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大家好,明清金铜佛像真伪之鉴定「作文《读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前言:近日笔者有在网上浏览一些关于明清佛像的内容,发现可以参考的内容寥若晨星,所以今日笔者决定整理此文,供大家学习交流。
本文由福羲国际贾先生整理撰写,一篇美文,一个漫长的故事,今日我们来聊一聊明清时期金铜佛像。
佛教发端于古印度,流传于南亚和东亚,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人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互相融合逐渐发展,中国佛教教派林立,传播流域甚广,大体可分为三条路线,三大体系,三大语言系统。
一.北传佛教:即汉传佛教,亦称显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属汉语系统。
二.南传佛教:亦称云南上座部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系巴利语系统
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亦称“密教 ”,为藏语系统。
早期印度佛教中没有佛造像,佛教徒认为佛陀是至高无上的,不能以普通人的形象来表现,“佛形不可量佛容不可测”,他们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示,以佛足迹、宝座、菩提树、法轮、萃堵波(塔)分别代表佛降诞、佛降魔、佛成道、佛说法、佛涅架。直到公元一世纪前中叶,键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艺术诞生,与古希腊罗马的雕塑艺术相结合,创作了佛像。稍后,以马土腊、鹿野苑为中心,创作出了印度本地形象的佛教。逐渐形成有关佛的造像量度经、造像法。早期的佛像完全受地域影响,具有欧洲人的形象(因为那时大马士革统治键陀罗地区)。
佛造像的制作有严格的规范,佛像的比例尺度、姿态、手印、服饰、法器都有一定之规,造佛匠师循规蹈矩,所以历经千百年,佛像的基本形象变化不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作品主要体现在面相、服饰、莲座、背光造型等风格的演变。
图一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佛造像材质多样,有金、银、铜、铁、木、夹经、陶瓷、琉璃、玉、石质、象牙、犀角等,不同的材质需要不同的工艺,其艺术表现力各异,其中以金铜佛造像数量最多,且最具代表性。伴随着佛教的传播,初期都是按印度佛像的模本来造佛的,经过长时间的文化融合,最终都按其自己的民族特点来塑造佛的形象,形成了本民族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
以现有的考古材料看,我国最早的佛像是连云港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石刻,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总体风格为北齐、北魏时期受键陀罗、马土腊风格的影响,一般都以薄衣贴体,南北朝时轻盈飘逸,隋唐时典雅端庄,宋元时写实自然,明清时浅显媚俗。
明代以前,铜是中国货币铸造的主要材料,受政府控制,所以铜造佛像很贵重,特别是宋、辽、金、元时,铜材料匾乏,佛像多见是木制、泥制、石制。到了明清时期,货币的流通主要的是银,原材料增多,再加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明清时期的金铜佛造像发展出现一个高潮,在数量、工艺和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顶峰。
一佛造像的名称要鉴定佛像,首先要知道名称,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流源众多,佛像的名称也繁多,光是藏传佛像的名称就有上千个,让人眼花缭乱,又有汉传和藏传造像样式的区别,增加了我们识别的难度,但各类造像还是有规律的,每一种造像都是遵循着其佛界的地位,或者说神格来塑造的。佛、菩萨、天部诸神、明王、护法等像均有各自特殊的相貌和威仪,手印、标志和姿势都有各自的特点。下面笔者给大家分享下各类佛像的名称及姿态:
