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诗书画印一体吴昌硕「诗书画印一体的画家」

时间:2023-01-02 09:01:03 来源:美学与艺术

大家好,诗书画印一体吴昌硕「诗书画印一体的画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吴昌硕艺文述稿》


本书为中国近现代画史上的大师级画家吴昌硕的艺文述稿,全书分为导读、题画诗文、名家评论等,全方位展现了吴昌硕的艺术观念和诗书画印艺术风貌,并配上大量相关书法和画作画稿。书中还有丁羲元先生的导读文章,对吴昌硕的书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评点,以方便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最重要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华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吴昌硕的书画篆刻艺术影响深远,并远及日本等地。



吴昌硕先生像

-下文摘自《吴昌硕艺文述稿》-

吴长邺先生代序

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在《回忆吴昌硕先生》(见《吴昌硕作品集》,1984年4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文中说:“昌硕先生无论在诗文、书、画、治印各方面,均以不蹈袭前人,独立成家为鹄的。”又说:“他的作品,有强烈的特殊风格,自成体系。”他称誉昌硕先生“卓绝而特殊的风格,为左右一代的大宗师”。他对昌硕先生非常怀念,曾作诗以表怀念之深,诗曰:“月明每忆斫桂吴,大布衣朗数茎须。文章有访自折叠,情性弥古眸清癯。老山林外无魏晋,驱蛟龙走耕唐虞。即今人物纷眼底,独往之往谁与俱。”辞意真切。他称崇昌硕先生作品气势雄伟“驱蛟龙走”“独往之往”的独树一帜,谁人可与之伦比。信然,不愧为“左右一代的大宗师”,昌硕先生的艺术,影响及于海内外,其流风余韵至今不息。



梅图

吴昌硕先生是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人,1844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一)出生在鄣吴村的一处穷山沟里。父亲名辛甲,是位不仕举人,母亲万氏,生三男一女,先生行二,初名俊卿。昌硕先生17 岁时,为避兵祸,随父远逃,因在石苍坞遇险,故起名为苍石。

1864年(同治三年),昌硕先生21岁,局势稍宁,回故里省亲,岂料战乱饥病中家人死去九人,只剩父亲与他。从此,父子二人相依为命,苦耕攻读度日。先生的父亲甲公精诗词,知篆刻,先生深得熏陶指点,对诗词、篆刻亦发生兴趣。先生求知欲极旺。耕作之余酷爱读书,常翻山越岭步行数十里去借书,夜吟苦读,燃膏继晷,孜孜不倦,有时会把整部书抄录下来,以便反复研读,若有疑难,必向人请教,弄懂为止,绝不含糊过去。同时也使他养成了一种珍惜书籍的习惯,直到晚年不改,当他看到一些断简残编,总是设法补订完整,使之保存下来。他对当时文场中视为做官“敲门砖”的八股文,并不喜爱。而爱读文字训诂之学,因为这与他爱好研究书法和篆刻有密切关系。22岁时,他在县学官一再迫促下,勉强去应试,中了秀才,以后就绝意场屋。29岁与施氏婚后,即离家赴湖、杭、苏、沪等地寻师访友和谋生。在苏州得吴大澂、吴平斋、潘郑盦三大收藏家赏识,而遍览三家珍藏古代文物、金石书画等,受益匪浅;又遇名书画家交往,艺乃猛进。



桃石图

先生51岁时,投吴大澂幕下参戎,参加甲午之战。征战途中,饱览祖国壮丽河山,对以后艺术上的造就自有裨益。



竹石图


花卉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先生56岁,因同里丁葆元之保举,受任安东(今江苏省涟水县)县令。任安东令时,曾作《岁己亥十一月摄安东县偶成》诗:“旧黄河势抱安东,古木寒潭万影空。卧榻冷悬高士雪,卷茅狂听大王风。诗来谁上秋山里,人在天涯水气中。眼底石头真可拜,倘容袍笏借南宫。”诗后自注云米元章曾官涟水军。羁于他的“疏阔类野鹤”的性格,不善逢迎长官以欺压百姓,到任一月便毅然辞去,刻二印以明志,一曰“一月安东令”,一曰“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在边款上题曰:“官田种秫不足求,归来三径松菊秋,我早有语谢督邮。”他绝意仕进,由此可见。从此他就专心致志于诗、书、画、印等艺术上的深造锐进,到老不衰,终于独树一帜,自成流派,终成“左右一代的大宗师”。



荷花图


人物


山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