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艺术创造力」

时间:2023-01-27 10:37:02 来源:文旅中国头条号

大家好,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艺术创造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刚刚过去的3月,实验艺术因为多地举办相关展览和研讨活动而备受关注。3月26日,“艺术×设计×心理”跨学科实验艺术项目——第二回展“低垂之眼”在四川大学美术馆以研讨会的形式开幕。3月15日,5年举办一届的“新青年——第四届实验艺术文献展”于江西景德镇开幕。从这两个活动可以深刻感受到实验艺术在国内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那么,作为中国美术教育现代教育系统中较为新兴的学科,实验艺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何?与传统学科相比有着哪些特点?又呈现出了哪些发展态势?

▲ 转身跳入池塘说爱你七个现场(综合材料) “转塘爱你”行动小组

1

实验艺术整体发展如何

“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暨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是对我国近5年来实验艺术领域教学、科研、创作及学生发展成果的系统呈现。

早在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就正式发起并主办了“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在2011年第二届文献展举办之际,又同步召开“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经过10余年的发展,文献展和教育大会成为了全面检阅我国实验艺术教学质量和科研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是系统展现中国学院实验艺术面貌的重要窗口,更是探索实验艺术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集结点。

据悉,本届展览除了系统呈现全国108位青年艺术家生存与创作现状的文献展以外,“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和“十八案——中国实验艺术教育课程展”,以及“陶溪川公开课”和艺术家驻地计划也在同步进行,从生态观察、学科建设、体制发展以及社会美育实践等角度共同探讨实验艺术这一学科与今日社会的密切联系。

从人员构成来看,据统计,参展艺术家几乎全部来自开设有实验艺术专业的国内各大美院,其中27.7%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2.2%来自中国美术学院,11.1%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则各大致占比7%,此外还有四川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以及国外艺术院校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加州艺术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等。这一数据显示,我国的艺术院校普遍开设了实验艺术类专业,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展出作品也可以看出,实验艺术教育背景的艺术家关注的内容也十分多元,如对于科技与艺术融合视野下对媒介的探索与表达、乡村振兴与在地性实践、跨学科研究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说:“展览为20年来的中国实验艺术教育交出了一份答卷,是一代‘新青年’的抽样调查。今天,他们活跃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有的投身艺术教育,延续着使命;有的探索科技,深入人类经验的前沿;有的投身乡村振兴和社区营造,更新着我们的社会纽带。”

▲ 大河之旅等(综合材料) 高扬

2

实验艺术要走向何方

实验艺术相比传统造型艺术,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学科和艺术领域。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孙磊被称为山东实验艺术的领头人,在他看来,实验艺术是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一个概念,简单说就是学院中的当代艺术。“当然它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实验艺术’不同于‘美术学’学科中的油画、版画、雕塑等,而是一种因为艺术工作方法而确定性质的专业学科,即以有价值的主题思想作为表达前提,寻求恰如其分的艺术法式与语言载体,最终完成艺术作品面向社会与公众的物质化呈现。“孙磊说。

最早进行实验艺术教育探索的高校是中国美术学院。1994年,是全中国实验艺术教学的开端——中国美院开设了综合绘画系。2002年,天津美院创办现代艺术学院。2004年,中央美院开始筹办实验艺术系,2005年后真正开始从基础班招收学生。2010年之后,持续有新的院校开始实验艺术教学。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过程中,有的学院称实验艺术,有的称为跨媒体艺术。如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有实验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则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其下设置实验艺术系或者工作室。那么实验艺术和跨媒体艺术有何不同?在大家看来,实验艺术虽然与跨媒体艺术各有侧重,但实际上覆盖领域有很大的交叉和重叠。一般认为,跨媒体艺术属于实验艺术。

“2010年,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的时候,我跟同事们怀抱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建立一个未来媒体的知识实验室,不但包含影像、声音、表演、网络等不同形式的媒体艺术,而且涉及视觉批判、策展研究以及社会思想等各个方面。我们希望建立一所‘没有学院派的学院’,一所‘无墙的学院’。这要求学院形成内外双向打通的机制,在媒介与观念的深度融合中达到艺术能量的增值。”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现成的当代艺术家或者新媒体艺术家,而是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思想能力的艺术实践与媒体创新人才,是‘大写的’艺术家。”

