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中学生必备文化常识:古代音乐与戏曲教学「中国古代音乐知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与戏曲
中国民族音乐有很强的民族特征,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内涵,在乐器、表现方法等方面都与西方音乐很不相同。而中国戏剧更有“戏曲”的专名,音乐唱腔是中国戏曲的核心要素。音乐和戏曲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既有文化精英参与,又深刻地影响着广大社会大众的形式。
一传统民族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种类繁多,如今仍然在民族音乐中使用的都有数百种之多。大体说来,这些乐器可粗分为拨弦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下面择要介绍20余种。
古琴
即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少周代已有,一说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盛行。琴面装有七根弦,由粗而细,自外向内按五声音阶排列。琴面还嵌有十三个琴徽,以标识弦上音位而用。演奏时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有散、泛、按三种音色变化。散声以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泛音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按声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音高并能奏出滑音、颤音或其他装饰音。此外还能演奏同度、八度、五度等音程。2003年11月7日,中国的古琴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知识链接
【琴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琴心,即以琴声传达爱情之意。
【琴瑟】瑟,形似古琴,多为二十五弦。春秋时已流行,常与古琴合奏。故人们往往以“琴瑟之好”指称夫妇间感情和谐。来源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胡琴】唐宋诗词中常能见到胡琴一名。当时凡是来自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拨弦乐器,统称胡琴。唐段成式《乐府杂录》中称二弦琵琶为胡琴。而作为拉弦乐器的胡琴,最早记载见于宋沈括《梦溪笔谈》。元代用于宴乐。今有京胡、二胡、板胡等,通常胡琴指京胡。
古琵琶
拨弦乐器。本作“批把”。“批”、“把”是古代两种不同演奏手法的称谓,右手向前弹称为“批”,右手向后弹称为“把”。秦汉时期,对使用批、把演奏手法的乐器概称之为“琵琶”。有传说琵琶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东汉末年传入我国。以后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步定形为一种半梨音箱,曲项四弦,置胸前演奏的琵琶。琵琶是中国弹拨乐器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乐器,既能表现气势磅礴的古战场气势,也能表现花前月下缠绵的思念之情。
古筝
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地,故史称秦筝。汉晋以前十二弦,唐宋以后增为十三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十五弦或十六弦。按五声音阶定弦。传统演奏技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弹奏。用左手食指、中指或无名指、中指按弦,以取得“按、颤、揉、推”等变化音。早期的古筝高亢粗犷,有“秦筝慷慨”之说。东汉以后逐渐发展为淡雅古朴的风格。
知识链接
【筑】古代击弦乐器,形似筝,颈细肩圆,有十三根弦,弦下设柱。可能较为适合表现凄凉悲壮之音,战国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时,高渐离击筑,为变徵之声。
箜篌
古代弹拨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其历史据考证已有两千多年。盛行于汉唐时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明代以后渐少使用。现改革的箜篌有三十七根弦,擅长演奏揉、滑、压、颤音效果,表现力极为丰富。箜篌之音,在浪漫唯美中透着一份悲剧性情调,特别适宜表现追忆往昔的梦幻意境。
阮
汉武帝时参考筝、筑、箜篌等乐器而创制的弹拨乐器。圆形音箱,直杆,四根弦,有十二柱位,每个柱位横贯于高低不同的四根弦之间,为四弦所共用。初始名为琵琶,后人称为秦琵琶或月琴,到唐代已有十三个柱位。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唐武则天时,遂将此乐器改称阮咸。近代又简称为阮。后世的阮,有四根弦的,也有三根的。柱位也比汉代有所增多。
埙
古代吹奏乐器,形似梨,用陶土烧制而成。最早出现于约七千年前,大部分是二音孔和三音孔,至殷商时期的五音孔陶埙已能吹奏七声音阶和部分半音,发音古朴醇厚而悲壮。
知识链接
【埙篪】篪(chí),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古代又指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有八孔。埙和篪合奏时,声音互相应和。故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或借指兄弟。源出《诗经•大雅•板》。
筚篥
亦写做觱(bì)篥(lì),又称芦管、笳管。为木制吹管类乐器,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起源于西域,后传入中原。南北朝时有大小筚篥、桃皮筚篥及双筚篥等多种形式。隋唐至宋元时盛行全国,宋代教坊十三部中有筚篥部。唐代诗人有很多诗篇写到这一乐器。
笛
又称横笛,竹制。上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按指孔六个,音色清脆,音域较宽,能吹两组多一点的音。笛是我国最常见的吹管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末期已出现。北方地区流行的笛较短,常用于梆子腔一类戏曲的伴奏,又称为“梆笛”,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左右(d2—f4);南方地区流行的笛略长,常为昆曲伴奏,俗称“曲笛”,音域为a—d3。笛子发出的音古人常以凤鸣为喻,如《太平御览》所引旧籍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作凤鸣”;《列仙传》亦有“萧史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的说法。
箫、排箫
箫为单管竖吹,汉代开始盛行。古代箫多为竹制,但也有玉制或瓷制的。上端利用竹节封口,在封口处开半椭圆形吹孔,音量较小,音色委婉清雅。箫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适用于独奏和合奏。其低音区善于表达深沉的旋律;中音区善于表达优美的抒情性。排箫又称为凤箫。把一组竹管排列一起,用绳子、竹篦片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排箫有无底、封底两种,前者称为洞箫,后者称为底箫。
笙
