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欣赏数学之美「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

时间:2023-01-20 18:13:02 来源:学思与教育

大家好,欣赏数学之美「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教育形态的数学与学术形态的数学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否具有“数学欣赏”的内涵,欣赏应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部分,语文教育旨在认识和欣赏人生的真善美;数学教育则是为了欣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的真善美。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往往把数学看成一堆定义、公式、定理及证明的堆积,数学教育就是“做题目”,几乎不谈“欣赏”二字。


数学教育缺少了“欣赏”环节,使得许多人无法喜欢数学,以至厌恶数学,远离数学。其实是数学教育忘记了有关数学最根本的三件事:一是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割断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血肉联系;二是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只讲知识不讲精神,只讲技巧不讲思想;三是数学的人文内涵,没有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不可能真正走进数学、领悟数学并热爱数学,数学教学欠缺这一“底色”,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只停留在教学这一层面上,殊不知“数学欣赏”才是数学教学背后的真正的一种东西,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这种“数学欣赏”,也就真的使“数学教学”变为“数学教育”了。


怎样欣赏数学的真善美呢?数学结论之美主要表现在形式美和内涵美两个方面 。从形式上看,数学结论简洁、有序、对称、和谐;从内涵上看,数学结论深刻、完备、统一。欣赏数学之真,震撼于数学之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的善,震撼于数学模型之深刻;欣赏数学的美,震撼于数学思维内在的和谐。欣赏这些需要数学的剖析,数学思想的揭示,数学意境的营造。如三角形,简约而不简单,特殊又一般。许多平面图形乃至立体图形的计算和应用都可以归结为三角形来解决,三角形具有许多优美的内在性质,这些性质不仅反映了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应用价值,也为认识其他多边形乃至多面体提供了依据。


事实上,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都不成问题,难的是他们能否具有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眼光,能否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创造性地运用数学,这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要做的,必须培养学生的东西,这也是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形成的一种体现。钱学森先生在人类知识分类时,认为“数学”应与“哲学”并列,如我国古老的《易经》堪称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由《易经》引出的幻方,优美而神秘,潜藏着无尽的数学奥秘。如果说哲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规律”上的概括,那么说数学就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数量”上的概括。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科学,它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变化中不变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寻找这种规律的方法,通过再现一些数学问题的缘起、产生、发展、争端,直至最终解决的各个历程,了解数学家是如何提问、如何思考、关注什么、意义何在------,这样的教育才是数学教育的一种本色。数学关注万物共性与本质,数学教育要深挖数学的美、理、奇、妙、智、趣、用,如果将其中的道理悟透,我们的数学教学必将上升一个档次。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