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如何看懂一场艺术展览的内容「怎么看懂艺术」

时间:2023-03-08 09:10:50 来源:搜狐

这个题目其实来自于周源在值乎上问我的问题:不懂艺术的人去艺术展,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是很多人面对艺术时的困扰,但跟我一起看过展览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艺术展览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以接近。

如何才能看懂一场艺术展览?我首先的建议是:先卸下“看不懂”的心理负担。

人们认为看不懂现在的艺术展览,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已经超越了审美、造型层面的问题,更聚焦于展现艺术家的观点、思考等等,这使得艺术品与观众的互动变得不像“美”那么的直观。

但是,归根结底,艺术始终需要通过感官来传达。也就是说,不管艺术家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观点,都需要用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感官刺激传达给观众。否则的话就不需要创作艺术品,把观点写成文章就是了。因此,当你面对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如果毫无触动,这并不完全是你的问题,只是作品的信息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没能传达给你而已。

但话说话来,也的确存在一些方法,让你更容易被它打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得懂”。

这些方法并不复杂,它其实很像是一场与人聊天的过程。在你和人交谈的时候,如何完成一场“愉快的谈话”呢?试举例:

1. 如果你对聊天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会更容易找到可以聊天的话题。比如通常跟陌生人聊天的第一步是自我介绍,然后根据彼此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沟通。

2. 两个人有共同的知识范围交集,会更容易进行进一步沟通。如果你说的电影、球队、音乐对方完全不知道也不感兴趣,聊天会很难进行下去。

3. 双方都认真地聆听对方说的话,会提高沟通的效率。试想一下,如果对方说话时你在走神或者玩手机,恐怕也很难完成一场“愉快的谈话”。

等等。

这些对应在“如何愉快地看一场艺术展”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对应上文:

1. 如果你能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会让你更容易与它进行沟通。现在的展览通常都会展览入口或展墙上附有展览简介以及部分作品简介,事先阅读一下再去看展览,可以帮助你理解。

2. 如果你此前对艺术家想要探讨的话题有过一定的了解、思考,会更容易使你与作品互动。我曾经带一位理工科的朋友看展览,艺术家提到了关于“观看”的思考,而他刚好曾经了解过一些科技界对于人类观看行为的实验,艺术家、科学家从不同视角产生的观点既有关联又有碰撞,这些知识背景令他与展览之间产生了比我更深层次的互动。

3. 让看展过程更专注一些,会让你更容易理解作品中的微妙之处。如果你只顾着拍照或自拍,而不去认真看作品,自然也谈不上什么看懂看不懂的。就像为美食拍下照片无法替代亲自品尝美食的体验,艺术品也一样。

上周末刚好跟几个朋友一起在上海看了一圈展览,那就拿它们举几个“实战”案例。

首先是我很喜欢的艺术家 Olafur Eliasson 的个展《无相万象》。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他的作品都是关于感受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希望艺术品可以触发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尤其是那些早已存在于你的生活之中,却没有被你认真感受过的事物。在他最著名的作品《The Weather Project》中,他用雾、灯、镜子将一个城市的黄昏时刻搬到了伦敦的美术馆里。

上图:Olafur Eliasson 作品《The Weather Project》在伦敦 Tate Modern 展出现场

伦敦人可能在下班的时候很少注意过夕阳,而他却成功地令半个伦敦的人都跑来美术馆“看太阳”。某种意义上,他是通过人工手法将自然现场浓缩到极致,让日渐麻木的城市居民的感官得到刺激,感知力被激活,从而改变你对待身边的环境、事物的方式或心态。

虽然此次个展没有展出如此大体量的作品,但这种对于感官的刺激可以在他的很多作品中见到。因此,观看这个展览几乎不需要事先做任何功课,它会给你最直观的触动,而你需要做的就仅仅是放下“看不懂”的心防,去与它接触、交流而已。

“自然”与“光”一直是 Eliasson 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前者是感知的对象,后者是唤起感知的方式(所谓“视觉”,说到底就是“光”与视网膜发生关系)。这次个展给我的意外惊喜是看到了他一个非常早期的作品,是他学生时代创作的作品《Beauty》。我一向喜欢研究艺术家的早期作品,简单的技术背后其实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个人风格。在这个作品中,他用穿孔的水管从天花板喷洒水雾,用聚光灯照射水幕墙,形成彩虹。这个人工制造的彩虹会随着水流的变化不断生长又消散,而观众在不同的角度也将看到不同的景象。简单的光学现象,诞生变化极其丰富的美丽景象,这可谓是 Eliasson 的必杀技。

上图:Olafur Eliasson 作品《Beauty》在上海龙美术馆展览现场及作品方案图

的确有些艺术作品就像上述例子一样,不需要事先做功课,只需要在艺术现场做最直接的理解和感受。

但也存在一些作品,需要你对它的内容有一定了解。

在这次“上海看展团”的另一个行程:英国艺术家群展《遥不可知》中,Katie Paterson 的作品《Ancient Darkness TV》就是一例。进入展厅,你会看到显示器播放的电视节目中间被插入了一段一分钟左右的黑屏,感觉就像信号被中断了一样。

上图:Katie Paterson 的作品《Ancient Darkness TV》展览现场(手机曝光问题,现场肉眼看是很深邃的单纯的黑)

那么这黑暗的一分钟究竟是什么呢?作品旁边的介绍文字会告诉你,这段画面是由天文台望远镜拍到的距离地球 132 亿光年的宇宙深处。这些诞生于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最古老星系发出的光芒在宇宙中行驶了 132 亿年后来到地球,被专业的太空望远镜接收到,而这些光在未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对人类是完全不可见的——因此,你将看到的必然是一片漆黑。

