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者胜于计,敏者胜于算,智者胜于藏。人心难窥测。于是始有读心术和藏心术。藏心术的关键在于正己保身,减少自我损伤。藏心的最高境界是无形。无形是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懂得藏心,自然能够修炼读心术,从一言一行上挖掘出他人的蛛丝马迹。善藏心者。心迹无痕,不动声色,让人揣摩不透;不善藏心者,心无城府,人无内涵。让人一眼看穿。一个人有潜藏隐秘的城府,有平和内敛的心境,则清澈深不见底,男人沉稳睿智,女人秀外慧中。藏于心而发于行,静水流深,张弛有度,动静之间,玄机无限。
《中国谋略之藏心术:一部保护自己的做人韬略书》内容简介:我们知道,生存是获得发展的基础。倘若我们连生存都难以保障,又何谈发展。就像我们连走路都没学会,就想奔跑,摔跤是必然的。那么,决定我们是否能够获得较好生存环境的基础是什么呢?做事先做人,就是最好的答案。那么怎样去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深受他人欢迎的人,在他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要想成为他人所欢迎的人,你就必须学会适当地藏心,不要什么都显露出来。否则,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引起他人的嫉妒,触及他人的痛处,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产生危机,也就必然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制造障碍。
即便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再好,它依旧只是成就我们的外部条件,我们的人生到底怎样,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看我们自己怎么去做,我们是不是能够将事情做得比他人更好。
《中国谋略之藏心术:一部保护自己的做人韬略书》提倡做人要懂得适当地藏心,在此不仅告诉了我们要藏什么心,而且还告诉了我们应当怎样去做才能将心思藏住。
《中国谋略之藏心术:一部保护自己的做人韬略书》提倡做人要懂得适当地藏心,在此不仅告诉了我们要藏什么心,而且还告诉了我们应当怎样去做才能将心思藏住。
第一章 低处制胜:懂得把自己置于低处的人最聪明
人常谓高处不胜寒,既住琼楼玉宇,手可摘星,风光占尽,何出此言7事实上,高处有高处的难处,低处有低处的优势。高处可以览尽风光,却难免给他人以鹤立鸡群之感。而立于低处却能避实就虚,修养身性,最终有可能一鸣惊人。所以,总与他人计较高低的人,不如先将你的计较之心隐藏起来。
欲往高处走先在低处留
低谷中往往埋藏着生机
韬光养晦是存身的良方
学会主动示弱
生命的质量不在硬度而在韧性
富而不骄则久
不张扬是做人的一种智慧
放下架子,路会越走越宽
好为人师是假聪明
居高位也应有凡人心
学会忘却也是一种智慧
做事不可强出头
得意切莫忘形
第二章 淡泊宁静:不去求未必不会拥有
这世间有许多东西是我们求了也得不到的。也有许多是我们不去求也未必就不能拥有的。世界是一个必然与偶然的结合体。也许我们在不期许中与必然相遇,也或许在长长的期许中与偶然相随。在历经了艰难的跋涉之后。生命到了收获的季节,自然会有它丰收时的颜色。虽然这种只注重过程、不计结果的做法有违人愿,但世事难料,只要快乐就好。假如你真能深刻领悟这个中深意,你的精神层面就更高一筹。活着也就不会觉得很累。云淡风清时,心境也就可以安然了。
有一颗谦卑的心
宠辱不惊,顺其自然
以德报怨得人心
知足者才会常乐
何必总是争强好胜
一切随缘,缘自随我
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
不要息得患失
凡事看得开,就能拿得起、放得下
温文尔雅是一种修炼“藏心”境界的方式
勤勉能持显修养
凡事应适可而止
总把自己当珍珠,就有被埋没的痛苦
第三章 “糊涂”修身:糊涂点做人,但不做糊涂人
这世间没人承认自己是傻子。可自认为聪明的我们总想看清一切,等到看清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难以承受看清一切之后的痛楚。真的不知道我们是真聪明,还是真糊涂。阿来在他的《尘埃落定》一书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傻子的故事。而我们所欠缺的正是那个傻子的聪明。
贵在“难得糊涂”
对自己不要犯糊涂
该清醒时要清醒
靠自己是聪明做人的理念
不要糊涂到站错了位置
有自己的做人标准
做事应该善始善终
糊涂自有糊涂福
根据兴趣选择工作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下点笨功夫锤炼自己的能力
小事糊涂,大事聪明
第四章 言辞藏锋:凡事不必都要说个明白
言辞是我们的思想的传输工具。是我们相互交流的手段。因为它的内容涉及思想。所以。它必定渗透你做人的痕迹;因为它的作用涉及生存,所以,它必定影响你生活的状况。因此,不要去做那个言辞锋利。什么事都辩驳得清楚明了的人。把有些话藏在心底。有时更利于生存。
