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莲花县武术「莲藕写生教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者按
湘潭是一片文化沃土,这里的美术因为白石老人而激活了艺术氛围,至今在全国也称得上颇为活跃的区域性美术阵营。事实上,在传统美术领域,湘潭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有以纸为表现对象的折纸、剪纸,其中,湘潭县锦石乡、韶山市如意镇的剪纸各具特色;有以雕刻为表现形式的核雕、木雕,其中的韶山木雕、隐山木雕也是各有千秋;有以绘画方式呈现的炭精粉画、指画,还有妙不可言的刻瓷以及潭市泥膏像、印像板等。每一种表现方式,都蕴藏着湘潭人民的智慧,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谭圆德创作炭精粉画的工具。 (记者罗韬 摄)
炭精粉画:
流传于民间的古老中国画种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雨湖区兴仁街附近,谭圆德工作室里,那些细腻动人、层次分明的人物肖像引人入胜,让人一时间分不清究竟是画像还是照片。谭圆德的一番话揭开了谜底:“这些是炭精粉画。”
奇倔
炭精粉画,是人们用木材烧成炭,再以炭粉作画,是流传于民间的中国古老画种之一。今年66岁的谭圆德,正是这项古老画种的守艺人。
要感知炭精粉画的独特魅力,需透过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炭精粉画对工具、画法等都是有特殊要求的,跟普通绘画大有不同。”谭圆德拿出一大堆工具并逐一为我们介绍。
作画的“颜料”竟是一些黑色粉末。刚接触炭精粉画时,谭圆德得从煤油灯上取炭粉,他会提前在煤油灯上盖上一块铁片,燃烧的火焰悄无声息地在铁片上留下一层黑色残留,将它们刮下来,便是作画的炭粉。后来经济条件好些了,才能够买到由颜料厂生产的炭粉。
画笔、橡皮擦等作画工具也十分独特。画笔分毛笔、排笔、炭画笔,其中又以毛笔为主,它们不仅粗细不一,连笔头也是或松散或紧致的,这需要用牛皮胶或蛋清液粘紧笔的上半部分,留出笔尖。笔尖应该留多长也没有定论,谭圆德这里就有多种不同笔尖型号的毛笔。橡皮擦的形状是尖头或方头的,被塞进了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套子里,一旁还有用白棉做成的大小不一的方块、废胶片、文具尺、九宫格塑料板等等。
“这些工具都得根据实际需要来制作,等下画画时你们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谭圆德卖了个关子。
谭圆德介绍,炭精粉画的技艺主要源自于透明水色年画法,借鉴月份牌年画技法、素描技艺,以黑色炭粉干擦效果变化发展而来,以人物肖像为主要创作内容,以炭粉的浓淡、深浅为主要表现形式。说到这里,他终于开始了创作,炭精粉画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掀开。
谭圆德创作的是人物肖像画,只见他先用铅笔勾勒出轮廓,再用毛笔蘸上炭粉作画,炭粉完全是干的,不需要加水或油调制。他将人物的头发部分涂成一大片混沌的黑色,接着用不同规格的橡皮擦擦拭,于是,一缕缕发丝出现了。他又用废胶片擦人像边线的阴影,用白棉擦大面积的背影及脸部、衣服阴影等,一幅立体逼真、层次分明、笔触入微的肖像画逐渐完成。此时,我们也终于理解了谭圆德所说“跟普通绘画大有不同”的内涵。
谭圆德绘制炭精粉画。(记者 罗韬 摄)
守护
“炭精粉画在正规美术院校是学不到的,主要流传于民间。”谭圆德是江西省莲花县人,深受热爱画花绣花的母亲影响,加之常看到画师在乡间以炭精粉给人画像,他自小就喜欢上了画画,从四年级开始就以炭精粉给乡邻画肖像,技艺日渐精湛。1984年,谭圆德来到湘潭生活。在湖湘文化之源、人文底蕴深厚、红色文化灿烂的第二故乡湘潭,谭圆德以炭精粉画形式创作了许多人物作品,如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曾国藩等。
据了解,传统炭精粉画一直在湘潭地区生机勃勃,逐渐形成了以湘潭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的格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游走于阡陌陋巷为人画像的场景日益罕见,相机、手机等产品越来越普及应用,加之创作过程较为烦琐,炭精粉画的手工、传统艺术渐渐在生活消费市场日益逼蹙。“找我画炭精粉画的越来越少了,很多都是年轻人为逝去的长者画像。”谭圆德说,需求越来越小,炭粉很难买到了,守艺人也日益渐稀。