笙和排箫有点相似,最初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只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后来人们逐渐给笙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笙斗,和排箫区别开来。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笙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他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
芦笙
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早在西汉初已出现。芦笙大小不一,管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较常用的是六管芦笙。六管芦笙是用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的笙斗中;每管的根部各装一个铜质簧片;管的下端各开一个小孔,吹奏时手指按孔发音。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
钟
古代乐器。青铜制,悬挂在架上,用槌击而鸣。钟的历史很久远,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遗址就发掘有陶钟。但钟最盛行之时为青铜时代,在当时,钟不仅是乐器,而且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宴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西周中期开始有用十几个大小不等的钟组成的编钟。也有单一的,称为特钟。有的口缘平,有悬纽,又叫
,盛行于东周,是从钟发展而来的。
编钟
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尽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音乐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种乐曲,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王”,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
知识链接
【簨虡】钟架古称
(sǔn jù),横梁为
,也作笋、栒;承托横梁的立柱为“
”,也作“
”。
磬
古代石制乐器,悬挂在架子上,以物击之而鸣。甲骨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后世的磬在材质由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磬,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按照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磬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编磬是若干个磬编成一组,挂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宫廷音乐。另外,佛寺中状如云板的鸣器也叫磬,用来敲击集僧;佛寺中钵形的铜乐器亦称磬。
祝
柷(zhù)为古代打击乐器,又叫椌(qiāng)。形似方匣子,木制,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奏乐开始时击鸣,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传世清代柷,通高约50厘米、每边长65厘米。
知识链接
【敔】音yǔ,与
同类的古乐器。又称
(jié)。木制,形如伏虎。奏乐将终,击
使演奏停止。
鼓
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传说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南北朝至隋唐,吸收和利用了不少外来的鼓,并在艺术实践中加以发展。鼓在歌舞、戏曲等艺术活动中,是常见的伴奏乐器之一,有时起着指挥的作用。
锣
我国各族常用的打击乐器,以黄铜制成,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等。大锣锣边钻孔系绳,左手提起或挂于架上,右手执棰击奏,发音较低,但声音洪亮、富有力度;小锣锣面呈坡形,锣脐分大、中、小三种,锣边无孔,不系锣绳,以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右手执锣板击奏,发音较高,声音清脆,有诙谐色彩;云锣由十面小锣组成,用绳系于木架上,左手执架柄,右手用锣棰击奏,可演奏旋律;十面锣是由十几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锣悬于木架上,由一人独奏。锣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声音洪亮,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各种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都很常见。
铙钹
铙、钹,两种近似的铜制打击乐器。在形制上,铙中间隆起部分较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钹中间隆起部分圆而大,其径约当全径的二分之一。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在音质上,铙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钹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在民间常配合使用,用于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伴奏。明清以来流行的十番锣鼓曲,配器上就充分利用了铙和钹各自的特点,造成丰富的音响效果。
八音
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等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敔等属木类,笙、竽等属匏类,管、箫等属竹类。
二古乐术语
中国传统音乐是个独特的领域,所用的概念术语是专门的,下面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几个。
雅乐
古代帝王郊祭、朝贺大典所用音乐的泛称,与俗乐相对而称。周代雅乐是指“六舞”,即《云门》、《咸池》、《大韶》、《大厦》、《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奉此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各代均曾因前代雅乐散失而吸收民间音乐重新制定。元明以来,雅乐与俗乐的区别虽还存在,但这两个名称不太使用了。
俗乐
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的泛称,与雅乐相对。宫廷宴会时也用俗乐,称为燕乐。俗乐与人们日常生活情感关系密切,与雅乐相比更易于感染人、打动人,因此俗乐流行于社会大众层面,但许多统治者也喜爱俗乐。唐玄宗时设教坊管理俗乐,并在梨园教练俗乐乐工。另外,一般把散乐(百戏)包括在俗乐之内。
五音
