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看不懂当代艺术「看不懂的艺术品」

时间:2023-01-29 19:17:03 来源:黑白间设计

大家好,看不懂当代艺术「看不懂的艺术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内心紧张地站到吃一个现代艺术作品面前,

一脸懵B,

生怕别人发现我根本没有看懂它们。


凭什么一堆罐头是艺术?


凭什么几个色块能拍卖到5.4亿人民币?


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之所以没有表达,

是因为觉得自己既然不太明白,

就要保持尊重。


但评论区从来不缺乏直抒胸臆的网友:

这也算画画?

和我儿子画得差不多。


这种评论让人无语,

但也有其原因,

因为艺术似乎倾向于将自己锁在高塔,

从不轻易解释自己。


就算解释,

也总伴随着晦涩的词语和兜圈子的描述。


就好像在聊天时遇到一个高冷的人,

这时候明智的做法是保持礼貌距离,

熟练挂上笑容,

聊聊天气,称赞一句:

“你今天的衣服真好看!”


但老黑就是脸皮黑厚,

偏要试着和这位高傲的朋友聊一聊,

看看他到底是不屑交谈,

还是不敢交谈。


要理解现代艺术为什么难懂,

先要了解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

给这种感性经验的综合下定义注定是片面的。

但对它描述可以是精确的,

亚里士多德说,

艺术发源于造型的冲动和感情表达的渴望。


此后两千多年间,

大多数人都认可:

艺术是关于形式美和情感表达的。


这样说也许有点朦胧,

但只要念出典型的艺术类别:

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电影。

根据生活经验,

你就会发现它们都有形式的美感,

而且都有情感的传递。


例如古典派绘画,注重形式美。

当时的画家基本上是画命题作文,

表达的情感是甲方的情感,

但我们会说:“这是艺术。”


后印象派绘画,注重情感表达。

他们不追求对事物的精确描写,

把自己画得丑一点无所谓,

关键是要感情到位。

我们也会说:“这是艺术。”


感性线上的优秀作品,

可以称为艺术。


话说回来,

人类不是简简单单的感性生物,

我们的理性和感性始终在交织。


理性思考有两个大方向,

其一是科学,特点是分析式的描述。

其二是哲学,特点是综合式的诠释。


曾经有人问毕加索:“什么是艺术?”

毕加索的回答是:“什么不是艺术?”

我们可以说:

科学不是艺术,

哲学不是艺术。


当理性多于感性,

当色彩和形状被公式和原理取代,

我们就会说:

这不是艺术,这是科学或者哲学。


如果我们考虑得完整一点,

不仅把艺术看作形式美和情感表达,

而是把创作中的理性也加入进去,

艺术就是这样一条道路,

它的中心线是感性的,

在哲学和科学间摇摆。


可以说,

后印象派之前的绘画艺术,

基本上都在这条路上,

他们并没有偏离感性中心线太多,

直接作用于情感,

因此一看就懂。


那为什么现代艺术越来越难懂了呢?

因为天才们不会满足于重复前人的足迹,


从内部来看,

窄窄的艺术之路上已经遍布了纪念碑,

没有太多空间了。

后来的天才必须突围,

才能做出“前无古人”的工作。


从外部来看,

绘画艺术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摄影。


19世纪70年代左右摄影广泛传播,

让具象化的绘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打击,

在此之后印象派、后印象派逐渐兴盛,

点彩派、野兽派、达达派、立体派、超现实等主义跟随其后。


站在我们后人的角度看,

很难说绘画的变化没有摄影的影响,

这么多运动的目的,

是希望在具象表达之外,

将绘画重新定性为艺术。


和“要致富,先修路”思路类似的,

艺术突围大体战略就是:把路修宽。


既然以感性为中心线的艺术道路上前辈众多,

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就是:往理性去偏移。


刚才我们说过,

理性思考有两个大的方向,

科学和哲学。


科学的特点是分析式的描述,

常做的是解构性的实验。


毕加索曾说:

我在14岁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

我们来看看他在14岁的画,

确实画得很好。


后来怎么就变成些不明所以的形状了呢?

