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从谏逐客书看李斯的劝谏智慧与艺术「谏逐客书出自」

时间:2022-12-29 17:41:03 来源:云影飞燕

大家好,从谏逐客书看李斯的劝谏智慧与艺术「谏逐客书出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战国末年,为了阻止和延缓秦国对韩国的兼并战争,韩王派遣水利工程师郑国赴秦,游说秦王嬴政兴修水利,企图借此消耗秦国国力。秦王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令郑国主持开凿连接泾水、洛水的灌溉渠工程。

但在工程进行当中,郑国的意图被秦王察觉。由于客卿主政导致大权旁落的秦国宗室贵族借机鼓动秦王驱逐一切客卿,"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最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发布了逐客令。

当时,李斯为秦国客卿,也在被逐之列。他认为如果客卿忠秦之功被一概抹煞,被逐出境是万万不妥的,遂上书谏阻。最后秦王纳谏,不仅取消逐客令,而且李斯得到了重用。

《谏逐客书》便是李斯上书之作。文章全文不足千余字,开篇便直言逐客之过,然后历数了诸代秦王任用客卿之力达成的丰功伟绩,以及秦国借外物得以充实和发展的诸多事实,用类比的手法、从正反两面透辟、雄辩地批判了"非秦者逐,为客者去"的错误做法。

除去铺陈飞扬的文采,寥寥数百字层次清晰,推理严谨,饱含着极强的逻辑诱导力,让人为之信服。

李斯上书的成功,固然和秦王嬴政勇于改过的气量不无关系,但不能忽视的是《谏逐客书》中所蕴含的说服力,而这种一言千钧、力挽狂澜的力量,来自于他对说理艺术的巧妙运用。

1. 谈古论今,以事实为依据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事实胜于雄辩"。诚然,在说服他人之时,千万道理不如几个事实来的分量更重。李斯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便运用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来论证逐客之害和纳客之利。

李斯在文章开头开宗明义,申明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意思是: 我听说大臣们建议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此后,他便引用大量的事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首先,他回顾了秦国历史,列举了秦国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重用客卿而民富国强、成就大业的史实,来说明客卿对秦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秦穆公寻求贤士,继而重用戎人由余、楚人百里奚、宋人蹇叔、晋人丕豹和公孙支,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使秦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卫人商鞅的变法,移风易俗,国富民强,进而开疆扩土,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连横计策,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向秦国割土求和,俯首称臣,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魏人范雎的辅佐,罢黜豪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这四代秦国君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凭借的都是异国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李斯由此得出的结论: 倘若四位君主唯亲是用,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秦国怎么可能有今日的强大?

其次,李斯在列举了先王用客而成大业的事例之后,又宕开一笔,接着又列举秦国今天所拥有的珍宝,秦王所喜爱的各色美人宝物,皆无一不是来自诸侯六国,从侧面进一步说明逐客令的荒唐性。

秦王所钟爱的"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秦国宫室所使用的"夜光之璧、犀象之器、骏良駃騠、江南金锡、西蜀丹青";秦国王室后宫所享用的"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异国之乐";乃至秦王所爱美姬"佳冶窈窕之赵、郑、卫等美人",凡此种种,哪样是产自秦国本土的呢?

难道秦王爱好取用珍宝、财物、美女、声乐,不问产自何方;而对来自诸侯各方的人才客卿;则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不问可否;不论屈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李斯以华丽铺张的文辞,以物类比的手法,暗示秦王重物轻人;非明君所为;有力的证明了逐客之过。

2. 巧用类比,指明利害得失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说服别人时,如果能够利用人类趋利避害的这个本性,清楚明白地告诉他, 做与不做分别会对他带来怎样的好处与恶果。那必定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斯在劝说秦王时,就巧妙地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把逐客的危害和纳客的利益,明明白白地摆在秦王的面前,让他自己去权衡取舍,最后顺利地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李斯在前面先用昔日秦王纳客的作为与当今陛下逐客的作法进行对比,指明纳客实为富国强兵之良策,而逐客无异于资敌损民,自毁长城。再用秦王取用珍宝美女不问出处与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屈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两相对比,暗示秦王重物轻人,非明智之举,更不是"跨海内,制诸侯"的办法。

