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亚洲数字艺术展2021「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观后感」

时间:2023-01-21 14:45:03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大家好,亚洲数字艺术展2021「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观后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的数字艺术作品以AR、VR、生态艺术、人工智能、科技装置、CG技术等数字艺术手段作为媒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及观众进行一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交流”。

亚洲数字艺术展自201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此次展览以“地球太空船”为主题,围绕地球生态探索展开数字艺术的想象,吸引了来自中国、希腊、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及艺术团队的近千件作品参与展前遴选。

此次展览由四个主题展厅组成,分别为宇宙太空、地球生态、社会科学和智能装置。参展的艺术作品共计40余件,分别来自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80余位艺术家。他们将生态艺术与数字融合,用数字科技引发观众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深刻思考的同时,也带给观众脑洞大开的科技与艺术的幻想。

我们在现场与策展人邱志杰老师以及两位参展艺术家聊了聊这次亚洲艺术展的亮点所在。

对话邱志杰:

“社会性艺术要科技化,科技艺术要社会化”

Q 如何确定今年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的主题——“地球太空船”?

A 实际上,我们在考虑每年的亚洲数字艺术展主题时,都会考虑两个要素:一个是此刻的世界性的问题。例如在2020年爆发疫情,全球化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当年的展览则以“世界处理器”为主题,以“亚洲话语”为语境,用数字科技手段诠释文明,并回应了疫情、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等社会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最新的思考。到了2021年,疫情还没结束,我们使用了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标题叫做“安全屋”,大家都可以理解这个标题。

我认为,数字艺术不仅仅是出现在屏幕上的动态电子影像,它其实是渗透在城市的方方面面,例如,红路灯的时间长短是经过城市大脑的计算、身边随便的一个水瓶的设计也是经过数字技术的处理等等。

我和陈抱阳(本次展览另一位策展人)一直在讨论社会性的艺术,我们觉得它应该是利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提出“社会性艺术要科技化,科技艺术要社会化”。其对接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生态”。前三年,大家对病毒、人类安全的思考开始扩展到人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关系。所以,今年,大家会大范围去谈及气候变化,例如,今年夏天的“热”被大家广泛提及,这都成为我们在思考科技艺术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板块。

面对生态,我们自然想到生态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的“地球太空船”理论,包括第二生物圈之类的实验等。整个生态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封闭系统,在确保能量物质在一个系统有效循环,来确保我们的生存。“地球太空船”理论暗含的可持续性,也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上的人类需要一起维持这样的环境。

这是整个策展思路的源起。

Q 根据近两年全球征集投稿人数和数量越来越多,今年作品征集是不是也为2022数字艺术展注入新的一些想法?

A 我们从去年开始,启用征集展品的模式,这给我带来很多惊喜。我们在2021年征集了400件作品,我们选择了三十多件进行展出,今年就扩展到征集了700件作品,从中选择了不到50件作品。投稿的作品也没有局限在国内、华人艺术家,会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国外艺术家来投稿,这很有趣。征集方式明显比我们传统的邀约策展好,让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和新的作品。

Q 您觉得今年作品有哪几件让您印象特别深刻,将会打开目前数字艺术家的创作思路?

A 我一直期待出现尽可能多的非屏幕作品,当然此刻我们的展厅中还是有很多投影、电视机、A眼镜、VR头盔等。但我喜欢的好作品还是很多的。例如:李强与马硕藜合作的这件《游牧弃能收集计划》,这其实是一个被浪费的能源重新利用,他们把这个事情延展到哈萨克族游牧人民的身上,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件作品。

再比如,有一部集中探讨医学的影像学的作品,就是通过赋予妹妹数字生命,去激活她的心脏。看似科技感的作品最后回归到了一个很人文的思想,我很欣赏这件作品。还有通过声音的传导,来重新调整人们的心理距离,去探讨人与人的距离与谈论的私密程度,这也很有意思。在“宇宙太空”那个展厅,有一件《轨道制考古》提出的外太空人类的科幻复兴时代,让人们陷入意识形态的分裂感。当然,整个展厅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作品等着大家去发现。

Q 您是怎么看待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发展趋势?对数字艺术展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展望?

A 今年的亚洲数字艺术展,从参展艺术家的角度呈现出两个特别鲜明的特点:一是团队特别多,从两人一组到十人一组都有。而且,有很多长期的组合,其中就是有科学背景的人与艺术背景的人进行合作,这个合作模式是我们一直想要去推广的,目前看来已经正在发生了。这种硬核科学家与爱科技艺术家之间的合作,终于大面积发生了,这是我最想要看到的趋势。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科学,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我不喜欢说艺术与科技,我更喜欢科技艺术。其实,艺术家使用的方法与科学家的方法差别没有那么大,艺术家也在做科学研究,科学家也都为了理解这个世界去畅想。这些事情本来都是平滑过渡的,所以,我最期待的就是今天发生的这样的合作模式,让我十分开心。

彭家园:

一只徘徊的大象

彭家园

⻘年艺术家、策展人

1999生于黑⻰江大庆,202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我们的大象穿过原野与沼泽》