秘密,听不得更讲不得
事事指责就会事事碰壁
避实就虚地说话妙处多
对付无谓争执避让为上
明话也要含糊说
含糊应对请求
多抬轿,少抬杠
顾左右而言他
不要事事问个明白
稳中求妥,勿揭他人短
忠言逆耳加糖衣
说话要有分寸
得理饶人消敌意
装聋作哑息怒火
……
第五章 适应环境:一味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多替别人着想
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急人之所急才能获得好人缘
沉住气埋头去做事
用“藏心”换生存是高明的人生智慧
踩踏他人不是聪明之举
逆境中往往蕴含生机
适应环境者,才能更好地生存
主动适应环境
在困难面前学会忍耐和等待
让人生变得更有弹性
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别给自己制造对手
做人不可太清高
第六章 以退为进:学会先退一步才能领略海阔天空的境界
成大事者,须“退而结网”
用迂回的办法知难而进
待时而动方为上策
无谓的意气之争要不得
不要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
半途而废有时亦有利
退却是为了更好地进攻
给妥协重新定义
该进的时候不进会失去机遇,该退的时候
不退会惹来麻烦
退一步海阔天空
适时而退,彰显做人的智慧
审时度势,进退自如
真聪明的人都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七章 善于示弱:只有藏得巧才能站得稳
善于藏拙万事顺
尽量不做别人的眼中刺
塑造一个易为人所接受的性格
摆架子,别人会不认识你
出头的椽子先烂
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智者
藏起你的锋芒来
愚者谋己,智者谋人
表面的弱者有时是真正的强者
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江海放低了自己,所以容纳了百川
第八章 学会取舍:舍弃一棵树也许你会得到森林
弃合是为了获得更多
争取有时会让你失去更多
学会放弃,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放弃并不是丧失信心,而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拿起该拿起的,放下该放下的
放弃是对勇气和胆识的考验
追两只兔子的人,终会一无所获
放弃,有时就是最好的选择
舍弃眼前的诱惑,才有可能最后走向辉煌
弯路上有时会有更美的风景
放弃不是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
在得与失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选择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人生
《心理学与藏心术:内敛心性的智慧》:序言
刘备寄居在曹操那里,天天种菜、浇水、除草,看似没什么远大抱负。曹操青梅煮酒,窥测刘备志向,刘备闻雷失箸,隐藏得那么从容。
人生如棋,我们的生存与生活,犹如与人对弈。在人生这盘棋上,善藏心者,看透的是对手的心;不善藏心者,乃是让对手看明白自己的心。藏心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内敛心性的智慧。
善于藏心的人,是一个有内涵、有魅力的人。一个人有潜藏隐秘的城府,有平和内敛的心境,则清澈深不见底,男人沉稳睿智,女人秀外慧中。
善于藏心的人,具有隐忍、沉稳、大度的优秀性格。一个人懂得低调、忍耐、沉着、包容,具有一种柔性,则能经受人生的种种考验,能够等待时机,能够伸屈自如,从而达到圆融的境界。
善于藏心的人,说话懂得隐显之道。什么时候该直言不讳,什么时候当曲意委婉,都能够把握得恰到好处。
善于藏心的人,能够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藏于心而发于行,喜怒不形于色。许多事情都能冷静地面对,处世是那样的从容。
善于藏心的人,能够把握好交际的距离。亲密有间乃相处之道,或远或近分寸有度,交际总能产生奇效。
善于藏心的人,精通伪装术,也能看破别人的伪装。伪装只是保护自己的一种姿态,目的是减少自我损伤,不会因伪装而虚伪。
善于藏心的人,思想深邃,性格成熟,为人精明,处世老成。藏心已经植根他的生命深处,成为其本性的一部分,世界上很多的人和事,其中的种种玄机自然会清晰呈现、昭然若揭、无法遁形。
藏心是一种境界,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不会藏心的人一定会在社会上碰壁、受伤,会藏心的人自然拥有一套掌握进退成败主动的高效人生谋略,成为竞争时代的强者。
第一章 你的城府有多深
1.胸有城府天地宽
2.“出丑”会让你更受欢迎
3.让人永远看不破
4.别把话说得太满太绝
5.多在背后赞美别人
