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牛群谈冯巩「牛群冯巩作品大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牛群和冯巩曾经是相声界里的经典搭档。
他们跟赵本山、宋丹丹的“白云黑土”组合一样,在春晚上留下了很多的经典作品,给观众带来了诸多的欢声笑语。
像《坐享其成》、《瞧这俩爹》、《小偷公司》等作品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就在观众们以为牛群和冯巩“孟不离焦、焦不离孟”,两人能永远合作下去的时候,他们分道扬镳了。
这多少让观众们觉得有些遗憾。
其实他们两人的分开,跟那些因为分账不均反目的组合不同。
他们主要是因为牛群太能折腾,也太爱折腾了。
当牛群在相声界闯出一番名堂之后,他就开始了“不安分”。
踢足球、办杂志、学摄影,他乐此不疲。
虽然每次折腾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但是他依旧选择不负青春、不负生命,使劲地折腾着。
直到最后他去蒙城当官,被误解、然后被离婚,他的人生才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后来他辞官重回演艺界,但是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再翻起过什么水花。
那么如今已经72岁的牛群,生活状态还好吗?
他会后悔他那么爱折腾吗?
牛群家在天津,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他的上面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
都说父母爱幺儿。牛群爱折腾的性格也许就来源于此。
天津本身是一个相声技术极其发达的城市。
但是牛群从小的梦想是成为医生或者老师。
直到他被一个老人的快板所吸引,然后人生理想就此发生了改变。
那个时候,牛群刚刚高中毕业,他插队到了河北的一个小村庄。
在农村的日子对牛群来说有一些单调、无聊。
为了解闷,牛群没事儿的时候就会在村子里转悠,看看有没有什么稀奇的事儿。
有一天,又在来回转悠的牛群碰到了一个打快板的鞠姓老人。
老人胡须荏苒,但是精神头却很足,而且他嗓音洪亮,快板说得合辙押韵、抑扬顿挫,很是有意思。
于是,在河北农村,牛群有事儿没事儿,就会去找老人闲聊或者听老人给他说上一段快板。
在时光荏苒中,牛群发掘出了快板的魅力,这为他从事文艺创作埋下了一颗种子。
1970年,牛群参军成为了一名通讯兵。
恰巧那一年,团里有文艺汇演,对快板有所涉及的牛群上台说了一段天津快板。
这成为了他进入相声圈的第一步,也成为了他演艺事业的一个起点。
因为演出过后,牛群就被调到了文工团从事相声创作。
也是在那个时候,牛群认识了他的恩师兼岳父刘学智。
他俩的认识还源于一段故事,也可以说是事故。
有一次牛群参加全军汇演,他头一回把自己写的相声《原形毕露》拿到全军进行演出。
为了这次的相声表演,牛群熬了好几个通宵。
磨台词、抖包袱,他一个点一个点地细扣着。
本以为下了这样的功夫,牛群的相声可以获得一个满堂彩。
谁知道,现场演出的真实情况是,牛群在台上讲得绘声绘色,而台下的战士们愣是没有一个被逗笑。
虽然牛群在台上急的满身都是汗,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毕竟演的再糟,节目都要表演完。
下了台,牛群懊恼极了。他用被子把他自己裹起来,痛痛快快地哭了好长时间。
眼泪流完,事情还得接着做,牛群就是这样的倔脾气。
他想要干的事情,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中间会吃什么样的苦头,他都不在乎。
他觉得他至少要去试试,这样才能对得起只有一次的生命。
为了能够提高他说相声的能力,他找到了刘学智。
刘学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曲艺作家,也是著名的山东快书与快板表演艺术家。
在曲艺圈子里,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把创作与演出、理论与教学融会贯通的艺术大家。
可以说,牛群找到刘学智这样的师傅,可谓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且,刘学智后来为了让牛群有更好的发展,还把他举荐给了相声大师常宝华。
在刘学智和常宝华的殷殷教导下,再加上牛群的刻苦努力,他说相声的水平一路飙升。
当然这个时候的牛群拿奖拿到手软。
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牛群的爱情也悄然而至。
他的另一半不是别人,就是刘学智的女儿刘肃。
因为刘学智看着自己的徒弟有志向、又肯努力,为人又比较踏实,他觉得牛群是个可靠的人,所以就积极的撮合女儿和牛群的婚事。
在刘学智的撮合下,牛群和刘肃成了情投意合的一对儿。
并在1982年的时候,两人喜结了连理。
三年后,牛群的儿子牛童出生。
又两年后,牛群遇到了被搭档刘伟“抛弃”的冯巩,于是他们两个人组成了新的搭档。
两人在那一年登上了央视春晚,为观众带来了一段经典至今的《小偷公司》,并因此得到了观众的青睐与认可,一炮而红。
之后两人又合作了《最差先生》《点子公司》等作品。
他们成为了春晚的常客,每次表演总能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笑完又能给观众留下点什么。
这个时候的牛群,事业登上顶峰,家庭温馨和睦,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的话,牛群可以说是人生赢家无疑了。
但是,牛群不按常理出牌。
事业家庭一帆风顺的他,爱折腾的“毛病犯了”。
组建足球队、办摄影展等,牛群干得不亦乐乎。
虽然成效都不太大,但他并没有放弃朝除文艺外其他方向发展的想法。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些疑惑,牛群是有正经工作的,就是跟冯巩搭档说相声。
他去干其他的了,那冯巩怎么办。
其实坊间流传着一个段子:当时冯巩给了老搭档牛群两次机会。
一次是牛群打算在商界一展才华,于是跟冯巩商量要去南方经商。
冯巩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主儿,他当即表示如果牛群半年内回来的话,他还会继续跟他搭档说相声。