亦称“五声”,即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阶。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与徵、羽与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其余均为大二度。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1、2、3、5、6。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7”,变徵近似“#4”。我国传统的音乐中没有和“4”相当的音。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叫“七音”或“七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古人的整体性思维方法,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习惯于与其他事物联系、附会。五声是音阶的概念,但古人说到五声的时候多与四季、五方、五行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秋声赋》就把秋季、商音和西方配合起来说。
知识链接
【五音不全】此处的五音是指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所分的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五类音。五音不全是指发音时不能正确地区分上述五种类型的声母。
七音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在此基础上再加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分别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它们与现代音乐简谱大约可对应为1、2、3、#4、5、6、7。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官色彩和表达功能,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如变徵之声即变徵调式,特点为苍凉悲壮。
律管
古人用管、钟、弦定音,所以有管律、钟律、弦律之说。律管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后世又用铜管),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来确定乐音的高低。律管的长度是固定的,长管发音低,短管发音高。
六律、十二律
我国的古代律制。十二律,即古乐的十二个调。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律管,由律管所定的十二个标准音即称十二律。这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十二个调。由低到高依次为:(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中吕,F;(7)蕤(ruí)宾,#F;(8)林钟,G;(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yì),A;(12)应钟,B。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称六律,偶数六阴律,称六吕,总称六律六吕,或简称律吕。古书上说的六律,通常是指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乐调
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五声音阶则为徵(5)、羽(6)、宫(1)、商(2)、角(3)。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就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式,意思是以商作为乐曲旋律中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由此类推。
工尺谱
我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约产生于隋唐时代,由一种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成。常见的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高八度各音加“亻”旁作标记,如“仩、伬、仜”等;低八度各音除六、五、乙分别改为合、四、一外,其余均在末画带撇表示。节奏则用板眼记号“、”、“×”、“•”、“O”、“ㄥ”、“△”等表示。
三古典名曲
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批音乐经典,其中有“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称的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伯牙创作的《高山流水》在唐代分成《高山》与《流水》两曲,至宋代,《高山》由四段构成,《流水》分成八段。现存最早的《流水》琴谱载于明代《神气秘谱》。后来《天闻阁琴谱》中收录的由张孔山改编的《流水》最为流行。另外,1977年美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的2小时节目中只有7首音乐节目,《流水》即是其中之一。
《梅花三弄》
相传晋桓伊以笛吹奏《梅花三弄》之曲,南朝至唐一直为笛曲,曲名或为《梅花落》,表现的基本为怨愁离绪的情感。明清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多表现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因梅花为中国文人生命情调的象征,此曲以音乐形式表现了这一内涵。
《夕阳箫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流行于明清,最早为琵琶大套文曲,原名《浔阳琵琶》,是对白居易《琵琶行》意境的音乐转述。又有人将其改编为《夕阳箫鼓》。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合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吸纳了张若虚同名作品的意境。全曲音响富有高、低、浓、淡、厚、薄的变化,层次分明,格调优雅,情韵悠扬,既舒展自如,又充满内在的激情和无边的遐想。
《汉宫秋月》
最初为琵琶曲,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表现宫女幽怨悲泣的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其中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由孙裕德传谱。几种改编形式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题材的深刻内涵。
《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原为琴曲,唐代显庆二年(657),吕才以此曲配上了歌调。古时每以“阳春白雪”连称,故常被认为一曲,后世琴谱则均分为两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澹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乐曲以清丽明快的旋律描绘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色。
《渔樵问答》
古琴名曲,已流传数百年,表现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画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
《胡笳十八拍》