6.一杯冷水加一杯热水
7.为何总爱得罪人
8.直来直去要不得
9.顺着别人的思路来
第二章 心性内敛的智慧
1.内敛是一种功力
2.以平和心态面对一切
3.性格沉稳一些才好
4.不要太急于求成
5.谨慎,最优雅的从容
6.口渴之前先掘井
7.把握好“小节”,处理好“大节”
8.虚心的姿态让人无法拒绝
9.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第三章 说话的隐显之道
1.倾听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
2.适时地保持沉默
3.巧妙迎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4.实话不一定要直说
5.拒绝要懂点心理学
6.千万别成为“漏斗嘴”
7.善意的谎言不可少
8.别把别人的隐私当众“曝光”
9.心事不要随便说出来
10.选好时机再开口
第四章 掌控自己的情绪
1.时刻保持冷静
2.喜怒不形于色
3.得意时不要太张扬
4.培养自己过人的自制力
5.让自己远离愤怒
6.不要让焦虑症害了你
7.收敛起你的锋芒
8.装做不知最聪明
9.决不要陷于骄傲的泥潭中
第五章 把握好交际距离
1.保持友谊的“弹性美”
2.一见难如故,浅交不深谋
3.凡事都要“留一手”
4.多给彼此一些私人空间
5.完全袒露不如有所保留
6.与人开玩笑要有分寸
7.过犹不及,保持恰当距离
8.善待对手,不要穷追猛打
9.要恰当地表现自己
10.领导不可随便表现自己的情绪
11.多报喜,少报忧
第六章 你是伪装高手吗
1.表现出委屈的卑下姿态
2.激发对方的同情心
3.运用道歉,求得谅解
4.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
5.用你的“软弱”来感化对手
6.人心都是肉长的
7.不要让人摸清你的底细
第七章 隐忍低调是王道
1.不要让你的光芒抢了别人风头
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3.适时低头保护自己
4.满足对方的虚荣心
5.做老二,不做老大
6.维护好领导的面子
7.装一装“低能儿”
8.才不可露尽,力不可使尽
9.密藏不露好做人
第八章 沉稳的处世技巧
1.利用首因效应,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2.记住对方的名字
3.时时让别人感到重要
4.用“我们”代替“我”
5.心理置换,将心比心
6.学会换位思考
7.送礼送到心坎里
8.激发共鸣,拉近心理距离
9.抓住领导的心理进行交谈
10.诱发下属的“逞能”欲望
第九章 用暗示力影响他人
1.正面强化的神奇力量
2.自信是给对方的定心丸
3.巧妙利用权威效应来影响别人
4.尽量引导对方多说
5.物以稀为贵,制造短缺的假象
6.恰当使用肢体语言
7.用“同步行为”引发对方的好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水必湍之。明杨慎在《韬晦术》中说:“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西方有句谚语: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生命的质量不在于硬度而在韧性。“韧”字的含义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老子所参悟的“过刚的易衰,柔和的长存”似乎与所罗门的智慧之语“柔和的舌头能折断百骨”不谋而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米兰.昆德拉曾说过:“生活,是持续不断地沉重努力,为的是不在自己眼中失落自己。”作为人,只有坚韧地承受着各种的失意和寂寞,才能不迷失自己,才能笑到最后,也才能笑得最好!年轻人张扬的个性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他们年轻气盛的自我表现欲,是一种希望别人崇拜认可自己的行为。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群体,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并不是很大。所以当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碰到别人。当我们张扬个性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我们张扬的是什么,必须注意到别人的接受程度。不要使张扬个性成为我们纵容自己虚荣心的借口。社会需要我们创造价值,社会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工作品质是否有利于创造价值。个性也不例外,只有当你的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是一种生产型的个形时,你的个性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如果你的个性没有表现出一种相容性,仅仅表现为一种脾气,它往往只能给你带来恶果。