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老舍戏剧的代表作者是「家住安源是哪个京剧里的选段」

时间:2023-01-20 13:49:02 来源:新京报

大家好,老舍戏剧的代表作者是「家住安源是哪个京剧里的选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提到老舍先生,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作品,他是一位深受民众喜爱的现代小说家和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一生创作种类极其丰富,除了小说、散文、诗歌与剧本外,还创作相声、曲艺等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其中,作为北京唯一的地方戏——北京曲剧的命名,也与老舍先生有着密切的联系。70年前,“北京曲剧”由老舍先生命名而问世,开山剧目正是他创作的《柳树井》。这个中国戏曲舞台上独一无二的剧种,以“京腔京韵、京弦京鼓”演绎“京人京事”而见长。2022年正值北京曲剧命名70周年,与京剧、昆曲相比,北京曲剧这个年轻的地方剧种,在70年前是如何诞生的?老舍先生又是如何看待北京曲剧这门艺术?

老舍回国后创作大量曲艺作品

北京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六十多年建都史,在中国历史上,元明清三朝,都将其作为首都,因此这里也是北方的戏曲中心,地方戏班都以能进京演出为荣。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皇帝八旬寿辰,四大徽班陆续开赴北京演出,史称“徽班进京”,后来演变成“京戏”,在北京生根发芽,得以发展壮大。但北京却从来没有一种像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在本土孕育出来的地方曲种。

舒乙先生曾对此做过研究,他认为,或许岔曲、八角鼓、单弦还能沾上点边,这些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诞生在乾隆年间,在征服大、小金川之后,先在满族八旗军人中流行起来,并逐渐传播到社会上。经过艺人们的揣摩,单弦的曲牌变得相当丰富,成了曲艺形式中的重头戏,在社会上很有影响,是一种雅俗共赏、很受欢迎的艺术表演形式。

据单弦八角鼓表演艺术家曹宝禄回忆,1949年8月,北平市戏曲、曲艺“讲习班”正式成立。讲习结束后,北平市成立了“北平市京剧、评剧、曲艺联合会”,曹宝禄与魏喜奎、顾荣甫等人组织了“群艺社”,在前门箭楼“大众游艺社”演唱曲艺。为了使节目丰富多彩,他们在“拆唱八角鼓”的基础上,以单弦、琴书、大鼓、京剧、评剧等唱腔演唱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探亲家》《新打灶》《四劝》等“解放新戏”,此后经戏曲理论家马少波建议,易名为“曲艺剧”。“曲艺剧”的音乐和唱腔以演员各自熟悉的曲种曲调为主,评剧、单弦、大鼓混用,唱腔杂乱。也是在这一时期,1949年10月,老舍先生从美国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老舍先生回到北京后,当时住在北京饭店,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气象激励着他奋笔疾书,写出大批歌颂新中国、新社会的作品。他创作的第一批作品并非自己所擅长的小说,而是大量曲艺作品,如太平歌词、大鼓、单弦、相声等,也做过许多次讲演,题目几乎全是有关大众文艺创作。老舍认为,当时社会上文盲居多,要鼓动群众,发动群众,建设新社会,最方便的艺术形式便是曲艺,排在曲艺之后的就应该是话剧和戏剧,它们都可以面对不识字的观众,直截了当,立竿见影,马上收到宣传效果。

创作曲剧剧本,为剧种定名

北京曲剧《龙须沟》是北京市曲剧团经典剧目之一。

1950年的夏天,老舍开始写话剧剧本,四幕话剧剧本《方珍珠》给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三幕话剧剧本《龙须沟》给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颁布,在第二年秋冬之际,老舍开始创作剧本《柳树井》。三部作品中,话剧《龙须沟》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富于生活气息,老舍被授予了“人民艺术家”称号。

