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让非遗\\「满族非遗」

时间:2023-02-05 11:57:01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让非遗\\「满族非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贾秀兰为孩子们讲解宁安满绣传承史。宁安市文化馆供图

这些日子,可忙坏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满绣坊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贾秀兰,她带领公司的员工们正在设计《冰雪镜泊湖》《冰雪飞扬》《童话雪乡》《千里冰封》等20多个以冰雪为主题的宁安满族刺绣产品,准备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推出。在她看来,借助于北京冬奥会这个全球瞩目的盛会,将进一步提升宁安满族刺绣的影响力。

宁安满族刺绣(简称“宁安满绣”)因诞生于满族聚集区宁安市及流人文化代表地宁安市宁古塔而得名。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濒临消失的古老刺绣技艺,经过满绣坊的挖掘、整理、传承、创新后,重新绽放出其历史价值。国家级非遗项目宁安满绣代表性传承人贾秀兰说,非遗作为历史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为此,满绣坊10多年来一直在宁安满绣传承上做文章,使得该项目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潜心研究 持续推动

现年67岁的宁安满绣第四代传承人贾秀兰从10岁起,就跟母亲学习宁安满绣。到了16岁时,拜第二代宁安满绣传承人张雪芹为师学习满绣。为系统学习满绣技艺,贾秀兰又向第三代传承人满族刺绣老艺人陈玉华拜师学艺。为了能够深入挖掘整理满族刺绣技艺,她多次拜访年逾百岁的刺绣艺人王芝茵老人,并先后五次赴江南寻师访友,学习借鉴苏绣、鲁绣、蜀绣、湘绣等多种技艺。再加上她大学时期就读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并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音乐和美学专业,文艺理论和听觉艺术素养使她对绘画、刺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据贾秀兰介绍,宁安满绣沿袭了女真族人钉线的民间艺术,并有了新的发展,在颜色的选择上,既继承了女真族人选用黑线的特点,又借鉴了汉族人使用多种彩色线的特点;在底衬原料和颜色的选择上,宁安满绣改变了女真族人用白色粗布和白色皮革做底衬的习俗,学习汉族刺绣选用彩色的布料做底衬;在图案的设计上宁安满绣不仅有花边,而且有比较完整的花、鸟、鱼、水等图案,形成了宁安满绣自己的图案表述。

经过多年发展,宁安满绣作品在继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更具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其造型夸张、粗犷拙朴,色彩艳丽,冷暖对比强烈,构图细腻,具有朴实的情感和吉祥如意的寓意。作品题材也更加广泛,涉猎山水、花鸟、草虫、走兽等各个领域。其品类有缎绣、布绣、纳纱等10余个种类,其针法有平针、长针、双套绣等10余种。宁安满绣2013年被列入黑龙江省省级非遗名录,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非遗中心主任于志勇说,宁安满绣经过几代艺人的传承与发扬,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笔法涉及国画、工笔、素描、油画等多种绘画艺术之长,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员,具有很强的传播和收藏价值。

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近年来,宁安满绣在重视向非遗爱好者传承的同时,加大了其进校园的步伐。满绣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弘扬传统文化,需要从孩子抓起。

2016年,宁安满绣走进宁安实验小学,4年累计有200多名小学生学习宁安满绣技艺。霍梓萌是实验小学学生,非常喜爱宁安满绣,不但在满绣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余还到满绣坊进行学习和实践,经过3年多的认真学习,现在的她已能够独立完成宁安满绣作品。她说,我爱上了宁安满绣这门技艺,我要和它一起成长。

2018年初,满绣坊与宁安市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宁古塔满族刺绣传承创新培训基地搬迁至宁安市职业教育中心。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530人,并有了67名固定学员,已经形成持续性、常态化的非遗教习职业课程,有效促进了非遗项目与教育深度融合。该校高三学生张政和杨磊从高一时开始学习满绣,从一开始的坐不住、没耐心,到现在风雨无阻上刺绣课,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学习刺绣后,两个男孩在平时文化课学习中能“坐得下来”“学得进去”,他们说,自己做事情比之前更有耐力、肯坚持,待人处事有了很大的转变。

宁安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满绣进校园活动,深化素质教育,打造幸福课堂,激发了师生爱国爱乡热情,调动了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积极性,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发展中传承

贾秀兰认为,发展是最好的传承。为此,她于2008年创办了宁古塔满绣坊,目的是在普及传承宁安满绣技艺的同时,让广大群众受益于这门非遗项目。

29岁的聋哑女孩林博走进满绣坊后,满绣坊挑选了最优秀的绣娘,从拿针教起,慢慢到使用各种针法、再到绣出简单画面乃至复杂的图案,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她不但有了娴熟的刺绣技能,还能够进行构图创意,并且有了不菲的收入。她表示,是宁安满绣改变了她的命运,在刺绣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像林博这样通过走进满绣坊、改变命运的人还有很多。据了解,自满绣坊成立以来,已培训宁安满绣学员1.38万人,拥有合作绣娘370余人,这些绣娘不但有了经济收入,她们的作品也在不断产生影响力。谭佳丽的《翠玉白菜》《唐卡》、王海燕的《夹包》等作品都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及提高她们的收入,满绣坊先后招收了3000多名待业妇女,举办了20多期培训班,使得这些下岗职工有了经济来源。

如今,满绣坊已发展为集设计、绣制、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注册的“宁古塔满绣”商标被认定为牡丹江市知名商标。贾秀兰说,宁安满绣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下一步,在继续推动非遗进校园的同时,还要加大‘非遗 旅游’发展力度,通过宁安满绣进景区、打造旅游纪念品、创建参观景点等方式,让宁安满绣成为当地旅游产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她说。(记者 张建友)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