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再写实的绘画也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如实「影响摄影作品创作的元素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当前,越来越明显的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全球可互视性的像素化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它与流水线式的电影影像以及1980年代后现代文化的“拟像”都有所区别。
在19世纪,摄影把人类的记忆转化为某种视觉档案。在20世纪初,乔治·杜阿梅尔抱怨道:“我再也不能思考我想思考的东西了,移动的图像代替了我自己的思想。”
马塞尔·杜尚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即:摄影是不是艺术?他说他希望摄影能“使人们轻视绘画,直到某一天有别的东西使摄影变得不堪忍受”。
像素化的图像已经使摄影变得不堪忍受了。戴安娜王妃与那些狗仔队的关系,就证明了这种不堪忍受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而且还是隐喻性的。
在诸如辛迪·舍曼、大卫·沃杰纳罗维茨和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这些当代摄影家的作品中,摄影的不堪忍受是在这样一种意义上而言的,即摄影具有崇高的品质。像素化的图像是一种竞争激烈、冲突尖锐的媒介,它可能会因此而难以具有崇高性。
作为创造图像的一种工具,像素化的屏幕是由电子信号和真空区这两者造成的。像素这个术语来源于短语“图像元素”,电视或电脑显示器的电子图像就是由像素所组成的。像素不仅仅是光点,它也是记忆单位,所能达到的像素数取决于电脑的存储器或是信号带宽。哪怕是最精密的屏幕自身也有某种空白,这种空白在像电视这样的高带宽媒介上是无法看到的,但在一些当代电影或录像所支持的低分辨率媒介上却能清楚地看到,就更不用提在大多数人所使用的电脑显示屏幕上了。
摄影和电影验证了某些外在现实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与此不同,像素化图像使我们想到的却是它必然是人造的,而且是不在场的。它在这儿,但即刻又消失无踪。它是交互性的,但又是沿着制造电脑和电视设备的全球化公司所明确制定的线路而进行的。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