放下架子,路会越走越宽。要放下身份!所以,将自己看得更平凡,更卑微一点是提升自己的精神途径。(唐李世明之皇后长孙氏)学会忘却也是一种智慧。心理学家柏格森说:“脑子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记忆,而且也帮助我们忘却。”其用意就在于提醒人们,要不停地堆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懂得忘却过去的失败与不愉快之事。船到桥头自然直与不要为打翻了牛奶而哭泣。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色云卷云舒。宠辱不惊,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白隐禅师之“就是这样吗?”成大事者必有大胸怀,能容他人之不能容,忍他人之不能忍。以德报怨。已故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曾留下一幅对联说:“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忍耐并非懦弱,而是于从容之中静观对方。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蔑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欺我,则奈何?”拾得答曰:“子但受忍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之,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大智若愚的生活艺术,用老子的“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这句话来评论恰如其分。做人真的不必凡事都要争强好胜,占尽风头。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别把生活定格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标准上,永远别去计较生活中的不快,在坚强中随遇而安,在平凡中感悟快乐,我们就会本能地收获幸福和喜悦。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每个人都不必总期望阳光明媚,暖风习习,要知道,随时都会狂风大作,乱石横飞,无论是哪块石头砸到了你,你都应有迎接厄运的气度和胸怀,在打击和挫折面前做个坚强的勇者,跌倒了再重新爬起来,将自己重新整理,以勇者的姿态迎接命运的挑战。人生苦短,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就是一苦二甜三淡,它象征了人生的三重境界。苦尽才能甜来,随之才有散淡潇洒的人生,才会不屈服于挫折的压力,开创大业,迎来人生的辉煌。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失去的已经不再拥有,再去计较又有何用?所以,还是洒脱一点为好。面对得与失、顺与逆、成与败、荣与辱,要坦然待之,凡事重要的是过程,对结果要顺其自然,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患得患失。否则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不以太过认真的态度计较得失,人生才能有更多的风景呈现。一个人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度量。老子言:“功成,名遂,身退。”年长的人总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以忠告: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把自己看轻些。诗人鲁藜曾说:“如果在一个群体里,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一个人如果过分认真,那么必将一事无成。在待人处世中,许多时候装得迟钝一点、傻一点、糊涂一点,往往比过于敏感更有利。糊涂的技巧是一种成功之道。当然这是指小事情的小糊涂。如果一切皆明白于心,恐怕会心生烦乱,干扰工作。 大智者常常笑容满面、宽厚敦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露锋、不显艺,有时甚至显得有点木讷,有点迟钝,有点迂腐。但我们需要切记:若愚者,即似愚也,而非愚也。所以“若愚”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真正的愚笨。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大学问。