如果把科学解构性实验的思想引入过来,

再配合毕加索的画派名称——“立体派”,

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


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描绘对象,

然后将它们整合到一个画面中,

以此表现对象最准确的形象。


我来类比一个问题,

有一根试管,

俯视角度、仰视角度读数不一样,

只有整合了才是准确数值。

是不是有点科学的味道。


在他56岁的反战作品《格尔尼卡》中,

我们更能体会到立体派超越现实表现出的痛苦和厌恶。


从立体派再往下走,

有一条路叫风格派,

代表人物叫做蒙德里安。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份作品,

家里客厅挂的就是这幅画。


沿着刚才科学解构的思路,

你会发现这幅画探讨的也是明确的客观,

把眼睛得到的画面分解分解再分解,

只保留了原色、直线和节奏感,

然后试图通过排列组合,

搞懂这些绘画中的“分子”到底是怎样实现和谐搭配的。


要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

你可以去尝试一下,

既要有对色彩重量和节奏的艺术敏感,

又要有对排列组合的权衡和挑剔。

这在我心目中,

就是带有科学色彩的艺术。


再说往哲学偏移的艺术,

哲学的特点是综合性诠释,

常做的是对理念的挖掘,

然后以概念、规则或理想的形式呈现出来。


20世纪70年代,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

“未来,每个人都能当15分钟的名人。”

他本人也是20世纪最有名的艺术家之一。


但你知道吗?

安迪·沃霍尔(Warhol)甚至不是他的真名,

他的真名叫Warhola,

之所以变成了沃霍尔(Warhol),

是因为他在做插画师的时候,

杂志在一次刊载中将他的名字少打了一个字母,

反而变得简单上口了,

这个名字就这样被叫了下来。


和他的”15分钟名人“言论结合起来,

我感觉到一种讽刺,

在商业社会成名的,

真的是一个人本身吗?

还是作为大众想象中的商品呢?


这幅《金宝汤罐头》是安迪·沃霍尔的名作,

作品里32块帆布上画了32个罐头。

这不就是1个罐头复制粘贴31次吗?


但如果我们尝试抽取其中的理念,

会有一些妙处,妙在:

1、金宝汤罐头是当时风靡全美的商品,类比我们的方便面;

2、看起来复制粘贴的32个罐头,细看每个口味都不一样。

有没有一点隐喻的感觉出来了?


这幅画,画的好像不是罐头,

而是身处商业社会中的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但是在人群中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点不同,

我们不过是一样的罐头罢了。


再回到文章开头罗斯科的这幅画《橙、红、黄》,

罗斯科本人其实对他的作品有清晰的阐述:

“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

我只对如何表现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感兴趣。”


我是这么理解他这句话的:

别跟我扯什么色彩和形式的搭配,

色彩对心理如何影响等等,

虽然这些是也许真正的作用机理,

但是太具体了就没意思了,

这是蒙德里安干的事。

我只想找到色彩表现情感的开关,

就这么一个开关,

用单纯的抽象视觉引发观众感受。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提取内核的含义,

艺术家会强调你不要思考,

只需要直接去感受,


但是既然你长得那么特殊,

观众自然就会问:

你到底是什么?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与其说艺术家在追求纯粹视觉,

我觉得更像一种综合提炼,

像理想国一样的激情探寻。

只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

虽然注定不会完美,

但是展现出的乌托邦自然有它的美感。


现代艺术的高傲也许来源于它天生的性格。

真正接触之后,

可能还蛮有意思的。


当你看见一件艺术品,

觉得这是什么鬼的时候。

可以尝试先去抓取它的形式美和感情表达,

再看看它是不是分析了什么东西,

诠释了什么理念。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当想到这些之后,

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因此画出来给你看。

但里面必然包含着个人的知识盲点和偏见,

请一定谨慎阅读。


黑皮笔记是一个做PPT讲优质内容的栏目。

这是第12期,PPT源文件已打包。

在头条号后台私信【黑皮笔记12】即可下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