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核舟记匠人精神「从《口技》《核舟记》学习工匠精神」

时间:2023-01-23 08:53:03 来源:梦精灵在太原

大家好,核舟记匠人精神「从《口技》《核舟记》学习工匠精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 / 梦精灵2019

图 / 网络


光阴游走在工匠手下,雕琢成岁月深情!工匠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勇敢,更坚忍,所以学习工匠也是学做人的艺术 --兹心 @梦精灵2019



《口技》和《核舟记》是出自张潮笔记小说《虞初新志》的两则文言文,两篇在结构组织和内容表达的艺术技巧上都有着相通之处,无不体现着中国的工匠精神。

《口技》以五个段落介绍了这次口技表演,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先给听众介绍口技表演者,第二至四段重点在描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最后一部分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与开头紧紧呼应。

口技的表演,从技巧上,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接着表现一家人由醒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最后描述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核舟记》所描写的是核桃微雕,微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西周就出现了,到了清代,微雕艺人高手如云。据说微雕的刀尖是比绣花针还细的刻刀。微雕艺术要求从业者必须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绘画功底和以指感,腕力自如地把握刻刀的能力。而雕刻师雕刻作品时,必须做到屏息静气,专心一致,使刀到之处,粗细、深浅得当,阴阳向背分明。

这两则文章都有一个共同主题,赞叹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对细节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并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他们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民间文化。

有人说,你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你可以活出人生的广度和宽度。比起广度和宽度,一个人更应该活出生命的深度。如何活出生命的深度,去追求更好的人生呢?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工匠精神,不断地磨砺心性,对人、对事、对物都有不放弃的精神,争取把生命过得熠熠生辉。


1. 《口技》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勤学苦练


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模拟的声音相当复杂

"遥闻"乃是声之远,"其夫呓语"乃是声之近;"大啼"是声之大,"妇拍而呜之"是声之小;"深巷中犬吠"是声在屋外,"一时齐发"是声在屋内;"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是声之一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是声之百千……

第二:道具非常简单

文章以"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开头,以"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反复强调道具的简单,而听众丰富多彩的感受则来自于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第三:听众反应强烈

文中有三个地方描述听众的反应:

① 表演者在表演一家四口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后,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此时的听众已经进入到了表演者所营造的情境当中。

② 表演一家四口又进入梦乡的场景后,听众"意少舒,稍稍正坐",说明他们的心态随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已融入表演的情境之中而难以自持。

③ 火灾表演时,"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表演者功力深厚,表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听众已经完全陷入表演者营造的生活情境之中而不能自拔。

就是这娴熟高超的口技技巧,给听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听觉享受和极佳的画面感。口技多年来一直在传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的第四代传人的方浩然,不断地在传承中创新,他曾经三个月苦练"乌鸦叫",而他的口技远不止是"学动物"。口技表演看似华丽,学起来完全是另一码事。他在《奇葩说》节目里教大家用"吸气发声法"发"一"的音。

口技的每一个声音模仿,都是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慢慢研磨。方浩然当初学乌鸦叫,怎么练习都找不到技巧点,他说,

这个东西也不是老师教了你,马上就能模仿了,必须得自己去控制口腔里平时用不太到的某块肌肉。

这种"控制",远不止是能让肌肉活动那么简单。对于口技表演来说,某块口腔肌肉的拉伸力度、震动频率,相差一丝一毫,发出的声音都会有巨大差别。

这时的方浩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以假乱真"。

他不断地收集各种各样乌鸦的叫声,同时录下自己练习时的发声,不断摸索比较,寻找最贴切的发声方式。反复练习三个月后,才终于发出了完美的"乌鸦叫声"。

就这样方浩然从当初仅凭一点兴趣、自己业余模仿,到19岁师从牛玉亮师父正式学艺,再到能够自己登台养活自己,花费了五年多的时间。

我们在方浩然身上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那就是精益求精、敬业。

2. 《核舟记》所体现的匠人精神:精益、专注


《核舟记》表现的是一个微雕工匠王叔远在核桃上雕刻出五个人,八扇窗,三十四个字以及各种船上用品的优秀工艺。作品取材精妙,用了一个八分大的核桃,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我们在作者的精心带领下,眼前仿佛浮现了这巧夺天工的珍宝,除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值得我们惊叹外,雕刻者的细心和耐心也是值得赞叹的。