“大智若愚”,不是故意装疯卖傻,不是故意装腔作势,也不故作浅显,故作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即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普普遍遍,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一清二楚,都明镜儿似的,而表面上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英国著名作家迪斯累利曾精辟地指出:“为小事斤斤计较的人,生命史短促的。”避实就虚地说话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付无谓争执避让为上。 藏心术何谓藏心术?就是把平常意识最精炼的一点灵明潜藏于心灵最深处,在最危险时刻破心而出,为用所用。这是崇尚竞争但不标榜竞争维上的应用学,是一套掌握进退成败主动的高效人生谋略。是竞争时代要想成为强者必须修炼的利器。藏之道,静则保身,动则伤人,动静之间,玄机无限。如何藏心?就是把凡是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假想为竞争的对手,让自己到暗处,然后把自己真正的想法不露任何蛛丝马迹的藏起来,特别是事物和器物都不能放过,这样你就可以很清晰的科学的理性的分析和评测你身边的人和物,作出决策和行动,从而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连事物和器物都要隐瞒过是因为大家在人前都可以藏心于无形,而往往在做事时却无意识流露,因而前功尽弃。还有器物,现在科技异常发达,一定要对器物防备一手,比如窃听器,比如录音器,比如探头等等,形式复杂而多样,现代高明的人一般自己都不露面了。对事物器物的藏而不露,确实不容易。那你或许问,怎么对事物和器物都可藏于无形无迹。那我说,确实很难了,最高的境界就是把自己修身为植物或木头一样。连尺寸和码子都数字化,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清晰的看见自己和对方了。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会像晴空一样舒畅,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精髓;一个人只有在淡泊之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湖水一样,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所以说:“宁静淡泊,观心之道。”不为外物左右,这是不受欺诈的根本之道。世间最高的谋略是不战而屈人,不战二字,就是一个藏字。高明之极,就是藏之无形。不轻易向对手发动攻击,一旦动手就大获全胜,看到全局,笑在最后。世事如此,是为大同。那你又问,为藏心而藏心,没意思哦。当然啦,藏心只是本体之学,它是静态的科学的理性的学问,你做到了植根于生命的深处,成为你本性的或者说生命的一部分。接下来就十分丰富了。你会发现世界上很多人和事物的种种玄机和面目清晰呈现昭然若揭,它们在你面前很轻浮的清晰的无法遁形的晃来晃去。让你随手就可以捕捉,如探囊取物。例如高明的棋手,总是善于把最高超的绝杀藏到最后,以至于让对手措手不及。因为天下很多人玩的是一对一的拼刺刀,到头来总是弄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最后往往会弄巧成拙。竞争是社会的寻常现象,你根本无法躲避,稍不留神还会被吃掉。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玄奥,很多人事根本就没法说出,即使做得还是说不得,或者可以后说却先说不得,比如欲望、利益、权势,一旦有人一定要说清楚还会显得浅薄而又愚蠢。因为人心难窥测,于是始有藏心之术和藏心之人。那些试图有大作为的人,不是靠单一的方式去做自己的事情,而是坐在明处,想到暗处;坐在暗处,又想到明处。他们在关键的时候隐藏自己的目的,又靠一个个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藏心算计,藏了又藏,不喜形于色,不露一点痕迹,声东击西,旁顾左右而言它。又说藏了自己,是为窥见别人,要窥别人,自己的人也要藏,藏到只剩下自己了,人生确实是残酷而又乏味。藏之学说,关键还是在于正己保身,减少硬碰硬的损伤和杀伐,以制止恶的传播而止。藏之本质,实是有利于国民共生共荣。 藏心之术博大而精深,不懂藏的人一定会到处碰壁。智者胜于算,敏者胜于计。中国古人的藏心之术十分丰富,我们可以说贯穿了中国所有的权谋文化。广而泛之,中国文化流传至今,最为精要的部分也就是一个“藏”字。而藏的最高境界又是一个藏而无形,无形是道甚至说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西方人常说中国人不动声色,其中一张脸就蕴涵了丰富的“藏”文化。