图二 旎檀佛
佛
是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者”,是对彻底觉悟佛教真理的人的尊称,有释迎佛(图一)、旎檀佛(图二)、燃灯佛、弥勒佛(图三)、阿弥陀佛、药师佛(图四)、毗卢遮那佛(图五)(大日如来)、卢舍那佛等。只要是佛的阶次,就一定头上有肉髻、螺发,白毫可有可无,佛陀一般不戴冠,均穿大衣(通肩式和担右肩式),不可以袒裸上身。
旗檀佛的胸前有如树轮一样的衣纹,
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光佛)(图六)一般双手重叠置膝上结禅定印,
毗卢遮那佛双拳握抱,两手食指相并,结智拳印。
宝生佛(南方宝相佛)(图七)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与愿印。
不空成就佛的特征是双手施无畏印。
药师佛往往右手捻一药丸,或左手托一小钵。
三世佛:燃灯佛(过去)、释迎佛(现在)、弥勒佛(未来)。
三方佛:阿弥陀佛(西方)、释迎佛(中方)、药师佛(东方)。
三身佛:卢舍那佛(报身)、毗卢遮那佛(法身)、释迎佛(应身)。
与释迎佛相关的还有表现释迎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形象的释迎降诞相(图八);表现释迎在开悟前在雪山修行的情形,造型上呈瘦长形象的苦行像(雪山大士像)(图九);表现释迎圆寂情景的涅架像等。
图三 燃灯佛
菩萨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睡”的简称,意译“觉有情”、“道众生”。
汉地佛教以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最受崇敬。
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是四大菩萨的说法道场,形成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藏传佛教以八大菩萨组合最多见,一般常见正中位供奉释迎牟尼佛,左右侍立文殊菩萨、金刚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等八大菩萨。
菩萨是天国中低于佛的阶次的诸神,释迩没成佛前也是菩萨的身份。菩萨束发,袒上身,下着大裙,饰有项链、理路、耳环、手镯、脚镯,肩上搭被帛等,一般情况下,菩萨的身份不能穿大衣。
观音菩萨,早期的观音往往呈蓄须的男性,一直保持到了五代,到明代还时有所见,观音有三十二种应化,是非男非女的。唐以前的观音,都是一手拿莲花,一手提净瓶,多为立像。宋代流行一条腿翘着,坐在岩石上休息的形象,称为自在观音或水月观音、南海观音。此外还有四臂(图十)、八臂、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等。
图四 药师佛
度母,属于藏传佛教,从观音的眼泪变化而来,有二十一位,以绿度母和白度母最为常见。绿度母(图十一)右脚垂下踏莲花,白度母(图十二)结枷跌坐,额上、双手心、双脚心各有一眼,身色白。
弥勒菩萨是未来世界的佛,现时身份还是菩萨,在北朝石窟或石碑造像上经常位于最上方。姿态有思惟坐姿,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右手支腮思惟状,还有交脚坐姿的。藏传佛教中弥勒呈菩萨状,肩膀上往往有法轮或水瓶(图十三)。
文殊是司智慧的,有时骑在狮子上普贤则骑白象,藏传文殊的左肩上有经书,右肩上坐宝剑。
天部诸神
常见的有四大天王,梵天、帝释、韦陀天、摩利支天等,比较复杂,经典各异,神格不同,样式异趣。
四大天王:持国天王(东方),手持琵琶增长天王(南方),手持宝剑广目天王(西方),手持绢索多闻天王(北方),手持宝幢,多闻天王又是财宝之神,藏传系统中持伞、骑狮、手中抱鼠,鼠口吐宝珠,喻财宝,也称为黄财神(图十四)。韦驮天,呈着甲武士形,双手合十,横金刚柞,常见于天王殿的后出口处。
图五 毗卢遮那佛
忿怒神像
佛、菩萨的变化身,平时所呈现的肢体正常的平和相自性身,当他们以智慧力教令愚顽,警醒众生时,即显现出多面、多臂,表情凶恶的形象,称为教令轮身。
不动明王,大日如来的化现,造型上右手持慧刀,左手拿绢索,姿势呈叉立形。
大威德明王(图十五),阿弥陀佛的教令轮身,牛头、多头多臂多足。
