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陶俑:来自汉代的风貌
文物小档案
名称:陶俑
年代: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形制:彩绘,骑马俑高30cm,陪侍俑高28cm,乐伎俑高25cm
材质:陶土
馆藏:东平县博物馆
东平汉代陶俑
陶俑是冥器的一种,汉代陶俑以高超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著称于世,是了解汉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物证。
1995年8月,斑鸠店镇东龙山1号和2号汉墓,共出土陶俑40件,有骑马俑、陪侍俑、乐伎俑,均施彩绘。骑马俑马腿应为木质,已腐朽不见,体肥膘壮,马绘有辔头,武士绘有巾帻、铠甲,高30cm;陪侍俑,均为站立状,高28cm;乐伎俑高25cm,或跽坐敲击状,或站立吹奏乐器状,所持木制乐器已腐朽不见。
陶俑的出现与消失在中国史前时期就己存在人殉制度,盛行于奴隶制时代,战国时期开始式微,汉代以后基本绝迹。
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国首先废除了人殉制度,用俑代替活人来殉葬。各国出于战争、生产等因素,陶俑代替人殉成为主流。
汉唐时期,俑殉进入了高峰期,数量之大,水平之高,前所未有。陶俑大体上归为三类:人物俑、动物俑和镇墓俑。人物俑可分为兵马俑、仪仗俑、乐舞俑、陪侍俑和狩猎出行俑五种;动物俑分为家禽俑、家畜俑和猛禽俑三种;镇墓俑最常见的有武士俑、天王俑和十二生肖俑等。
明代时期,由于造纸术的日臻完善,纸质冥器开始大量投入使用,较陶俑相比更加的方便快捷,至此,陶俑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汉代陶俑特点东平县斑鸠店镇东龙山村汉墓,北距著名的曹植墓仅有5里,南距百墓山汉墓群仅7里,自古以来依山傍水,因此汉墓较多。
汉代陶俑规模大,数量多,多出土于帝王、大臣等贵族陵墓周围的随葬坑中,墓室内一般没有陶俑出现。
汉代陶俑题材广泛,早期陶俑以兵马俑和侍女俑最为常见,而中晚期后,伴随着社会发展、丧葬习俗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涉猎的题材日趋广泛。
汉代陶俑不如秦俑写实,躯体比例缩小,但却注意对神韵的塑造。陶土的粗糙与制作手法的简洁决定了陶俑写意的风格,造型简洁拙朴,往往寥寥数笔,轮廓已出,气韵生动。
东平博物馆的这批陶俑,皆为模制,表面敷白色“胎衣”,后用黑褐、土黄、大红等诸颜色绘饰。穿越2000多年的时光,它们的颜色依然存在,这是因为绘制在陶俑身上的颜色都是矿物质颜料,色性稳定,附着力强,不易变色。
从陶俑看汉代礼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基本的礼节。
陪侍俑屈膝、含胸,双手拢于宽大的袖筒内,端庄肃穆,这种站姿是汉代宫廷里宫女“恭立”的形象。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汉代女性雍容娴静、沉稳庄重的仪态。
根据西汉贾谊的《新书》记载,最正规的站姿叫作“经立”,经立时,要面容端重,挺胸抬头,臂如抱鼓,两手交叠于小腹前(男子左手在上,女子右手在上);以经立为基础,把身体微微弯折的站姿叫“恭立”;像磬那样折腰的姿势叫“肃立”;弯腰幅度大到身上的配饰都因重力不再贴身、明显下垂,这种最卑微的站姿叫做“卑立”。
跽[jì]坐俑两膝跪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重心置于臀部,这种坐姿可以显现出对人的恭敬,是当时最正规的礼仪坐姿。
与站立姿势类似,坐也有四种区分。坐以经立之容,胻[ héng](小腿)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恭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东平博物馆的骑马俑没有高桥马鞍和马镫。根据考古资料,汉代是没有高桥鞍的,汉代以前的马鞍,是一种用皮革缝制而成、内部有填充物的软垫马鞍,直到曹魏时期,高桥鞍才出现。马镫比高桥鞍出现更晚,我国最早出现金属马镫是在北魏时期。
中国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是我们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撰稿:陈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