另一次就是,按捺不住的牛群要去办杂志。
牛群又找冯巩商量,冯巩还是很利索地表示,如果牛群出师不利了,他仍旧是牛群的好搭档。
虽然这两次机会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牛群经商、办杂志的事儿是真的,而且两次都失败了。
而且,牛群折腾失败再回来的时候,也确实还跟冯巩是搭档。
直到,牛群决定去蒙城当官。
被“抛下”的冯巩无奈之下跟郭冬临组成了新的搭档,为大家带来了很多让人笑到肚子疼的相声与小品。
而去蒙城当官的牛群再次碰了壁。
2000年的时候,安徽蒙城的一家牛肉干企业找到了牛群,请他为自家的产品做代言。
牛群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了解到蒙城号称是“中国养牛的第一县”,而且他们那儿的牛肉干质量确实不错。
也不知道,牛群在知道这些情况后,脑子里迸发出了怎样的火花。
他决定要利用他自己的名人效应,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于是,51岁的牛群决定去那里当一个挂职的副县长。
那个时候的牛群,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职业领域的突然转变不仅公众不理解,就连牛群的妻子都不理解。
其实,刘肃对牛群还是很宽容的,甚至她还支持过。
当牛群迷上摄影的时候,他为了拍出好看的、有意境的照片,渴求一台好相机。
那个时候,刘肃每月工资700块,但为了满足丈夫的爱好,她狠心给他买了一台价值600块的富士康相机。
在牛群办杂志、组足球队、经商的时候,刘肃的心态一直都是随他吧,等到牛群折腾不动了,也就不折腾了。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刘肃觉得牛群应该汲取了教训,也应该定下来了。
但谁知牛群“玩的”一次比一次大。
所以,这一次刘肃是极力反对的。
但在牛群这里,刘肃的反对无效。牛群执意去往蒙城。
作为一名老艺术家,牛群的想法其实很朴素,他就是想要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改善一下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在蒙城的那几年,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建学校、修路、拉投资,牛群一心为民。
他在任的几年内给蒙城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丰富文化产业、维护当地的文化遗址,建商贸城,提高蒙城的知名度等。
可以说,牛群为蒙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因为一件事他成为了颇受争议的人物,他曾经的功绩也被人打上了问号。
原来,牛群在任的时候,有一次去聋哑学校调研发现,学校的房顶有裂缝。
在牛群看来这是让孩子们在危房里上课。
于是他有了建新教室的想法。牛群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想了就要去做。
为了方便学校的管理,他兼任了这所学校的校长。
之后,他拉赞助、搞募捐忙得不亦乐乎。
甚至他为了让聋哑学校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他给学校改制,然后以学校的名义收购了一家矿泉水公司。
本来是一件惠及大众的事儿,但是却遭到了各方的质疑。
一是,学校本来是公办的,他一改制变成民办了。
二是,建设新的教室和宿舍时,学校免费占用了大约600亩的土地。
三是,据媒体爆料,牛群为学校收购的矿泉水公司,在经营了一年后,并没有缴税。
当这些质疑声一起袭来的时候,牛群是有嘴也说不清了。
其实,牛群在蒙城的时候还曾裸捐400万,有人说他捐款捐的都倾家荡产了。
但是在怀疑他的人面前,他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后来,在相关部门的介入下,牛群才被还以清白。
不管怎样,牛群的“当官”生涯以惨淡落幕。而他的家庭也岌岌可危。
据外界猜测,牛群跟刘肃的感情,因为这些年的聚少离多而变淡。
又因为牛群的爱折腾,不汲取教训以及裸捐而变得危如累卵。
最后,两人在2007年和平离婚。这一年,牛群58岁。
妻离子散后,牛群回归到了演艺界,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所参演的作品都反应平平。
他也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直到2013年,他参加了一档名叫《中国星跳跃》的综艺节目。
那个时候的牛群已经64岁了。
但是不服老还爱折腾的牛群,在节目开始的时候就表示“做不了奥运跳水冠军,做曲艺界的跳水冠军,也不错”。
他还表示“再不疯狂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但人不服老真不行。
节目中,他为了完成表演,毅然决然从5米的高台上跳了下来。
那个时候观众一边担心牛群的身体承受不住,一边期待他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大概过了十几秒之后,牛群浮出了水面,然后他立即用力的抓住了水下摄影师的胳膊。
摄影师见状立马把摄影机器放到了一边,开始呼叫救生员,对牛群进行救治。
当救生员把牛群拖到泳池边的时候,他已经因为体力跟不上,晕了过去。
这让观众看的很是揪心。
之后,牛群便慢慢的不再出现在公众视线里
结语如今的牛群已经72岁了,从曾经的相声大师、家庭美满到如今的婚姻破裂,事业暗淡,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典型的高开低走。
而且,虽然他折腾了一辈子,但是最让人记得住的身份还是相声演员。
不过,即便牛群折腾的事情没有成功,但他应该是不后悔的。
而且,这世间如果有后悔药,如果一切还能重来,想必他还会选择折腾折腾,因为这是性格使然,
毕竟老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往事如烟,已经飘散不见。对错与否,已然不再重要。
毕竟,所有选择的后果他都自己承担了。
往事酿造的酸甜苦辣也都是他一个人在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