佛造像中还有大量的祖师像、本尊像、罗汉像、护法像、男女供养人像等,大家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认识。
图六 无量寿佛
二明清金铜佛造像的材质和制作方法金铜佛像顾名思义就是铜胎佛像上鎏金(泥金)。明清时铜佛像主要用红铜、黄铜、青铜、响铜。红铜即纯铜 ,又名紫铜、赤铜。(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铜》:“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楼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和为响铜;楼铅和写(泻)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壹捌捌贰、肆贰柒贰、肆柒贰,不成交无前期费用。”红铜的硬度比黄铜低,但富有延展性,可直接经过捶打制成各种用品。黄铜,是一种铜铁硫化物矿物,硬度高,性脆,黄铜矿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是炼铜的最主要矿物原料,商代或更早就已用黄铜矿等铜矿物炼铜。
图七 宝生佛
青铜佛像在明清时期很少见,多见于元代。明代佛像多用红铜,手感光滑,分量适中。清代佛像以黄铜为主,手感有些扎手,分量较明代沉重。由于红铜富有延展性,红铜佛像一般包底,有个左右的规范剁口。黄铜性脆,封底一般采用剁底的方式。现代的仿品剁口随意而草率,从这一点上可以明显区别真伪。
图八 释迦诞生像
响铜是一种铜、铅、锡的合金。明朝前期藏传佛教金铜造像有在南京和北京制作的“永乐利玛佛像”,其所用的材料是黄白色的响铜,响铜的颜色近似于象牙色,黄色不明显。
红铜的颜色相对较黑,一般都要鎏金,黄铜颜色黄亮,接近于金色,不一定要鎏金。藏传佛像鎏金后还要贴金,隔几年都要贴一次,所以脸有时显得浮肿。泥金、镶嵌工艺多见于藏传佛像,汉传佛像较少见。明代的鎏金金色偏暗,呈橘黄色,鎏金较厚,经常有脱落,清代的鎏金金色偏冷,呈柠檬黄色,鎏金较薄,脱落的现象比较少。现代的仿品鎏金往往用化学金,化学金金色偏黄亮,呈青色,这一点在鉴定金铜佛像时必须严加注意。
图九 雪山大士像
明清时期金铜佛像的铸造方法:主要为失蜡法,即先用蜡制作模 ,然后在蜡模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特别调制的泥衣,在底部预留出蜡液出口,晾至半干后用火烘干,当外形烧硬时,里面的蜡像溶化掉,再向泥范中浇铸熔化好的铜液,冷却后打碎泥壳,清除铜像内部的填充物,铜像基本成型。小型像一次可浇铸完成,大型像的头部、躯干、手臂、台座等,一般都各自分别浇铸,再拼合而成,然后进行后期细部加工,如充填表面气孔,打磨毛刺,镂刻等。
图十 四臂观音像
我们可以从制作工艺上鉴定佛像。古代的金铜佛像用失蜡法铸造,佛像的内壁粗糙不平,现代的仿品往往用塑胶翻模法,内壁光滑柔软,如蜡痕。真品的内壁往往还会有几个支撑模具的支钉,仿品大都是后期故意做上去的,能用手剥下来。真品的器壁厚薄均匀,仿品往往厚薄不一。很多仿品还采用现代翻砂工艺制作佛像,但在内壁总会留下翻砂的石英砂,只要看到有亮晶晶的石英砂粘在内壁,即可断定是现代仿品。佛像制作时后期加工这一道工序很重要,古人在细部处理上很讲究,五官、手脚等处理很到位,使人百看不厌,颇可玩味,也体现了其工艺价值所在。
图十一 绿度母
三明清金铜佛造像的艺术特征和鉴定要点自7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原和印度分两路传入西藏至今,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岁月里,既经历了同藏族原有本教的斗争和融合,也经历了自身内部教派的分化和消长,形成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藏传佛教。13世纪后,藏传佛教相继得到元、明、清三代朝廷的重视和扶植。自明代起汉传佛教逐渐衰退,并向儒学靠拢,密宗已经失传,以禅宗为主。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壹捌捌贰、肆贰柒贰、肆柒贰,不成交无前期费用。藏传佛教经过宗喀巴(图十六) 的改革,面貌一新,他建立的格鲁派(黄教),迅速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中央政权重视藏传佛教,建立三大法王体制,敕封各派领袖。