此后,李斯从正面提出了"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的道理后,更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来说明只有"王者不却众庶",才能"明其德。"泰山不拒绝每一份泥土石块,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任何微小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胸怀大志的君主只有积极引进人才,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才是彰明仁德,天下归心的最好措施。

当贤明的君主唯才是用,知人善任,使之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国家便能富强起来;如果秦王能继续和发扬前代君王已经实践成功的用人策略,必然会使秦国民殷国富,更加强大。如此下去,秦国将很快就会呈现出兵强马壮、粮食充盈的繁荣景象,进而达到"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的目标,实现统一大业。这是五帝、三王都无可匹敌的千秋大业。

如果秦国继续实行"逐客"之策,那么最终会让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样损己利敌的后果会导致"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不仅会让自己国家内部造成空虚,而且会让被驱逐的客卿对秦国心生怨恨,就必定会帮助其他诸侯国与秦国为敌。

这种做法无异于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借寇兵而赍盗粮"。如此一来,不仅于国于家无益,还会使国家陷入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

一正一反,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表达效果。李斯通过冷静客观的分析,将其中利害关系剖析开来,逐客与纳客,是非得失,尽收眼底,一目了然。 如此一来,秦王嬴政废除"逐客令",改弦易辙,就成了一种必然。

3. 设身处地,为秦王着想

自古至今,每一个人最关心的往往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在说服别人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谋其所谋,忧其所忧,如此才更可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可否认的是,李斯上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要知道,李斯本是楚国人,曾是楚 国小吏,在前来秦国之前,曾感慨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人生没有比处于卑贱更可耻的, 没有比穷困更令人悲哀的了。所以,建功立业,谋以富贵,是他毕生的愿望。

如今,李斯在秦国仕途亨通,在他欲大展宏图之际,岂料发生"逐客"这一变故,难道理想的事业就要化成乌有?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李斯的进言是出于私心,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前程,但是他更明白自己的利益是与所有客卿的利益分不开的,是不能只考虑一己之私的。

所以,纵观《谏逐客书》全篇,七八百余言,李斯不仅只字不提个人荣辱进退,避免了身份的敏感性;而且他还巧妙地把自己切身利益融入到秦国的统一大业之中,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层层分析逐客之害和纳客之利,如若因一时意气作出逐客决定,那不仅于国不利,而且与秦国统一天下的远大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字字句句,直陈利害,震撼人心。

当李斯设身处地为秦国利益着想,积极为秦王称霸天下的勃勃雄心,献言献策,怎能不让需要人才辅佐、渴望开疆拓土的秦王嬴政心中产生共鸣?

李斯不愧为政治家的远大眼光,《谏逐客书》既向秦王表白了自己的忠心和大局观念, 保全了自身,同时也达到了劝谏的目的,秦王嬴政最后"乃除逐客令,复李斯官",如此看来,这确实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逐客令废除后,秦王身边聚集了大批的优秀客卿,有杀伐果断的将领,如蒙恬、蒙骜、王翦、王贲、李信等;有出谋划策的谋臣智士,如李斯、茅焦、尉缭等。正是依靠这些人,秦国完成了统一山河的大业。

总而言之,由古至今,从物比人,李斯的旁征博引、排比对仗、条分缕析,使得《谏逐客书》腾挪跌宕,纵横捭阖,颇有波澜声色,像大河奔涌,浩浩汤汤,不可阻挡;同时文章又结构缜密,析理透辟,完美地达到了恣肆与严谨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言简意赅,虽已流传千年,岁月流逝, 难掩其光华, 特别是文中所展现的娴熟的说服技巧,高超的说理艺术,都堪称经典,令人叹服,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