以藏做底,然后自然就可修炼一点度心之术,也就是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活动,从一言一行上挖掘出你的对手们的蛛丝马迹,注意越细小越好,越不合常规越好。唐宰相李林甫,却凭“方寸之间的度心的智慧”玩转人事与世事,曾两度为相。“心银貌恭”、“笑里藏刀”,“人猫”、“李猫”。等就是对他的评价。其实,心术之学,精辟深刻,领悟尚难,实际操作更非易事,因此这个世界大多是平庸的人。但如果心术不正,用而不当,成为败类,也是失败。其实在泱泱人类历史这本大书,站在高高庙堂之上而不倒的人几乎都是心术名家,抛开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基础不谈,善于藏心攻心几乎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姜尚就是工于藏心的大师。栖息于潘溪,垂钓于兹泉,就是藏身藏心以待时。“孟津观兵”“吊民伐罪”“牧誓”,就综合运营了藏心术里丰富的“攻心战”。比如,他说:“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又说:“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博,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其藏心之术就达到了“不智”、“不谋”不留痕迹的最高境界。周文王为了“蓄锐”还不露悲凄的吃了自己儿子的肉呢?管子说:“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藏之妙,在于观物之妙,在于制动制阳,否则还不成了真愚。著名谋略家范蠡提出:“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助之也”。这就是通过和对方步调想法一致来达到藏的目的,这实在是一种高明的藏心之术。同时他还强调藏心时必须谦卑有礼,恭谨坚定,坚定到看不见喜怒哀乐就是大胜。孙子兵法推崇的最高学问是就是“不战而屈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所谓不战,其实就藏了一种高明的战。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孙膑因藏而保身,范雎因隐姓而全命。吴起死于非命,商鞅被五马分尸,张仪死得悲惨,他们三人都精熟权谋,身首异处,是因为不藏。张良号称“谋圣”,其谋之根就是“藏”字,不显山不露水,你看铁锤击秦始皇时他就没有猛然拦住他的车,而是在某个转弯处陡然出手,中则中矣,不中也可以安然脱身。然后在刘邦拒绝封韩信时又是暗自踩刘邦一脚,鸿门宴悄悄随刘邦出来,劝其先走。楚汉和议,他先是全部答应项羽的条件,然后才是不动声色的猛然进击。最后在《十面埋伏》中,更是在哀怨的思乡乐曲中藏了无限杀机。王莽崛起于寒微,而成就一代帝王,其全部学问就是一个藏心。但是由于他心术不正或者说能力有限,没有做好掩饰和正面的维护,最后成了反面教材,确实遗憾。刘秀亲兄被害也不吭声,他的事业就是通过藏心之术越做越大的。刘备藏术也可谓高明,在破黄巾反董卓中一隐再隐,只可惜在被献帝称作刘皇叔的时候露了掐,被曹操窥破,呼做英雄。青梅煮酒又以刘备的藏谋略大获全胜。诸葛亮号称“卧龙”,司马懿善于藏锋卖痴。藏,必须要有目的,否则就变成了缩头乌龟。李渊起事前装模作样,就是因为时机未到。而他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要乘虚直取长安。因为藏,才能看见时事的虚。这是藏之巨大的外延。安禄山这小子藏匿到险诈了,被称作“笑猫”,还认贵妃做了干娘,来号称明主的唐明皇都看不出,最后沿关打马惊醒了唐的盛世迷梦。赵匡胤藏抢兵权于杯酒之中,苏东坡隐心志在山水之间。朱元璋不急于称王,目的是藏匿雄图之志 。朱棣装疯卖傻,却是暗藏心锋。王阳明兵不血刃占贵阳,用的就是藏兵和虚张两种谋略。康煕除鏊拜,用的就是藏术中的出其不意。洪秀全借行医为名,藏图王之志。曾国藩力挽狂澜,“挺”“忍”“藏”为三字成功秘诀。李鸿章拼命做官,却一生都在眯缝着眼寻找上级的共同点。袁世凯一心称帝,却也曾藏于江湖中做过钓鱼客。蔡锷要不是藏迹于烟花巷脱身,恐怕也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二次革命。林彪最喜欢聚集兵力,目的是做有把握的一搏。一言以藏之,中国古代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是藏的成功,官场文化的精髓就是不动声色。战争谋略的核心就是出人不意。文艺作品的最高魅力就是深藏蕴藉。藏也是中国武术的精髓。就连攻势凌厉短兵相接的打斗,也是因藏而胜。平时我们看打斗场面,攻势凌厉的那个人总是会被沉着不露的对手窥出破绽,然后被打败。太极拳中的“八卦莲花掌”就是靠迷惑之术,它速度奇快的旋转,最高境界就是转到藏身不见了,然后猛下杀招,战无不胜。《太极拳经》说:“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若是藏心不到位,则敌不动而我先动了,就会落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