Our elephants cross the wilderness and swamps

彭家园Jiayuan Peng

作品类型:虚拟作品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年代:2022

作品介绍:这件作品由两部分构成,在投影的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大象的周围会随着它的移动出现植被,它离开后植被会消失。作者想去表现一种信息茧房,它只能感受到我们需要它去感受的。Ipad这一部分是一个AR程序,我们可以把它拿下来在展厅中寻找大象,程序里的手电筒指向大象的位置,以为观众找到它

彭家园自述:

本次我参展的这件作品叫做《我们的大象穿过原野与沼泽》,目前我们看到的这版作品已经是第三版了。这件作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首先,投影的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只大象在一个空间中移动,随着它的移动,大象周围会出现植被,它离开后植被会消失。大象只能感受到我们所赋予它的雨林环境,这也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热带雨林。

实际上,借由这件作品,我想去表现一种“信息茧房”(“信息茧房”通常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的概念。就是说,大象只能感受到我们需要它去感受的。当我们在进行自然研究探索时,每个时代的人们似乎都认为自己对自然充分地了解。但“自然善于隐藏”,我们很难探测到其真实本来的面目。

第二部分是Ipad里面的这一部分,它是一个AR程序,我们可以把它取下来放在手中,在展厅中去寻找大象,程序里的手电筒指向大象的位置,指引观众找到它。当你找到这只大象的时候,会发现它一直在这个展厅中徘徊。

其实,作品呼应本次展览的主题“地球太空船”也是如此,人类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自然规则了,但实际上,我们也是处于信息茧房中,只能感受到自然想要我们感受到的。

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亚洲数字艺术展,就我个人而言,作品肯定比两年前稍微成熟了一些。而且,我感觉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在做数字艺术。

我的本科专业就是科技艺术,实际上,艺术史的推动与科技不断地发展进步是连在一起的,而且艺术家都是很敏锐的,大家都会积极去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去做新的创作。当然,创作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技术壁垒,所以,我也在积极去研究新技术。可能会有一些科技艺术家认为自己可以完全不懂技术,只需要提出想法或者概念去找懂得技术的人实施,但实际上这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我感觉,艺术家也需要积极拥抱新科技,才能利用其成为我们的创作动力。

谌汐雨晓&于玮萍:

脑电波传递的亲密关系

作品名:非接触亲密关系

作品类型:交互装置

材料:脑电波传感器、百叶窗、气囊、控制电路

作品介绍: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被不断拉远,我们对现场的、面对面地交流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非接触式的亲密关系不仅是人们重回线下的适应期的一种产物,也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脑电波传感器将分析佩戴者意识的沉浸程度,与按摩椅和百叶窗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让思绪触及身体、诉诸感官。身体的接触是暧昧且私密的,而通过脑电波间接地触碰身体,则会构建一种新的亲密而又遥远的关系,如同去水中捞月却又满载而归。

谌汐雨晓自述:

我是这个作品的其中一个艺术家,这件作品的另外一个艺术家叫做于玮萍,她今天没办法到现场。所以,我来做代表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件作品。我们这次的参展作品叫做《非接触亲密关系》,它是一个交互装置,依靠脑电波传感器去进行交互的一个作品。这件作品是需要两个观众同时去参与其中的。

这件作品的参与方式就是,一位观众带上传感器接受情绪检测,也就是检测他的脑电波。另外一边的观众可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他们中间隔着一个百叶窗。当带有传感器的观众专注地想要看见对面的那个人的时候,这个脑电波就能被检测到,原本关上的百叶窗就会打开。与此同时,对面坐在沙发上的人底下的按摩椅也会被启动。

通过这件作品,我们试图去讨论肢体接触以外的交流方式。不论是按摩感受,还是视线交互,这都是一个感觉很亲密的事情。我们想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去构建一种新的交流的形态。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邱老师说过一句话,在后疫情时代,艺术需要承担构建新的交流形式的作用。很明显,我们大量的交流的活动都被疫情给冲散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去问“艺术何为?”其实,在今天,艺术确实可以通过某种手段进入到社会层面,进行一定的创新式的恢复作用,这也是我们创作这个作品的一个出发点。

我可以想象,如果现场一对陌生人来体验这个作品,他们本来互不认识,也没有说过话,也不可能有肢体的接触。但是通过这个作品,他们能间接地完成一种连接,他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交流。

其实,我也是刚刚开始接触这种传感器等科技产品,这也确实是我们比较早期的尝试。我觉得,这也是作为一名创作者的乐趣所在,就是像做数学题一样,不断去解决一个个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很有获得感的。

科学技术一直是跟艺术紧密相关的,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这种技术给我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或是作为新工具,把自己的想法实现。

文 王雅静

编辑 TsaoYu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赵梦:主唱的决心

话剧演员闫楠:天真的“狂人”

赵佳丽:不定义美丽 不定义青春

金博洋:一直想要战胜挑战

王诗玥&柳鑫宇:感谢你的坚强和陪伴

武大靖:英雄集体成就了我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元宇宙: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 2022年9月22日 李鸿其 」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