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艺术界:后现代对艺术作品的定义是什么「后现代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化的集合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中含义不同。从希腊文上来考量艺术,艺术(art)一词源自拉丁文的“ars”,而“ars”是从希腊文翻译而来,指工匠制作东西的一种技艺。古希腊所说的艺术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生产性的制作活动。
古希腊人将手工业制造等技艺称作艺术。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是理性的正当秩序,认为:“在制造者心里原先就存在着一件作品的源泉,他是按照制造事物的观念去制造该事物的。”
甚至在中国,艺的甲骨文通“耕”字,指向生产劳动,儒释道均将艺术作为一种技。传统中国艺术也仍旧处于附属地位。
最早期的艺术并不具备审美自主性,它倚靠其所承担的社会功用才获得存在理由,附属于政治或者宗教价值之上。格罗塞称:“原始民族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常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的,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
直至文艺复兴时期,对艺术的自主意识才逐渐成熟,艺术与工艺技巧分离,与美相结合。德国美学家鲍姆加德确立了美学在哲学学科中的地位,以此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标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克莱夫·贝尔认为,美是艺术的一种独有功能。20世纪,抽象表现主义、达达派艺术与波普艺术的兴起,使很多人以为任何现成的物品都是艺术。在后现代艺术视野中,艺术品和日常物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区别再次成为一个关键命题。
在丹托之前,哲学家习惯于从某种本质的方式来理解艺术的定义,习惯以以前的艺术品为参照物来确定当下的物品是否为艺术品。斯蒂芬·戴维斯认为此前艺术的定义方式分为功能性定义和历史性定义。但传统艺术本质定义理论陷入追问艺术本质的泥淖无法挣脱,以丹托、迪基为代表的分析美学家并不从本质来解答“什么是艺术”的问题。
布洛克说:“因此,如果我们把什么是艺术品这个问题转换一下,不是去追问一切艺术品的共同性质,而是去问,当我们使用艺术品这个字眼时,究竟是指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回答。”
阿瑟·丹托在1964年的《艺术界》论文中提出“artworld”,认为:“把某物看作是艺术需要某种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知识,这就是艺术界。”
丹托认为,任何现成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是艺术。平凡物需要经过变形,在特定的情境,即艺术界中才得以成为艺术。
艺术界由后分析美学家阿瑟·丹托命名,和艺术场是一组家族相似概念。丹托将艺术看作一种体制化了的理由话语系统,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由话语(艺术理论等)来赋予其艺术品的资格。同时,它是一种历史秩序的演变。丹托认为单凭艺术家自身,是无法真正创造出艺术品的,“我们并非我们所制造之物的主人,它是被施加于我们的。”
受到丹托理论的影响,迪基区分了两种艺术定义,一种是功能性的,一种是程序性的。他认为:“包括丹托艺术理论在内的以往所有艺术定义都是从艺术功能角度来定义,只有艺术体制理论是从某物要成为艺术作品所必须经过的程序方面来定义。”
迪基认为:“类别意义上的艺术品是:1.人工制品;2.代表某种社会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位。”迪基将社会意涵引入对艺术品的判断中。
迪基认为成为艺术品,就是在艺术界的人类活动中占据一个地位,成为一件艺术品需要被授予一个“已建构实践”中的位置。“艺术家是带着理解参与艺术制作的人,公众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成员在某种程度上准备去理解一个展示给他们的东西。艺术界是所有艺术界体系的总和。一个艺术界体系是指用于把一个艺术家的一件艺术品展示给艺术界公众的框架。”
此后贝克认为,艺术是一种不断互动的意义联结系统。贝克将丹托的“artworld”分析为“art worlds”。
贝克称:“艺术界由所有这些人组成,他们的行为对于特点作品的生产是必要的,而这些作品则会被那一世界、也可能也被其它世界界定为艺术。艺术界成员调整着行为,参照惯例化的理解生产出作品,而这些理解则包含在我们通常的实践和所使用的人造制品之中。同样的一群人常常反复地、甚至是程式化地进行合作,以类似的方式来生产类似的作品,所以我们可以将一个艺术界看成是一个确定的、参与者之间发生合作联系的网络。”
比格尔将艺术体制作为独立于其他社会体制的独立价值领域,赋予其历史范畴的特征。
比格尔提出了“艺术体制”。他认为:“我们这里关注的并不是特定的文学作品,而是文学的地位,即是说,我们关注的是文学的体制。文学体制这个概念并不意指特定时期的文学实践的总体性,它不过是指显明出以下特征的实践活动:文学体制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中具有一些特殊的目的:它发展形成了一种审美的符号,起到反对其他文学实践的边界功能;它宣称某种无限的有效性(这就是一种体制,它决定了在特定时期什么才被视为文学)。这种规范的水平正是这里所限定的体制概念的核心,因为它既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模式,又规定了接受者行为模式。”
“美学主要的任务不是寻觅理论,而是阐释艺术概念,尤其是在我们正确运用概念的情境下,对此加以描述。”
在现今这个时代,正如贡布里希所总结的那样:“当年对新作品的那种震惊感已经消失了,在报刊评论和公众看来,几乎任何实验性的事物都不妨接受。”以前未存在的超文本的艺术界现在存在了,艺术的边界渐渐下降模糊。但这不是我们消弭艺术自身“灵韵”的理由。艺术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仍旧处于时代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