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甘肃武山旋鼓舞: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舞蹈家是谁「红鼓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武山旋鼓舞又称“羊皮鼓舞”或“扇鼓舞”,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古羌族人在此长期农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舞蹈,其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蹈、祭祀活动为载体,涵盖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声闻大地 康明生 摄
极富有美感的旋鼓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武山民间旋鼓舞表演一年举行一次,时间为端午时节。
武山旋鼓舞也可细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大流派。北部川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先“撺神”,有“司公子”、“跳大神”,然后鼓手们组队形围火堆而“旋”;南部山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在旷野山地“旋”,沿着崎岖山道,蛇行蜿蜒,鼓声回旋。
旋鼓舞表演多以村社为单位,一幡一队,进行“联旋”,对于游客来说,多是一种欣赏,徜徉之中,亲近民俗文化。而对于武山百姓而言,却是麦收前精神上的一种狂欢,是对接踵而来忙碌农事的一种准备,是对年景丰沛的一种祈福。
场上旋鼓舞的表演者灵活自如,有收有放,张弛有序,轻重和谐,快慢相衬,兼有变化多样的手脚技巧,缓急相间,群而不乱,合而不板。
风中徐徐飘动的“幡”则相当于旗帜,由代表每年月份的花组成,平年12个,闰年13个。一个幡就代表一个村庄。
“联旋”之后,各旋鼓队伍回到各自村中的山神庙,围着火堆再“旋”,直至深夜。之后,一年中都不再旋鼓。
2
西部鼓韵 康明生 摄
岁月情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关于旋鼓舞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第一个说法最有趣,旋鼓是牧羊人发明的。
远古在武山一带生活着以牧羊为主的羌民族,有一小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饱受恶狼叼羊之害,机智的他点燃火堆,用火屈弯树枝成扇形,将羊皮蒙上后烤干,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此时火光照亮山川,咣咣之声响彻云霄,恶狼都被吓跑了。
第二个说法最有仪式感,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舞的出现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传说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佑。
第三个说法最实用,它来源于是军事用途,历史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民族在迁徙和走向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饱受无数次的战乱之苦,人们用鼓声来传递军情信号,以防外敌。
3
西部鼓韵 康明生 摄
武山旋鼓舞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武山旋鼓舞表演主要使用羊皮鼓,它属于单面打击乐器。演出中还用到其他物品,包括鼓槌、钹、锣、响铃、幡、彩旗和一些独特的服饰。
每一张扇鼓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它又称鼙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叶面,周以铁圈铸成,单面蒙着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径一般为30厘米,槌柄缀着9枚看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鼓槌由藤条或羊(牛)皮编织而成。
在武山滩歌镇,现在还有专门制作祖传旋鼓的老匠人,其扇鼓的制作要求是一张山羊皮只能制作一面旋鼓。经过泡皮、刮毛、刨皮、制鼓圈、绷鼓面等工序,制作好的扇鼓形如团扇,晶亮轻巧。鼓圈自成一体,纹脉流畅,鼓炳绞成麻花状,上配着梅花形并列3个圆环,每个圆环上挂3只圆铁环。鼓槌也和三有关,麻绳拧成,上系红、蓝、黄三色布条。现在旋鼓舞艺人制作的扇鼓也成了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文创产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滩歌的武山旋鼓就被《丝路风情》节目录制组搬上了电视荧屏。故事片《追索》在滩歌明清街取景时,其中也有关于滩歌旋鼓的镜头。而今,作为改良后的滩歌旋鼓正式以“天水旋鼓”的新风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作为大西北舞蹈鼓舞的代表之作曾多次在国内各种大型开幕式上一展雄姿,它所体现的厚生之美、纯朴之美、雄奇之美、悲壮之美、崇高之美,为陇原赢得了美名。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