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作品「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时间:2023-01-18 14:13:08 来源:六一爸爸爱读书

大家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作品「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644年,暮春的北京城在经历了一夜血腥的屠杀后,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崇祯帝自缢在景山上。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声威正盛,亲率大军于山海关迎战大清多尔衮。结局大家都知道,吴三桂临阵倒戈,五月一日,清军进占京师。多尔衮奏请六岁的清顺治帝迁都京师。同年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京师,"定鼎燕京"。清王朝入主中原,成为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公元1636年~1911年)。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皇权统治的顶峰

就在清军入关的同一年,遥远的英国北约克郡马斯顿荒原上,一位名叫克伦威尔的军官,率领同样是由手工工人、农民、学徒组成的军队,迎战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军队。这场名叫马斯顿荒原战役的战争,成为了英国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的转折,并最终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从此,英国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制。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为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东、西方延续至今的差异,或许在近四百年前的一些事件中,可一窥其端倪,而这,更说明了历史的吊诡之处。

克伦威尔 英国民主议会制的奠基人

【17世纪的世界,17世纪的中国】

当17世纪的中国还停留在封建王朝之间的征战与更迭时,在世界的另一端,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大航海的成果显现,1607年,英国开始在北美洲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直接催生出了两百多年后世界的霸主--美国。数学领域中微积分和几何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繁荣。经济领域,生产力的快速解放促使生产关系不断变革,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欧洲传统封建势力的斗争,开始呈现出一种日趋激烈的态势。

复原的17世纪欧洲古建筑

【17世纪文学】

在文化领域,17世纪上承文艺复兴,下启启蒙运动。从文学角度讲,17世纪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向18世纪启蒙文学过渡的重要中介和桥梁。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上层建筑,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哲学等基础科学的影响。17世纪有代表性的文学潮流就包括: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整个17世纪,可以说是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王朝对抗的世纪。在革命期间,就诞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代表人物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代表作有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这些取材于《圣经》里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曲折与艰难;另一方面,就是讴歌和赞扬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英勇气概。

弥尔顿在口述《力士参孙》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首先被用来形容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和雕琢的建筑,这种称呼后来被移用到文学创作上,是指这类作品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词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最具代表性的有意大利的“马里诺诗派”、西班牙的“贡哥拉诗派”。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成就主要在法国。古典主义不仅是法国文学的主流,同时还持续影响欧洲文坛达200年之久。后来演变为文学发展的障碍。

古典主义多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创作的素材与标准。

古典主义因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它的产生与哲学中的唯理主义关系密切。笛卡尔开创了唯理主义哲学,在方法论上,他认为科学认识必须符合“明白与确切”的标准,把这一方法论运用到美学上,就是应该设置一些严格、稳定的规则,使艺术体现理性的标准。因此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理性原则,作品多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选取素材,突出体现规范、严整、简练、明晰的特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创作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故事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特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

曹禺 剧作《雷雨》就将戏剧中的“三一律”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莫里哀、高乃依和拉辛。

◆高乃依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代表作《熙德》。《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作品,也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作。

◆拉辛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他严格按照“三一律”的创作法规进行创作,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走向成熟,代表作《安德洛玛克》、《费德尔》,他的戏剧结构严整,矛盾冲突集中,人物性格鲜明。

◆莫里哀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主张至今看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即“戏剧是为广大普通观众服务,而非专属于上层少数人;评价戏剧优劣,应该看他是否能打动观众,而不是符合规则与否;文学体裁没有高下之分;喜剧的目的在于表现当下人们的缺点”。

莫里哀 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莫里哀的代表作有《伪君子》《太太学堂》《吝啬鬼》《史嘉本的诡计》《无病呻吟》等。


《太太学堂》剧照

莫里哀的创作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而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讽者的仆人、佃户、工匠,这些人总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对方当场现形,让剥削者在观众的笑声中受到批判。

莫里哀的伟大,在于极大影响了喜剧乃至整个戏剧界的发展。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