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看来,尽快完备实验艺术学科体系是必要而重要的。他在《实验艺术概论》中写道:“必须有一群人专门研究艺术实验的方法论和规律,自觉地展开艺术实验,探索艺术实验的设计方法、操作方法、印证方式和评估标准以及教学规律,从而建构起我们关于艺术实验的知识体系。”他认为今天的实验艺术应该如科学工作一般,用完备的实验流程、理性的工作态度以及具有问题导向的工作方式来推动创新的艺术实践。今日实验艺术的发展需要源头活水,需要新的命题,不能躲在象牙塔里面,要与社会需求挂钩,要与科学技术挂钩。而这也正是当前实验艺术的两大发展方向。

▲ 来自陌生人的“艺术诉求”系列作品(综合材料) 索婧雅

3

实验艺术如何教

作为较为年轻的艺术学科,在20年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实验艺术教育不断在摸索中前进,在动态中调整,逐渐系统化、特色化,并且已经成为有些学院的特色学科。如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方向课程体系由两大板块构成:传统语言课程体系与物质化呈现课程体系。课程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考察与艺术语言的深入锤炼,从工作方法与思想方法的层面进入不同命题方向的深入探索研究。在传统与当代文化对冲的视野中,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整体的认识与了解,对自身特点与当代社会特点展开更具体的了解与验证。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跨媒体艺术系培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的当代艺术创意人才,注重不同媒介之间的联合共生和交叉发展。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则以“内外打通、跨界互动”为基本思路,始终强调“从媒体中发掘创意,技术中发显人文”的教育宗旨,注重当代艺术的社会性介入与当代艺术界域的延展,形成“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的教育格局。

从各个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看到,实验艺术方向的学生,比其他美术学科的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更多、更广、更杂,实验艺术教育更加强调学生自主观察和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因此,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也更加难以把握。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高世强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提防成为只输送观念的“教主”,这不仅是美术学院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更是所有教学工作从业者所要警惕的陷阱。“老师能做的只有启发他们意识到艺术创作是一种在外在世界、自我以及媒介语言三者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创作者要对外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高世强说。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姚大钧也表示:“在教学上,我们必须要面对‘他们是谁’的问题,不能完全用我们的经验。时代变化很快,我们不能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信念强加到他们身上。所以我们强调的是‘他们的媒介’‘他们的叙事’,而不是‘我们的叙事’‘我们的媒介’。”

▲ 星球日记(数字影像) 黄天

4

实验艺术可以做什么

今天,气象万千、发展迅疾的中国当代社会为实验艺术提供了特殊的、极佳的内容和灵感,使得中国实验艺术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艺术创作也逐步探索出自己的特色。

广东整体制造业和创意产业十分发达,自然环境也很独特。因此,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学生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当地的制造业、自然环境等。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万雅文的装置《妆是我》是对化妆品行业的反思,黄桂华的影像装置作品《受潮的记忆》则基于广州的季节气候而创作。广州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冯峰表示,该院的实验艺术涉及自然艺术、科技艺术和艺术商业三个领域。“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给出一个概念和答案就能解决的事情,如果说学校的整个教育处在一个变化中,我们这个专业就是在变化最尖端的那个,这就是这个专业的特性。”冯峰说。

近日,由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大学美术馆、四川大学艺术与医学健康研究中心主办的跨学科实验艺术项目——第二回展“低垂之眼”则是一次艺术、设计、心理学的融合,关注的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该校去年年底举办的“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大展”也以26件影像、互动装置、机械装置、图片摄影等作品,用实验艺术的方式讲述百年党史和时代精神,给了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深刻感受。

关注本土是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长期以来的课题,他们的“关中艺术合作社”项目,长期以来用社会学的方法开展田野调查,来理解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艺术实践。另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法层面上,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武小川介绍,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致力于构建成为一个联系学院与社会的教育共同体、学术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用自发与集体的力量去完成学科的建设。

从“新青年——第四届实验艺术文献展”中还可以发现,年轻艺术家的商业化程度正在提升,并与社会深度融合。比如,王志鸥的黑弓团队在北京冬奥会上担任视效总制作和奥林匹克主火炬设计;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陈志远专注于传统木工艺,他创办的公司“理木工坊”将传统中式家具的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新业态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也展现出青年艺术家对于自我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在今天的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实验艺术已成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新的增长点,是转化艺术教育思维的重要赋能引擎。“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与艺术创意的融合,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新型人才,增强了实验艺术的创作力量,丰富了实验艺术的创作面貌。”范迪安说。

2022年4月10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实验艺术:转化艺术教育思维的重要赋能引擎》

↓ ↓ ↓ ↓ ↓ ↓ ↓ ↓ ↓

记者:李百灵

责编:勾晓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