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如何理解西方现代艺术是一种实验艺术「美术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性美术.20世纪前半叶
<表现主义 —— 德国的艺术革命>
表现主义不仅不在意理想化的美,甚至在主观上排斥这种审美主题。当我们将感情投注于某项事物之上的时候,自然地这种感情也会影响这类事物对我们的印象。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尖叫》中,所有线条都趋向于版画上唯一的中心 —— 那个高声呼喊的头部。看起来仿佛全部景色都分担着尖叫的痛苦和刺激,这并非艺术家的客观所见,而是通过对画面进行夸张与二次加工来传递艺术家的情感。
表现主义者对于人类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深有所感,古典大师和谐完美的作品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的虚假与伪善,是对我们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的逃避。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的这幅作品表现了西西里纺织工人失业和反抗的苦难生活。画面之中孩子奄奄一息的场面更加增加了画面的沉痛感和绝望感。
如果说米勒的《拾穗者》着重表现平凡的劳动者的尊严,那么珂勒惠支的作品则呈现了劳动者的绝望和对革命的迫切期待。1906年德国桥社(Die Brucke)成立标志着德国艺术革命的高潮,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的作品《先知》有着招贴画一样简洁有力的风格,一切不必要的装饰都被省略,而预言者的出神凝视则极具表现力。
恩斯特.巴拉禾(Ernst Barlach) 的作品《“请赐怜悯”》中乞妇衰老而瘦骨嶙峋的双手的简单姿势蕴含着极其强烈的表现力,被简化的头部形状更能激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用传统的标准来衡量这类作品,就如同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原始雕刻一样毫无意义。
奥斯卡.科柯施卡(Oskar Kokoschka) 的这幅作品中两个正在玩耍的孩子逼真可信,但是其人物形象却远远不是经典作品中默认的那种孩童式的天真漂亮、可爱与心满意足。艺术家仿佛在以一种极大的同情和怜悯观察孩童,抓住了他们的向往和梦想,也包括笨拙的动作和发育不均衡的身体。
总体来说,表现主义旨在通过色彩和线条的选择去表现感情,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可以割舍甚至最大程度上抛弃空间透视和正确的素描。于是值得问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抛开一切题材的桎梏,仅仅依靠色调和形状的效果就最大程度上传递感情,这是否会引导我们发现一种更纯粹的艺术形式?
伟大的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迈出了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强调纯色的心理效果,强调鲜红颜色如何像号声一样使我们动心,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通过色彩与形状来进行。这种信念奠定了色彩音乐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作品,开创了后世的“抽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