《核舟记》体现的就是工匠精神,如果雕刻者有一丝的马虎,也许我们今天就不能领略到这"只应天上有,不应凡间现"的珍宝,雕刻家对待每一件事情都是极其认真的,认真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

对于雕刻家来说,耐心和细心均是必不可少的,一串念珠都雕刻得历历可数,除了看出雕工细致之外,更能体现出雕刻者的耐心。雕刻品不是一下两下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无数次的雕刻,面对这些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又怎么能完成呢?

首先,八分大小的核桃,雕刻上五个人,八扇窗,篷,楫,炉,壶,三十四个题字应有尽有,这么多内容,技巧之高,不需多说,自然心中有数。

其次,对人物的刻画形神具备,峨冠而多髯的苏东坡,袒胸露乳的佛印,苏东坡,黄鲁直的"共阅""各微侧",通过这些形体的刻画,人物就似水灵灵站在眼前。

最后,船头后仅二分上面居然有三个小人,太神奇了。核舟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仆人驾着舟,东坡先生与他的两个朋友同游赤壁,黄庭坚与苏东坡各执手卷,相互指点侃谈。人物均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置身于广阔天际间,胸襟顿开,浩瀚江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在王叔远身上,看到的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他精益,专注。

微雕艺术在民间传承难,学的多,坚持下来的少,工匠精神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东西。裸眼微雕是塔尖艺术,也是一种绝活,创作要求极高极艰苦,需要一生的努力 。

3. 中国匠人精神的代表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是做哪一行,只要做的做的好,做的精,就一定能够成功。


中国匠人精神的传承代表王震华,60岁时,做了一个年轻的梦。从此之后,他历时五年,不用一颗钉子,不用一管胶水,经历十多万步骤,共7108个零件,其中最小的零件只有两毫米,用全榫卯结构复刻了天坛祈年殿。

2006年王震华凭着第四版祈年殿一举摘得"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金奖",市场估价数千万元,10多万道工序,20000多个小时的孤独,死磕60000公里披星戴月的往返,这是普通工人王震华不可思议的非常人的五年。

家人说他“不疯魔不成活”,这座微缩的祈年殿模型堪称完美,窗上有雕花窗户可开合,一个不到指甲盖大小的门,分秒之中就能拆成八个小的零部件。

现实生活中,像王震华这样的人,依然很多。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工匠精神,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一件件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这对工匠来说,是极大的享受和乐趣。

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震撼人心的工匠精神。


在2017年12月9日的上海Comicup21展会现场,梦间集展台展出当代的书画、雕刻艺术家的大作,那可真是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与展台整体国风文化的氛围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仿佛真的穿越于游戏中的画境一般。

目前,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观众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工匠精神就是一把金钥匙。如果不是靠工匠精神,绝对无法让中国传统民间文艺传承下去。

要培养工匠精神,必须淡泊名利、定心定力、耐住寂寞、从不知足、追求卓越、自强毅力……同时喜欢和享受创作过程的快乐。

要想成为艺术大师,非得三五十年磨练不可,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弘扬工匠精神是为了推动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要耐心专注,不断否定自己,才能超越自我。

一生想要做成一件事,就得摈弃浮躁、抛弃杂念,拒绝,静心用心,专业敬业,把技术做成艺术,把创作过程中的挫折、痛苦、困难、寂寞当作一种最美妙的艺术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支持。发扬工匠精神,需要依赖社会这部强大机器运转。工匠精神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一定要把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专注耐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此重塑并强化工匠精神,才能使得工匠精神不断延续,传统文化才能深深扎根于沃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