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大家好,乾隆年间鼻烟壶「清代雕瓷鼻烟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鼻烟是一种以鼻子吸食烟草制品。鼻烟并非诞生在我国的产品,在我国的历史并不久远,它从国外传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在明朝晚期。
(青花、釉里红、粉彩、墨地鼻烟壶·清)
根据《勇庐闲洁》之中记载,鼻烟刚刚传入中国之时还不甚流行,用来盛放鼻烟的盒子或者瓶子都不是为鼻烟而特别制作的,大部分是那家中闲置的瓷质药瓶来盛放。随即鼻烟的流行一发不可收拾,为更好盛放鼻烟,中国的手工艺者从实用性和美观性着手,将原始的鼻烟盒或者鼻烟瓶改良成了鼻烟壶。此后,上至贵族下至市井文人,都以互赠鼻烟壶为风雅之举。
康熙年间,有学者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说:"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者云 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以玻璃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 一,颜色亦具红、紫、黄、白、黑、绿诸色。"可见当时在民间,已经有专门制作盛放鼻烟的玻璃瓶,但并没有直接命名为鼻烟壶。史料之中正式将"鼻烟壶"这个名称记录下来的是在清宫的内府档案之中:"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初五日……上赐嘉乐鼻烟壶一个。"
鼻烟壶的流行也促使民间的艺术家们创新形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陶瓷、铜、玉石、玛瑙、琉璃等等,加上雕刻、镶嵌、内画等多种创作方法,让这小小的鼻烟壶成为了当时民间工艺的集大成者,中国也自然成为"鼻烟壶之乡"。
鼻烟壶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朝艺术品的代表,而鼻烟壶的鼎盛时期,当属经济、文化作为发达的康乾盛世。同样,我国的瓷器艺术,也在这段时期达到顶峰。清三代的瓷质鼻烟壶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瓷器类别,可谓是微型的瓷器展览。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康、雍、乾三代磁鼻烟壶风格的发展和对比。
康熙朝鼻烟壶:典雅古朴,意境之美虽然鼻烟壶出现在明末清初,但到了康熙年间才正是进入发展阶段,人们所用的鼻烟壶大多产自于民窑。在这个时期,鼻烟壶大多形状简洁,纹样朴素高雅,讲究意境之美。
青花瓷鼻烟壶成为民众普遍喜爱的鼻烟壶品种之一,这时候的青花采用的是国产的青料,绘制文人画时注重颜色的深浅过渡,有勾勒也有渲染。釉里红色泽富有质感,红色鲜艳醇厚,说明当时的高温铜红釉烧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康熙朝稳定的瓷器烧制技术也为后来的瓷鼻烟壶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现存的康熙朝鼻烟壶文物之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鼻烟壶形状比较固定,一般来说都是圆柱形的,唇口比较小,少量会配有珊瑚盖子。瓶体上绘制的纹饰除了常见的山水文人画,还有缠枝莲花、缠枝菊花等花卉图案。
雍正朝鼻烟壶:皇帝钟爱,推陈出新雍正朝传世的鼻烟壶作品不多,除了继承了康熙朝鼻烟壶的制作技艺和形式,在壶型上也多有创新,出现了圆形、四方形和扁圆形的鼻烟壶。大小也不再像康熙朝一般基本一致,雍正朝的鼻烟壶有大有小,除了依旧广受欢迎的青花瓷之外,匠人们也开始尝试制造珐琅彩和玻璃的鼻烟壶。
(画珐琅竹枝纹竹节鼻烟壶·雍正)
雍正帝极喜欢鼻烟壶,《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记载着,在雍正元年,雍正将造办处交由最信任的兄弟允祥管理。允祥一日将一枚红玻璃烧珐琅油娄式鼻烟壶呈给雍正,雍正十分高兴。雍正三年,雍正得到一只葡萄色八角玻璃鼻烟壶,下令造办处按照这个式样,每种颜色烧制一个。
(画珐琅牡丹纹鼻烟壶)
因为皇帝的喜好,宫内鼻烟壶制作技艺也是推陈出新。雍正不但自己留着鼻烟壶用,还将这些工艺品赐给心腹大臣,例如给浙江巡抚李馥、福建巡抚黄国材等等。雍正对于制作鼻烟壶的优秀工匠和画师也是十分青睐,多有赏赐。在皇宫之中,鼻烟壶已然成为一件流行的工艺品,
乾隆朝鼻烟壶:华丽浓艳,工艺精湛清代鼻烟壶的巅峰时期在乾隆朝,工艺美术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乾隆朝的经济水平和文化艺术氛围。乾隆朝的鼻烟壶质优量大,如今传世的佳作也非常多。
乾隆朝的鼻烟壶作品和前朝风格大相径庭,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乾隆时期的鼻烟壶以扁圆形为主,另外也有四方形、瓶形和圆形等等形状。同时工匠们开始寻觅更加趣味生动的表现形式,所以也出现了葫芦形、荷包形和花瓣形的鼻烟壶。相比于康熙朝和雍正朝,乾隆朝的鼻烟壶已经少见青花瓷和釉里红,而是大量采用粉彩,颜色鲜艳,华丽雍容。
在绘画主题之上,乾隆朝的鼻烟壶的图案讲究繁复和华丽,符合乾隆的审美趣味。图案从追求意境的文人画向具有富贵、吉祥寓意的花果、人物、动物纹样发展。在绘制图样的时候,画师们也开始借鉴西洋的透视法,所制作出来的鼻烟壶别有生趣,可谓是极大的创新。
(粉彩《西厢记》故事鼻烟壶)
乾隆帝对于鼻烟壶的执着较雍正帝有过之而不及,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在位时,曾多次下旨,对景德镇镇督陶官提出烧制鼻烟壶的意见。乾隆皇帝是一位十分具有艺术造诣的帝王,他对工艺品的研究向来是深刻透彻,对官制鼻烟壶的意见细致到鼻烟壶的尺寸、花纹、形状和颜色。因为乾隆皇帝的重视,督造处自然不敢懈怠,不惜成本网罗民间名匠,所以这段时期的鼻烟壶作品才能达到最高的的水平。
结语因为鼻烟壶的小巧玲珑,既具备实用性,又可以佩戴在身上,起到装饰效果,所以在造型设计之时就已是包罗万象,在康乾鼎盛时期出现了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的形态。加上清三代帝王无一例外地对瓷器的偏好和对艺术美感的追求,使得小小的鼻烟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纵观鼻烟壶在我国发展的三百年,即便今日鼻烟几乎已经没有了市场,但是作为鼻烟的附属品——鼻烟壶,以方寸之间的精彩展现匠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也在默默述说着清朝优秀艺术文化发展的进程。
参考资料陈韬——《鉴识鼻烟壶》,福建美术出版社
曾文德——《漫谈鼻烟壶》,南方文物
赵丽红——《清代鼻烟壶的时代特点及署款形式》
张荣,张建——《掌中珍玩鼻烟壶》,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