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何谓书法?「何谓书法古法」

时间:2023-01-05 15:41:03 来源:澄观书院

大家好,何谓书法?「何谓书法古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蔡邕《九势》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自然万物千姿百态,归根到底是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书法艺术千变万化,归根到底是形势之间的对立统一。

形与势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具体来说,所有的形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有一定速度;所有的势都凝固在纸上,依赖一定的形。形必须靠势来激活,势必须靠形来显现。没有势的形是泥人木偶,没有形的势根本就不存在。形与势的存在相辅相成,形与势的表现相映成辉,形势合一,才能使书法艺术获得有血有肉的生命形象。
董其昌点画的表现性为高亢亮丽,这除了造形的细劲之外,还包括速度的轻快流畅。康有为点画的表现性为浑厚深沉,这除了造形的粗犷之外,还包括速度的迟缓艰涩。因此,好的有表现力的点画必然是形势合一的。

魏晋南北朝时,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多以形势合一作为阐述的基础和评判的标准。在点画写法上,卫夫人《笔阵图》说:“一如千里阵云,、如高峰坠石,)如陆断犀象,し如百钧弩发,|如万岁枯藤,\如崩浪雷奔,刁如劲弩筋节。”传王羲之的《题笔阵图后》也有类似说法。这些理论都要求写点要像石,这是形,而它必须具有高峰坠落之势。写一横要像云,这是形,而它必须具有千里摛展之势。写一撇要像象牙,这是形,而它必须具有陆断的斩截之势。其余“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等等,都是同一种表述方法。
比喻中既包括形,更包括这种形所具有的强大的运动之势,两者缺一不可。梁武帝的《答陶隐居论书》,他说:“处戈之法,落笔峨峨,如长松之依溪谷,似欲倒也。”斜钩由下斜和上钩两部分组成,以松树倒挂作譬,就是说它的枝条一方面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垂,另一方面受生长规律的支配而上扬,生命就处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之中,书写斜钩时,下行力必须同时有上行力的对抗,表现出一种顽强不屈的生长之势。

古人在点画写法上强调形势合一,同样在结体和章法的表现上也强调形势合一。都是通过形的比喻,强调势的力度和速度。所谓“虬龙”、“鸾凤”、“鹫鸟”、“良马”等喻体都表示形,强调各种造形变化。所谓喻状之词都表示势,强调各种力度和速度变化。而具有生命活力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都为喻指,喻指是形势合一的产物,只要能最充分地传达出形和势的力量,它甚至可以是非现实的意想之物,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等等。喻指是艺术形象的最高体现。
古人论书强调形,强调势,强调形势合一,从魏晋时代的形和势到唐代的旨,说明书法家对形势合一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了。
形势合一是古人论书的基本立场,蔡邕说自然生阴阳,阴阳生形势,我们将这种说法倒推上去,那就是形势合一为阴阳,阴阳合一为自然。形势看似两极,实为一元,“夫道,一而已”。

这样的书法观其实也是古人的世界观,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因此它必然也会表现在传统文化的方面面。例如,形属于空间造形,是静态的:势属于时间节奏,是动态的,形势合一也就是动静结合。再如,形表现为空间造形,属于直观的,势表现为时间节奏,属于抽象的,形势合一又可以理解为形神兼备。
以形质而言的“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是形的表现,属于坤道;以神气而言的“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胳周通,潜心内转”,是势的表现,属于乾道,形势合一又可以表现为乾坤相和。

在传统文化中,乾坤相谐、礼乐相和、形神兼备、动静结合,都可以通过书法上的形势合一来加以表现。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形势合一不仅是书法表现的手段和技术问题,而且是文化问题,它可以使书法艺术技进乎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如上所述,点画的表现性在于形、在于势,在于形势合一。形势合一表现出万事万物的生
命状态,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