当时刚刚回到故土的老舍,常常前往前门箭楼上的“大众游艺社”观看“群艺社”的曲艺表演,见台上演员,谁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谁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而且曲艺节目中还掺杂着评戏和京戏,在台下看戏的老舍,脑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改善分散和无序的表演状态。不久,大众游艺社的演出地点搬离古建筑前门箭楼,进驻西单“进康剧场”,老舍依旧来看表演,每来必然要与曹宝禄、顾荣甫、尹福来、魏喜奎等曲艺人探讨曲艺剧的特点。直到有一天,老舍将自己新创作的剧本《柳树井》带到了这些曲艺人的面前。

这部小戏仅三场,为了便于人民群众理解,情节直白,上场人员也不到十个。主角是个叫“招弟”的小媳妇,13岁被卖给王家做童养媳,而王家的儿子不幸夭亡,招弟被婆婆和大姑子折磨,险些跳了井。村长本来认为“清官不给断家常”而不肯管王家的事,但经过普法宣传,在事实面前他支持召开公审大会,惩治了虐待招弟的婆婆和大姑子,还成了《婚姻法》的宣传者,支持养女自由恋爱结婚、共同进步。而招弟则决定和邻居小伙、劳动委员结婚,一起轰轰烈烈搞生产,真正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和价值。

随着宣传婚姻法的《柳树井》诞生,老舍认为,北京是曲艺的发祥地。曲艺里数单弦牌子曲最为通俗、最能代表北京的韵味,老舍建议不如拿单弦牌子曲作基调,也就是说,用拆唱八角鼓做底子,往里面加东西,例如京韵、梅花、奉调大鼓的音乐都可以加进去。《柳树井》成功在京公演后,在老舍的建议下,“曲艺剧”中的“艺”去掉,定名为曲剧,为了突出地域特色,老舍又建议在“曲剧”前面加上“北京”二字。

当年《柳树井》的上演 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老舍曾激动地对曲剧团的演员们说,“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填补了北京没有地方剧种的历史空白。”老舍先生满怀期望地为曲剧设想未来——用北京的语言,北京的音乐素材创造中国式的民族歌剧。自此,作为北京地方戏,北京曲剧剧种正式开启了艺术建设。

移植名著多,擅演老舍作品

北京曲剧《骆驼祥子》。

老舍曾在当年撰写的《北京的曲剧》一文中,对北京曲剧进行过解释,他认为,“曲剧”是个新名字。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曲剧”。“曲剧”是用民间曲艺的各种曲牌子与腔调来表演歌剧的。有的歌剧剧本附有乐谱,有的歌剧剧本只有歌词没有乐谱。北京的曲艺人对上述的两种歌剧剧本都用自己唱惯了的牌子与腔调去表演。他们管这种剧叫作“曲剧”。

在《柳树井》里,被老舍誉为北京曲剧创始人的魏喜奎、顾荣甫等曲艺人,选用了十四个不同的曲牌子,除了因牌子格式的限制非把原词增减字数不可,其余的他们都很忠诚地按照原词歌唱,老舍认为,总的来说“曲剧”的试验基本上是成功的。舒乙曾在由其撰写的文章《老舍先生和曲剧》的结尾处,总结了北京曲剧有以下七大特点:通俗易懂,字正腔圆,非常大众化;地道京味,以普通音为语言基础,既有地域性,又有普遍性;擅表演,强过西洋歌剧;好听,曲牌种类多,既动情又震撼;民族形式强烈,是继承和发展巧妙结合的典型产物;很现代,每个剧目都是新鲜的和原创的;移植名著多,尤其是擅演老舍作品。

自从1952年老舍先生为北京市曲剧团写下第一个剧本《柳树井》,并将此剧种定名为北京曲剧之后,北京市曲剧团先后演出了十二部由老舍的小说、剧本改编而成的北京曲剧,创造了世界上同一剧团搬演同一作家剧目仅次于莎士比亚的纪录。如今已经走过了70年发展历程的北京市曲剧团,至今创作推出200余台剧目,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地方曲种,北京曲剧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也为北京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特别的历史贡献。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翟永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