原为一首长篇诗歌,蔡文姬作。东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她在塞外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用重金赎回文姬。文姬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唐以前就有了为蔡文姬诗配乐的《胡笳十八拍》琴歌,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幽怨。现代改编本以琴曲、管子独奏较有名。
《广陵散》
它的题材源于《聂政刺韩王》故事,讲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其子聂远以泥瓦匠身份行刺韩王失败,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练成绝技,再次入宫利用弹琴之机刺死韩王,以了心愿,但他也因此而被杀。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此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平沙落雁》
古琴曲,明朝此曲名为《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近三百年来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十面埋伏》
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此曲是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四戏曲及其历史
为了与西洋戏剧相区别,中国古代戏剧一般称之为戏曲。下面将戏曲及其发展历史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科介
又称科范,指演员的形体动作与表情表演。科介,即为模拟生活的虚拟表演。比如南戏《琵琶记》中,赵五娘去义仓请粮,久久未归。蔡公在家凝望,与她见面时,“外跌介。旦扶。外虚打旦介”。其中的跌倒和责打两个动作,在表演时都似虚似实。
戏曲角色
中国古代戏曲的角色,不同戏曲类型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的角色名还比较相近。女角为旦,男角在杂剧中称为末,在南戏中则出现了众多不同的男角,男主角叫生,还有正末、副末,此外,还有净、外、丑等角色,形成了生、旦、净、末、丑的角色系统。这一直延续到近代。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
在明代初期即有戏曲“四大声腔”之说,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后来地方戏兴起,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说也有了变化,如今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梆子腔以秦腔、豫剧、晋剧、河北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为代表。皮黄腔系主要有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川剧、滇剧等。昆腔又名昆山腔、昆曲。昆曲又称昆剧,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腔系主要有川剧、湘剧、赣剧、滇剧、辰河戏、调腔等。
百戏
汉代出现的“百戏”(又称散乐),实际上是汉代民间歌舞、杂技、武术、魔术的总称。汉武帝时,设置乐府,收集巷陌歌谣,推动乐舞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又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各民族的艺术汇合。于是,百戏演出盛况空前,连宫廷也开始主持大规模的百戏集演活动。
角抵戏
角抵原是两个人角力以强弱定胜负的技艺表演,后世的相扑、摔跤即源于此。它有着很好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但在角抵表演中,也逐渐出现向戏剧转化的倾向,成为角抵戏。角抵戏《东海黄公》演的是秦朝末年,一个能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去降服白虎,可惜法术失灵,自己被虎所杀的故事。人物、情节、冲突、结局,都是预先排定了的,有明显的戏剧表演性质。有的戏剧史家视《东海黄公》为中国戏曲的雏形。
参军戏
唐宋时流行的一种戏曲表演艺术。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参军为被戏弄的对象,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参军戏的对话法,也对后世相声艺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歌舞戏
约始于南北朝末期。其名称始见于唐杜佑《通典》,属于“散乐”。剧目和内容的记载,见于唐代数种著作。最重要的有《大面》、《踏摇娘》、《拨头》三种,但均无剧词和曲谱传世。
说唱艺术
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中国的说唱艺术渊源已久。唐代寺院用边唱边讲的方式讲说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称为“俗讲”或“转变”。至北宋中叶,又出现了诸宫调的形式,用以说唱长篇故事。金代,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为说唱艺术的珍品。说唱艺术,对戏曲的正式确立有重要影响。
宋杂剧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南宋杂剧在“正杂剧”之后又增加“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金院本
金代戏剧的代表样式,每场四五人,有末泥、副末、装孤、副净、引戏等,后来增出装旦,形成比较完整的角色行当。院本的表演手段在说白与科范外,已有曲的因素。金院本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金亡后,院本在舞台上渐次消失了,但它的艺术经验融化到新的北曲杂剧中。
元杂剧
形成于北方,又称北杂剧。它与宋杂剧、金院本有着直接继承关系。北杂剧的兴盛和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开始进入黄金时代。元杂剧最负盛名的剧作家首推关汉卿,其代表剧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号称“元曲四大家”。元杂剧的重要作品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
南戏
产生于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盛行于南宋的戏剧形式。当时或称戏文,或称永嘉杂剧,后又称为南曲戏文。南戏是联曲体的音乐结构,它所使用的曲调原全为南曲,后吸收了一些北曲曲调,出现了南北合套的形式,但仍以南曲为主。南宋末期出现的《张协状元》为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元末明初由高则诚加工而成的《琵琶记》代表着南戏的最高水平。此外,合称为“荆”、“刘”、“杀”、“拜”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号称“四大南戏”。南戏为明清传奇的兴盛和四大声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花部乱弹
乾隆年间(1736-1795),除昆腔以外的地方戏被称为“花部”或“乱弹”,包含梆子、皮黄、弦索等新兴剧种。“花”与雅相对。当时奉昆曲为正声,为雅。所谓花,就是杂的意思,指地方戏的声腔杂而不纯,多为野调俗曲。花部乱弹在组织戏剧冲突和塑造舞台形象方面,都有相当的优势。花部戏的兴盛显示:以剧本文学为中心的戏曲创作正朝着以舞台艺术为中心的方向转移。清地方戏作品主要靠梨园抄本流传或艺人口传心授,保存至今能看到早期面貌的剧本,只有乾隆年间(1736-1795)刊刻的戏曲选本《缀白裘》。
