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佛像世界里的审美态度是怎样的「何为审美态度」

时间:2023-01-04 11:49:03 来源:拾器格物

大家好,佛像世界里的审美态度是怎样的「何为审美态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音造像

(江晓 2016)


小心谨慎的保护着你的自由,

不是神圣的,我总不让他近你,

……

你始终还是你,

神圣和光明,

在那不顾浊地的云影里。

——A.A.Shenxin

观音菩萨坐像 宋代 十一世纪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


佛像是神圣和光明的。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不但是中国的宗教史,对于中国的雕塑史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中国艺匠们是用他们继承的中国美学理念来诠释这个外来的宗教造像,而不是天竺造像的翻版,中国的佛造像便以其举世瞩目的审美,成为了诸多艺术流派的借鉴。佛造像深受时代的影响,不同时代的风俗、信仰、审美都将烙印在佛像之上。然而如同每一个时代只有少数的优秀匠师能称得上艺术家一样,每一个时期能称得上优秀的佛造像作品是必然只有少数的。有审美品位的艺术,才能打动人,否则便是欺世媚俗。

弥勒菩萨立像 犍陀罗 贵霜王朝 三世纪

片岩 高16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佛立像 北齐 六世纪

石灰石 高105cm

菩萨立像 唐代 八世纪

白大理石 高110cm


汉魏早期的造像比较大气,厚重古朴,一般脸颊方圆,深目高鼻,同时衣纹厚重斜纹,既有犍陀罗的风格,又有大汉威武庄严的表现。到了魏晋时期,受士大夫审美风向的影响,佛像造像都是宽衣博带,长眉细眼,后人称这一时期的佛像是「秀骨清像」,同时代的绘画中的「曹衣带水」的风格,也被运用到佛像的服饰造型中。到了唐代已佛像造型变宽袍大袖,面相圆润丰满,神态安详,形象敦厚温和,具有鲜明的汉地特点。

江晓考察山东青州博物馆佛造像(2014)

观音菩萨坐像 宋代 十一世纪

美国纳尔逊博物馆藏

药师佛造像 木雕 高212cm

(江晓 2018)


千手观音 桧木 矿物色 1290*840*580

(江晓 2015~2018)


江晓所作之佛像,集前人之长,出今世之意。以一种修行的心境,去触摸最真实的自己,他说:「做佛雕像,就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这场修行,是一场审美的觉悟,修养愈深,愈能阐述作品的造型之美,空间之美。

/造型之美/

由塑像到造像,每一个过程都追求一种极致。佛虽立体,却只能正面而观,这是诚心礼佛的最基本的要求,以庄正之心礼佛,方能凸显法相庄严。佛像的体态特征、面部形象、服饰线条,从外形到细节,任何一个元素都是区别于常人的特性。佛虽塑金身,亦见含光内敛之意;佛虽垂眉目,亦有收束静穆之状。摒弃多余的装饰,才能使佛像给人一种安定感,正如《金刚经》所谓:「如如不动」。

大唐观世音 檀香木 高1210cm

(江晓 2014~2018)

大唐观世音(局部) 檀香木 高1210cm

(江晓 2014~2018)


/空间之美/

江晓说:「我几乎花了很多时间,在它面前端详,思考」。

极乐世界 沉香 780*320*140

(江晓 2009~2011)


这一件作品,倾注了他四年的时光。它的下半部就是类似于根雕的巧作之法,由于是檀香的根部,里面的空洞完全不知道,只能是发现问题的时候临时改变。诸多的负空间使其变得玲珑可观,与赏石拥有一致的韵味,生出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力量与柔和之间,在有意为之和无意刻画之间,使佛像生出多维度的空间,而艺术家的目的,就是去捕捉这种梦幻感,并使之呈现。


渡海十八罗汉 沉香 910*320*140

(江晓 2011~2013)

水月观音 桧木 1530*1530*40

(江晓 2017~2018)


当下的人们,看待艺术只剩下「眼球」和「点子」的功能了,艺术家绝不是对流行时尚的跟风,更不是对声名权位的取悦,对艺术和审美本身的敬畏当如礼佛一般虔诚,心手如一。没有审美,便是欺世媚俗,神圣与光明都将与你形同陌路。

毗卢观音 桧木 金箔 1260*610*460

(江晓 2018)

(本文来自:文人空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