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伊朗绘画艺术作品「史诗油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像我不在身边的这几天,我觉得她走了,所以我想要再温暖一颗心……她真的走了,但我偶尔能在这里听到鸟儿的声音。”
伊朗素有“诗国”之称,很多优美的故事以诗歌的形式传递着美的享受。当画者将诗中之意以清丽的色彩描绘出来,你便会发现,诗句中的美不仅仅在于动人心弦的语言结构,更在于色彩赋予的别样魅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时髦的流行艺人往往比艺术家有着更高的知名度。当一个人在成长中懂得发现与挖掘生活之美时,便会爱上那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诗歌,就是这样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承载着一国语言文字的精髓,富有独特且浓厚的文化内涵,并随着时代的更迭历久弥新。
在伊朗,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盛行于公元前9世纪。达里波斯语兴起后,伊朗用波斯语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逐渐形成了一种说唱文学形式,继而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
伊朗诗歌主要分为“颂体诗、抒情诗、叙事诗、短诗”等,主要借鉴了阿拉伯诗歌的形式与结构,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和声调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其中“抒情诗”在发展形式和内容上较为完善,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题材,其中哈菲兹是伊朗抒情诗人的代表。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当用色彩描绘一种语言形式时,观者所能感受到的事物与情感往往比单一的文字表达要更加丰富多彩。诗人与画者只不过是在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着同一种情景与情愫,他们从外在之物创造出不同的内向性表达,继而陶醉其中,体会着周遭世界的阴晴冷暖。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一个国家的艺术史是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但在艺术家眼中,这些过往的岁月不仅仅是一段辉煌的过去,更是创作灵感的发源地。
伊朗历史上有三个辉煌时期,分别是古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和萨非王朝。其中,萨非王朝在阿巴斯一世统治期间,其国势达于鼎盛时期,并将都城迁于伊斯法罕。同时,在这一时期内,伊朗在绘画、诗歌、纺织等艺术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辉煌的成就。
萨菲王朝在征战中接触到西方文明,伊朗的艺术形式也因此受到意大利等国家的影响,使得其传统绘画在不断地接纳与融合中逐渐向着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发展。在新兴的艺术领域中,伊斯法罕时期的作品过分追求人物的优雅气质,笔力柔弱,人物造型呈现出“媚而无骨”之态,故有“波斯的样式主义”之称。这种绘画风格,以其柔弱清雅之姿延续至今。
来自伊朗的希玛·扎雷伊(Shima Zareii)称自己是一位精力充沛的插画家和油漆工。她擅长绘制高质量的壁画和布景设计,也在报纸、广告等印刷和制作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希玛也是一位儿童书籍插画师,她曾与巫毒百合出版社、阿拉姆山出版社、儿童和青少年智力发展研究所等机构合作,为其创作了许多色彩绚丽的儿童书籍插画。希玛总说:“我喜欢学习所有与艺术相关的技能,当然,我也是个富有创造力的手工作业者”。
希玛喜欢在画布上用油彩、丙烯酸、木炭等颜料绘制插图。从构图上看,她的作品受到了伊朗微型绘画的影响,利用堆叠的视角与丰富的细节描绘着民间流传的故事。她对于场景的规划丝丝入扣,笔墨没有丝毫的多余之处,对画面氛围把握可谓是入木三分,很善于利用明暗和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渲染出一种飘游之态。
希玛与许多伊朗诗人合作过,为他们的故事添加了丰富的奇幻色彩。其画面语言随意自由,伴着诗意的文本一同体会,更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意境。希玛的作品,无论复杂还是简洁,都像是用画面书写的一首首动人诗篇:生命是一个装满时钟的大篷车、一个拥有无尽道路的目的地;而生活像是一辆火车,穿越黑暗和光明,在靠近上帝的地方飞驰着。
希玛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伊斯法罕时期的风格与特点,柔弱的笔触,媚而无骨的人物形象,清爽优雅的色彩搭配,诠释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伊朗故事:我在衣柜后面是一个脏娃娃,当我倒下或迷路时,我的朋友会来救我,但我却无法回答她。最终她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忘了我。而我却一直等候在那里,希望她能找到我......
眼缘艺志 第563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撰写:眼缘艺志
如需转载请先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