五戏曲剧种
戏曲是还活着的中国戏剧形式,如今还有多种地方剧种仍然活跃在舞台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虽然由于受到现代新媒体的冲击,它们都不再有过去的繁盛景象,如今,仍然有舞台表演的剧种数量已远不及上列数字。但作为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综合表演艺术,戏曲仍然受到部分人士的喜爱。
要说明的是:各种地方戏,能作为一个剧种存在而与其他剧种相区别的首要因素,是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
昆剧
号称“百戏之祖”。南戏发展至明初,在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昆山腔。明嘉靖间(1522-1566),魏良辅总结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之后,梁辰鱼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他编写的昆腔传奇《浣纱记》成功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在传入北京后,又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昆曲唱腔轻柔婉转、优美动听,角色表演艺术精美绝伦,融唱、做、念、打为一体,运用手、眼、身、法、步等表演技巧塑造舞台形象,载歌载舞,雅致精湛。此外,昆曲在近代还影响、推动了数以百计的剧种的成长与发展,被誉为“百戏之祖”。2003年,昆曲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
有国粹之誉。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历史上还有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在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至今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扩展
【四大名旦】指中国京剧历史上曾经涌现出的四位表演大师: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四大名旦中,梅派的梅兰芳先生因德艺双馨而最负盛名。
评剧
发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地方戏。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先后吸收了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的音乐和表演形式,清末形成为评剧。评剧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擅长表演现代生活。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等。
粤剧
广东省的主要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闽南一带。居住于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也十分喜爱粤剧。明清时代,中国的许多剧种流传到了广东,这些剧种的声腔与广东音乐、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粤剧。粤剧用广东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演员有红线女、马师曾等,代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越剧
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绍兴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戏,流行在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越剧形成于清末,最初全部由男演员演出,20世纪30年代又发展成全部由女演员演出。越剧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现已成为仅次于京剧的一个大剧种。著名演员有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代表剧目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豫剧
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戏,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以及临近各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能够表演各种风格的剧目,传统剧目有650多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和《朝阳沟》等。
黄梅戏
安徽省的地方戏之一,旧时称为黄梅调,主要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发展形成了这个剧种。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等,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等。
秦腔
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等地,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很古老的剧种。清康熙时,已发展至成熟。乾隆年间(1736-1795),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而细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秦腔经改革后,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晋剧
即山西梆子。一般指中路梆子,也是山西省流行的中路、北路、蒲州、上党四大梆子的统称。中路梆子源起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1851-1861)已盛行,流行于山西中部、内蒙等地。有《打金枝》、《卖画劈门》、《杀官》等剧目。北路梆子流行于山西北部和内蒙等地,较中路梆子音调更高亢,富有塞外山野风味。有《王宝钏》、《血手印》等剧目。蒲州梆子即蒲剧,约形成于明代末年,尤以耍帽翅、甩发等见长。演出剧目以《窦娥冤》、《薛刚反唐》等影响较大。中路、北路以及上党梆子都由蒲剧所派生。上党梆子也叫东路梆子,明末清初源起于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音调高亢活泼,表演风格粗犷、刚健。代表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川剧
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各地声腔,逐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剧种,清末时称川戏,后改称川剧。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唱、做、念、打齐全,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在国内外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