想法,有时还包含观众的反应。
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早期的一部行为艺术作品也实践了这个观点。1964年,她的行为艺术作品《切片》轰动了世界。
整个《切片》作品的表演,就是艺术家小野洋子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裙,静默地坐在舞台上。演出开始之后,观众被邀请上台,拿起剪刀来剪她的衣服。
开始时,大家的动作迟疑且缓慢,之后,速度越来越快,不久后,小野洋子的衣服被彻底剪成了碎片。
和观众一起完成的作品。
让观众参与到艺术作品中,这件作品才算完成。而这件艺术作品,很明显是个开放题,参与的人和观看的人,各有所得。艺术家实验了思考的结果,而观众则被震撼,或者借以联想到了自身的生活。
看不懂,错不在观众,也不在艺术家。
从古至今,艺术都不是直接面向大众的。从人类早期洞穴里的壁画到中国古代的水墨画,再到欧洲中世纪的油画,他们的出现,都不是为了成为大众眼前的风景。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人类的任何文化成果都是一点一点的叠加。人的寿命只有几十上百年,但人类文化却已经积累了几千年。
作家唐诺在某节目里谈阅读时说:人类的书写不是从原点开始的,这势必会对读者提出要求——你必须不是停留在原点的读者。
当你想尽兴读懂《百年孤独》的时候,也许应该先对拉丁美洲的现实有所了解;当你想尝试了解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你必须先有什么是结构主义的知识背景。
曾经有朋友在说到自己观看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感受,他说:除了艺术家和疯子,其他人根本看不懂超现实主义绘画,除非你对精神分析心理学很有一番了解和感受。
看不懂艺术作品,很正常。每个人都无须指望自己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毕竟这是一群站在人类思想最前面的冒险家和疯子。
行动绘画先驱波洛克。
“迷惑行为”不等于“观念艺术”
艺术是难懂,但有些人的艺术行为就更加“难懂”了。
今年清明节,一位摄影博主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系列艺术照。照片中,他赤身裸体地与父亲的尸骨躺在一起,吸引了大量点击。
这位博主打着“观念艺术”的幌子,试图挑战伦理以博人眼球。
近些年来,国内还兴起的一些挪移书法、针管泼墨等行为艺术——在人群的注视中,艺术家本人仿佛被附体一般颤抖,时而怒吼时痛苦,同时不忘往画布上“乱涂乱画”。
眼前这一幕十分眼熟,似乎像是中国“狂草”书法和波洛克的“滴画”(drip)再加上民间驱邪仪式的结合体。论艺术造诣,老百姓是看不懂,但要说那投入的表演,奥斯卡最佳表演奖非他莫属。
现代艺术市场,浑水摸鱼的不在少数,他们就是要让人“看不懂”,从而给自己“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留下无限空间。
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在1967年为《艺术论坛》杂志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只有观念出色,观念艺术才会出色。”
1917年,马塞尔·杜尚将现成的作品“小便池”起名为《喷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
他通过一具小便器表明了他的“观念”:艺术不再必须与美有关,它更多地关乎理念,而这些理念现在可以由艺术家选择任何媒介来实现。
换句话说,为了表达艺术家的理念,这个媒介可以是一个小便池,也可以是一个身体。
但如果有人再买另一款小便池送到展厅,恐怕它就真的只是小便池而已了。所以说某些人的“迷惑行为”,真的跟艺术没什么关系。
那些照猫画虎,胡弄玄虚的“艺术作品”,在哗众取宠、混淆视听的同时,也正在给艺术不断招黑。但这并不代表那些哗众取宠的作品会获得认可,因为时间自然会判断一件现代艺术品是好是坏。
看不懂的艺术,还要看吗?
2017年,自媒体大V顾爷写了一篇文章:《看不懂的艺术就是大便》。他认为现代艺术,和皇帝的新衣没什么两样。他甚至言辞偏激地把看不懂的现代艺术和大便相提并论。
既然都看不懂,那去看艺术展,还有什么意义吗?
有一次参观某个艺术展,我几乎是被某个作品震撼了。
五个张开双腿的女性,以及其艰难的姿势倒趴着,脆弱而痛苦。
眼前这个作品唤起了我强烈的感受。正当我洋洋自得地以为终于和创作者心有灵犀的时候,刚好碰到策展人正对朋友解释这个作品。我这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和艺术家的表达,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根本就是两个方向。
可是,谁又规定:对同一件艺术作品,只能有一种解读方法?艺术如此丰富、如此广博,它唤醒的是人心深处的共鸣,关乎每个个体的生命体验。
其实就连艺术家本身也都认为,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可以有多种层次,并不一定按照“我”的意思来。
看艺术展这件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它当成周末散步的场所也好,去认真欣赏学习的也好。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的——“支持现代艺术”和“反对现代艺术”一样,都是轻率的。
也许当你尝试着以开放的,一无所求的心态走进艺术展,就会发现,那群走在人类前面的疯子,正在把一个新的世界向你敞开。
认真看作品的人还挺可爱。
想起一次,我在广州K11购物广场逛着。突然看到有人不断停下来,久久地注视着一个橱窗。走进一看,才发现是个艺术装置。
这个艺术装置讲的关于“时间的故事”也许并不那么新鲜,倒是这个嘈杂的场所里,人们驻足思考的那几分钟,有如时间凝滞般静谧。
[1]《艺术的故事》E.H贡布里希 广西美术出版社
[2]《带着自拍杆看展,我们看的是展品还是镜头中的自己》 翁昕 果壳网
[3]《中国当代艺术最关键的时刻是现在?》xiyao 难逃一吸
[4]《奢侈品品牌为什么越来越重视艺术营销?》徐小喵 门道Fashion
✎作者 | 马路天使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