但,炭精粉画这门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社会价值的民间传统艺术,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源于一份热爱,也因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谭圆德始终守护着炭精粉画。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古老画种,“湘潭炭精粉画”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谭圆德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谭圆德将儿子谭祺露发展成了传承人,同时常年公益面向社会授徒传艺,竭力将炭精粉画保护性传承下来,并让它能继续发扬光大。
陈梦如的代表作《梅兰竹菊》四条屏。(记者 方阳 摄)
湘潭指画:
指尖上流淌的民间艺术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叶
没有笔,也可以作画。
陈梦如的一组国画作品印证了这一点。画中的梅花高傲、兰花清幽、竹枝坚韧、菊花朗逸,但与毛笔没有分毫关系。她以指当笔,以甲为锋,勾皴点染,标新立异之余,别具情趣。
这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潭指画。陈梦如是这一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画
学画之人,离不开“四君子”,陈梦如又最宠“梅”。只是不知,是否与梅花“凌寒独自开”的个性像极了中国画中独辟蹊径的指画有关。
观察陈梦如的指画作品,就从一枝梅花开始。
梅花分五瓣,每瓣似上弦月,乃人手握拳,蘸墨印出;梅花有蕊,细长、灵动,竟是指甲所画;指甲画长一些,便又成了花枝上的细纹;整枝梅花的轮廓则由指头事先勾勒。这便是一幅典型的指画作品。《辞海》中对指画早有解释——“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画法,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
中国画素来使用毛笔,可指画却弃笔从指。手指头蓄墨量少,在创作时易出现断缺、粗细不一的现象,因此十分考验创作者的功力。
“指画难返工,下笔就不能出错。”墨在指头上干得快,所以点墨后马上要画,练习时间长了,便能掌握水墨流动的规律,指头如何使力、如何点墨、指头与指甲如何配合……这些也都十分讲究。创作一幅六尺宣的指画作品,陈梦如需花整整4天。
创作之难、形式之奇,难怪指画常被人称作中国绘画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史
奇葩从何而来?
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认为,指画源于唐代张璪,大约仅是偶尔为之。但在美术界,被后世尊为“指画开山鼻祖”的,是清初康熙年间的画家高其佩。清人李在亭在《在亭丛书》中称:“以指作画,始于高铁岭使君韦之。”
高其佩(1660年—1734年),字韦之,辽宁铁岭人。此人乃“扬州八怪”之一李鳝的老师。早年,他也曾用传统的毛笔作画,中年后因久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故开始弃笔用指,其指画题材包罗万象,山水、人物、花卉、虫鸟,或气势磅礴,或细微刻画,创造了指画的各种表现手法。
至于高其佩是如何想到用手指画画的,其从孙高秉所撰的《指头画说》中言:“倦而假寐,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具备,而室中空空,不能枉仿,唯水一孟,爰以指蘸而习之。觉而大喜,奈得于心而不能应之于笔,辄复闷闷。偶忆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仿其大略,尽得其神,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职此遂废笔焉。”
高其佩的一枚印章上,也有此意,上书“画从梦授,梦自心成”。
古人意趣,跨越几百年,余味犹存。陈梦如称指画为“心手合一的艺术”。没了笔这个中介,作品离心更近了。而弃笔从指的决定,陈梦如未等到中年。这个故事发生在她的少年时期。
人
陈梦如十二三岁之时,有一位极为要好的同学,同学父亲是湘潭的一位指画创作者。自幼研习国画的陈梦如在同学家第一次见到了指画的魅力。
那之后,她去同学家的次数就更勤了,“学艺”回家后便自己摸索,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进行指画创作的人得留一定长度的指甲,且用手指蘸墨,少年时代的陈梦如在十根手指的指甲缝里,都留下了黑黑的印记。
世人总觉指画难,不敢轻易尝试,现在整个湘潭从事指画创作的人屈指可数。从全国来看,指画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但非遗传承人陈梦如的起步也并非正式拜师学艺,全靠自己摸索,或许这也是民间艺术的魅力。
