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权威专家带你认识什么是\\「谈谈什么是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者按:2017年艺考已经拉开帷幕,那些忙于艺考的考生应该对自己本专业十分熟悉,不论是美术、音乐、影视还是设计,这些发展相对完善的艺术门类学科对艺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艺术学这个大的学科门类却是在2011年刚刚独立,什么是艺术学?艺术学与美学一样吗?相信这些问题对于艺考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接下来,就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心峰研究员为大家讲解艺术学这门学科的历史及其诞生。
艺术学的诞生及历史
所谓艺术学,就是以整个艺术领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正像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一样,人们把“艺术学之父”的桂冠戴在了德国的康拉徳·费德勒的头上。20世纪初德国倡导艺术学的主将之一乌提兹明确地说过:“费德勒是我们现代形式的艺术学之父。”这一看法已得到国际艺术理论界的公认。如日本著名美学家竹内敏雄编修的《美学事典》也认为费德勒是“艺术学之祖”。费德勒之所以成为“艺术学之父”,倒不是因为他为这门学科命了名,艺术学(Kunstwissenschaft)这一德语专门术语是在他之后形成的。费德勒的贡献在于他最先指出了“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认为艺术并不只是与美有关,用美无法涵盖艺术中的所有问题,极力主张把美与艺术加以区别,把美学与关于艺术的学问加以区别。因而,他基本上解决了建立艺术学这门学科的关键性问题,即指出了艺术学在研究对象上的自律性。艺术学在19世纪末诞生,除了理论上的自觉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艺术实践提出了问题。第二是实证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结果。
如果回顾一下艺术学形成的历史,可以说它大体上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艺术学形成的第一阶段
首先,是费德勒为艺术学的形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最初的基石。他认为,必须把美与艺术加以区别,把美学与艺术理论加以区别。美与快感有关,艺术则是遵循着普遍性法则的、对于真理的感性认识,艺术的本质是形象的构成。艺术理论主要探讨艺术固有的规律性。接着,一些艺术理论家沿着费德勒开辟的道路,开展了富有成效但各不雷同的艺术学研究。相对于费德勒主要是从对象角度提出艺术之学的独立性来说,格罗塞着重从方法论上来倡导艺术科学的研究,即主张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当时人类学、民族学的基础上研究艺术现象,格罗塞在他的《艺术学研究》(1900)中指出:艺术学的课题主要是,第一,探讨艺术的本质,把艺术活动及其作品从其他事实中区别出来,以及把各种艺术互相加以区别;第二,研究与艺术家和艺术素材有关的艺术的各种动因,以及艺术的自然的(风土的)、文化的各种制约关系;第三,研究艺术给予个人及社会生活以影响的各种技能,等等。他的艺术学研究明显地偏重于社会学,是社会学艺术学的极为重要的著作。按照他提出的上述方法论原则,他在《艺术的起源》(1894)中,着重考察了原始民族的艺术。
费德勒、格罗塞都是强调艺术学的独立性的代表人物,但当时也有人持美学等于艺术学的见解。如康拉德·朗格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在他那里,美学也就是研究艺术事实的艺术学。这可以说是艺术学形成的第一阶段。
艺术学形成的第二阶段
艺术学形成的第二阶段,是进入20世纪以后,由狄索瓦(又译为玛克斯·徳索)和上文提到的乌提兹大力倡导“一般艺术学”所掀起的热潮。他们的探索和活动使一般艺术学的思想得到广泛的普及。狄索瓦明确提出了“一般艺术学”的概念,主张把它作为与美学相并列的一门学问。在他的代表性著作《美学及一般艺术学》(1906,中文译本为《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他联系美学及特殊艺术学,阐明了一般艺术学的本质和课题。他认为,这种一般艺术学要把丰富多彩的一般艺术现象全都涵盖进来,并把根据各种方法对各种艺术领域的研究也都包容进来,而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种体系。他指出,对于各门类艺术进行体系性的理论研究,探讨它们各自的特性、规律、形式等,是特殊艺术学的课题,比如诗学、音乐理论、美术学等等。相对于它们来说,一般艺术学的课题“要在认识论上探索它们的前提、方法及目的,对他们的最重要的成果加以概括和比较”,此外,还包括对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根源、各种艺术的功能及划分等问题的考察。狄索瓦还在它的上述著作出版的同一年创办了《美学及一般艺术学杂志》,这个杂志后来成为国际性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研究的最负盛名的杂志,一直办到1943年,由于二次大战而被迫停刊。
乌提兹则在理论上深化了一般艺术学的问题,巩固了一般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在其代表作《一般艺术学基础论》中认为,一般艺术学这门学科包括由艺术的一般事实中产生的所有问题领域,它需要以美学为主的文化哲学、心理学、现象学、史学、价值论等其他学科的辅助。但他不是像狄索瓦那样简单地把各种研究成果汇拢起来,而是用更为统一的研究态度把它们作为艺术学的问题予以考察,主张用某种核心的东西贯穿整个体系。他认为,首先必须探讨“艺术是什么”的问题,要从这种认识出发开始研究,而且探讨所有艺术问题的最终目的也要归结于此。一般艺术学包括了狄索瓦所指出的上述那些课题,但是,“艺术本质的研究”是最根本的问题,其他研究要以此为背景来进行。
此后,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许多美学、艺术理论家,以狄索瓦、乌提兹为中心,围绕艺术学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理论家则开始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创建工作,出版了一些很有力度的学术专著。由于这一大批艺术学著作的出版,以及《美学及一般艺术学杂志》的广泛影响,艺术学实际上已确立了它的学科地位。
艺术学形成的第三阶段
艺术学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这门学科的国际化。在日本的美学界,自大正五年(1916)开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艺术学的问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艺术与美的关系和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问题上。之后,艺术学这门学科在日本大体上确立了地位,产生了多种“艺术学序说”、艺术学概论性质的系统性著作。艺术学在前苏联也确立了它的学科地位。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就出版过《艺术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集,现在也经常有这方面的文集、著作问世。就是在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出版过少量的艺术学方面的译作和著作。如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日本黑田鹏信著、俞寄凡译的《艺术学纲要》,1933年上海光华书局出版的张泽厚著的《艺术学大纲》等。总之,艺术学自从在德国诞生之后,已走上了国际学术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
本文节选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术学论集》中《艺术学的构想》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