图十二 白度母
明早期,特别是永乐、宣德时期,佛造像艺术成达到顶峰,样式优美,做工精湛,佛、菩萨像,体态丰满,表情安详,和蔼可亲,充分体现了佛、菩萨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肠,这种内在的惟妙心灵是不易捕捉的,达到了“喜相”造像的另一高峰, 蕴藏着宋元传统佛像所缺少的妙趣。明中晚期后,由于嘉靖、万历信仰道教对佛教压制,佛像的艺术性差,数量大幅减少。
图十三 弥勒菩萨
嘉靖十五年(1536),“,敕废宫中大善佛殿,建太后宫。毁金、银佛像169座,刮正德(1506——1521)间所铸佛像上的镀金1.3万两,烧毁佛骨、佛牙万余斤。”明晚期的佛造像,一般多头大身小,姿态僵板,无雕塑之美可言。
清代早期,朝廷重视藏传佛教,甚至把“兴黄安蒙”作为一项重要的边疆政策,通过藏传佛教的影响力治理蒙藏地区,是藏传佛教的鼎盛期间,留存至今的金铜佛像当以十万计数。乾隆以后,国力下降,对西藏控制力相对降低,西藏的政局也比较混乱,藏传佛教不如之前兴盛。
图十四 黄财神
明清时期金铜佛像各细部的变化情况如下:
面相:明代佛像的面相丰满端正,宽额,脸型方圆,五官位置匀称,眼睑略俯视,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清代康熙朝佛像的面相丰圆适中,较为秀美,双眼为写实性造眼,上眼睑呈弧形,略有上扬,到乾隆朝时,上眼睑呈曲线形,眼睛往下看。
手足:明代佛像的手足生动写实,手指纤细柔软,若无骨。脚指头很饱满,呈半圆球形。清代佛像的手足很概念化,手指较明代粗而僵,脚指头做的较随意,呈扁方形。
宝冠:明代佛像宝冠的冠叶满做,不镂空,清代的冠叶镂空。宝增明代无明显特点,到康熙朝宝增紧贴耳朵,并有两个小桃型结束。乾隆时宝增虽紧贴耳朵,但变为卷云状。
衣纹:明代佛像的衣纹自然、有力、飘逸,衣服质感强,衣纹流动具有韵律感清代较之逊色,乾隆时期,制作工艺高超,但缺乏艺术性。明早中期,结枷跌坐的佛像衣纹线长,且呈放射状明晚期短,呈圆形状清代开始,有两条飘带垂至莲座。早期的造像不露裙腰,从明开始显露裙腰,造像年代越晚,裙腰露出越多。
莲座:明清两朝早中期,连珠纹、莲瓣满布台座一周;晚期只做前面的连珠纹和莲瓣,后面为素面。明代的连珠大而滚圆,丰满饱满,像流动的水珠;清代的连珠纹比较简洁,有的只是鉴刻几下来表示连珠纹。明代的莲瓣优美清瘦,莲瓣内缘纹饰饱满,尖端部上卷成圆珠状或刻如意云纹,卷草纹等康熙时尚有明代遗风;乾隆时莲花瓣大为简略,莲瓣内层一般不再装饰云朵纹,绝大多数为素莲瓣,莲座的最下缘已不再是明代和康熙造像的直壁样式,而是一律制成圆隆形,给人以圆润肥厚之感。
图十五 大威德明王像
金铜佛造像不是日常生活用品,而是用来膜拜,需用一颗虔诚的心来制作;造像师的制作也不是随意凭空,而是根据 “造像量度经”等佛教仪规来制造。加之铜材料比较贵重,在古代铸佛像被认为是严肃、神秘,难度很大的工程,暗中有神明佑护。虽然,现代的仿品很多,作伪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但用心观察,仔细辨别,还是能找出端倪,常见的作伪手段有:凭空创造向壁虚构,这种作假很低档,一眼就能辨别;用真佛像翻模后鎏金,比较难辨别,主要看表面的氧化程度和包浆以及制作工艺上的破绽;新旧材料拼接搭配;新佛假款,真佛假款等。
图十六 宗喀巴
要鉴定佛像,必须要学习佛教艺术历史知识,扩大视野, 提高艺术鉴赏力,多读可靠的书籍,多摸实物,并记住标准器,掌握各时期、各地区佛像的造型与工艺特点。时代不同,造型、工艺都不同地区不同,佛像的特点也不同。如蒙古地区佛像的特点为肉髻高旋,排列整齐的螺发呈发射状,五官清秀,端庄慈悲,双肩宽阔,肌肉丰满,胸宽腰细(但不呈现s形),显示出蒙古民族特有的体型美,莲座为高台式,呈梯形状,莲瓣宽,莲座平面似三角状,造型粗犷有力,边角处理见棱见角,佛身与台座分体铸造,不是焊接成型,而是铆钉连接;朝鲜地区佛像的特点为:佛像头部、背部、后部有两个窟窿,因为朝鲜地区缺乏铜材料,目的是为了省铜,莲座皆为圆座。总的来说,佛像就是一个人体雕塑,要看总体形象,鉴定佛像的真伪仅仅是初级阶段,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应是通过学习能知晓文化的传播和融合。若问笔者何处寻,文中细看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