直到将近而立之年,陈梦如才有机会到南京古鸡鸣寺,那里是江苏省指墨艺术研究会的所在地。住在寺内交流、学习了一个月后,陈梦如有了全新的启发:原来传统的指画也能结合现代手法。
回来后,陈梦如越发勤奋摸索、外出学习。在传统技法基础上,陈梦如创造性地添加了手窝泼墨、五指蘸法、手板等画法。新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019年,陈梦如开始在中小学校推广指画,免费教学。非遗技艺的传承,靠的不是强拉硬拽,只有创作者更新思维,以鲜活的当代面貌吸引新的传承人,非遗才会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贺桂华在她的工作室里创作折纸作品。(记者 罗韬 摄)
彩纸折叠:
巧手折出人生百态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熊婷
一张张福彩纸经过一双巧手的一番撕、折、叠、粘等操作,变成了一张张惟妙惟肖的人像,有的喜笑颜开,有的凝神深思,可见人生百态。1月6日,记者探访到了巧手的主人——市非遗项目彩纸折叠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贺桂华,一起探寻其中的魅力。
继承工艺美学
“受到家里条件限制,家里小到孩子玩的纸风筝、小船等玩具,大到逢年过节用的纸灯笼、祭祀用的纸花都是自己动手制作。”1944年,贺桂华出生在湘潭一个手工艺之家,自幼跟着外婆学习女红,外婆有一本富有传统鞋面制样、绣花图样等插画的书,书中图样具有较强的传统工艺美学的特点。空闲时,贺桂华就会拿纸去描书上的画,为后来的彩纸折叠艺术提供了不少灵感。
凭着从小培养的美学素养和浓厚的兴趣,贺桂华在湘潭师范学校学习时加入了学校美术小组。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原湘钢子弟学校任教,担起18个班级的美术教学任务。
“当时的艺体课程没有统一教材,我就把纸艺纳入了美术课堂。”任教期间,贺桂华看到传统纸艺的局限,她从构型立体、色彩单调的传统纸艺中,衍生出一种平面构造、色彩绚丽的全新纸艺。她用手边色彩缤纷的糖纸做出了不少闪耀夺目的花鸟鱼虫等作品,深受师生喜爱,彩纸折叠艺术初见成型。
贺桂华用糖纸创作的《金陵十二钗》。(记者 罗韬 摄)
赓续人文传统
20世纪80年代,受学校校长推荐,贺桂华和她的彩纸折叠作品首次在湘潭市群众艺术馆的群众艺术展览上亮相,由糖纸折叠成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他不断叮嘱我坚持,专攻这一门艺术。”贺桂华说,当时的群艺馆馆长看到彩纸折叠作品后找到她,指出其早期作品略显单调,鼓励其尝试创作花鸟鱼虫之外的东西。贺桂华如遇知音,当即想到自己可以做一类主题鲜明的作品,形成个人风格。
之后,贺桂华结合自己对《红楼梦》等中华传统文学的喜爱,反复品读原著,揣摩人物性格后,利用糖纸制成第一套《金陵十二钗》人物图谱,这一套神色各异、服装绚丽的谱图被湘潭市博物馆收藏展示。
同时,贺桂华丰富用纸,烟盒、邮票、火花、画报、福彩纸等色彩鲜明的废弃纸张都成为她眼中的颜料,用折叠等技艺当做画笔,一套由福彩纸折叠成的《金陵十二钗》别具一格,而后她不断推出《梁祝》《白蛇传》《老鼠娶亲》等作品。
至此,艺术性、环保性并存的彩纸折叠艺术正式成型,并于2007年被收录到湘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坚持星火传承
40余年如一日,坚持彩纸折叠,贺桂华获得过省级“折纸工艺大师”“岳塘匠师”等荣誉称号,她的彩纸折叠作品也先后获得长江民间艺术博览会铜奖、中国福彩即开票手工艺品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但贺桂华始终认为,彩纸折叠需要静下心、沉住气来研究,低调面世。
如今,为扩大彩纸折叠艺术的影响力,贺桂华又加入大量现代生活元素,制作了《人生百态图》等生活场景、《战役必胜》等抗击新冠病毒的作品。
近年来,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贺桂华带着彩纸折叠艺术活跃在学校、社区和大型展览上,彩纸折叠也成为湘潭市群众艺术馆的常设课程之一。
随着“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贺桂华成了湘潭各大高校、中小学的常客,每次授课后,位于岳塘区湘钢工人新村的贺桂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人工作室也会多一群访客,贺桂华先后收取了10余名徒弟,希望他们能沉心静气讲好彩纸折叠的故事,而她本人,早就以纸为色,以折代笔,将彩纸折叠带入了世人的眼眶。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