上图:Katie Paterson 的作品《Ancient Darkness TV》视频截图

当我得知这片黑暗的来由以后,原本毫无信息的黑屏背后就一下子有了无数神秘而丰富的想象。这种远远大于人类甚至地球历史的时间概念带给你的震撼是巨大的,它依靠一种绝对的宏观感俯视了(碾压了)人类。

但这样的艺术作品,依靠作品背后的信息与观者互动,可能就无法打动到每一个人。比如跟我同去的朋友对这件作品就没有像我一样激动得直起鸡皮疙瘩。

就像我之前所说,你与艺术的互动(聊天)其实也跟你们是否有共同的“high 点”有关。我个人从小就对宇宙有很多浪漫想象,所以对于跟宇宙有关的作品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而朋友的兴趣点可能并不在此,实际上,朋友喜欢的另一件作品,对我而言可能有着近似的问题。那是Cornelia Parker 的作品《Prison Wall Abstract (A Man Escaped)》。

上图:Cornelia Parker 的组图作品《Prison Wall Abstract (A Man Escaped)》的其中一张

艺术家拍摄下伦敦一座监狱的墙面,这些墙面在开裂后被工人用一种白色填充剂抹平缝隙,久而久之使墙面变成了一张张抽象画作。在艺术家拍摄的当天,一个囚犯从墙上翻过成功越狱,越狱者的意外出场就像一个“提醒”一样,使这堵被当作“画布”对待的墙面重新回归了它原本的身份:阻挡物。这些画面里,艺术的浪漫与现实的残酷合为一体。而我的这位朋友有一定的平面设计的背景,因此,他更容易被其中的美感(和美感背后的浇头冷水)所触动。

说到这,我想顺便推荐这个群展里的一个声音装置作品。Susan Philipsz 的《You are not alone》。

上图:Susan Philipsz《You are not alone》展览现场

艺术家录制了一些无线电传输中使用的“间歇音”,用喇叭间断地在展厅中播放。这些间歇音通常会在无线电传输的开头或是间隙间播放,风铃般悦耳的信号音在空旷的展厅中形成回响,不可见的声波在墙壁间反射,而参观者正处于声波的中间,顿时有了一种安静而孤独的氛围感。

声音装置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更为晦涩的,但其实“听觉”反而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感受。John Cage 那个著名的作品《4 分 33 秒》就是一例。演奏者与听众共同在音乐厅里“欣赏”一段 4 分 33 秒的“寂静”,因为寂静,所以在场的听众可能是第一次认真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演奏者偶尔碰触乐器的声音乃至音乐厅里产生的一切“声音”。艺术家用这个作品强行抹平了“音乐”与“声音”(甚至噪音)之间的差异度。我们无法回到这个作品现场演出的年代,但在目前可以看到的一些视频资料中,依旧可以让你有机会间接体会这个过程。中国人说“大音希声”,也许我们比当时在场的美国人更容易理解这件作品。

在这次行程中还包括关注亚洲艺术家与地缘文化的群展《告诉我一个故事:地方性与叙事》。这个展览中展出了大量视频影像作品。影像视频作品似乎也是一个“看不懂”的重灾区。它与电影的形式近似,但看起来又缺少电影的叙事逻辑——它们之间确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实际上很多影像艺术家都在电影领域取得过成绩:Julian Schnabel 拍摄的影片《潜水钟与蝴蝶》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艺术家 Steve McQueen 导演的电影《为奴 12 年》更是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这样的大众奖项。可见镜头语言的技巧是共通的。

在一系列视频作品中,我个人印象较深的是苏育贤的《花山墙》。作品记录了中国传统丧葬仪式中火化“纸扎屋”的全过程。用纸糊起的豪宅、汽车等等通过火烧这个形式“寄给”故去之人。这个仪式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再熟悉不过了,而艺术家的作品则让人从生活以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仪式。这些制作精美、工艺繁复的纸扎物记录着真正民间的信仰、神话乃至审美特征,“火烧”的行为又总是包含着更多的象征意义。

上图:苏育贤作品《花山墙》展览现场

这些传统仪式往往是被那些欠发展地区的居民保留下来,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发达,而葬礼却极尽繁复之事。这种对于生的将就和对死的讲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前者的隐忍来源于现实的无奈,而后者的气派则寄托着人们对于身后事(即某种意义上的“未来”)抱有的祝福和希望。

其实很多人可能都在生活中看到过这个场景,我记得我小时候回老家参加太奶奶的葬礼时也看过很多繁复的仪式。而美术馆的展厅则给了人们一个机会去重新观察并审视它。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作品就像一个生物切片或标本一样,将生活的一个片段切下,放到显微镜下,将它的细节放大。这个重新观察的过程就像文章开头的艺术家 Eliasson 提出的观点一样,艺术品引发人的感知,而感知会带来改变。

举个不知道是否恰当的例子,当你在自然博物馆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蝴蝶的翅膀细节时,可能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个生物的无以伦比之美,那么在这之后的生活中,当你再一次看到蝴蝶的时候,可能就会对它产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我想这就是艺术式的触动,这种触动也一定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

这次既然是特意去上海看展,那最后的重头戏肯定是《贾科梅蒂回顾展》。贾科梅蒂作品的标志性特征是瘦长而纤细的人像。这些或疾行或站立的人像几乎已经失去了躯体的实感,只留下一个影子式的人形。他的作品并不算难“懂”,因为每一个现代人都很容易在他的人像中看到自己,映射出内心孤独无助的一面。如果你刚好熟悉欧洲二战前后的存在主义思潮,会更增加你对其深入了解的兴趣。

上图:贾科梅蒂回顾展现场

上图:摄影大师布列松镜头下的贾科梅蒂

我之前虽然看过不少关于他的文献资料和手稿展,但手稿和文献是很难替代原作的,因为“尺寸”实际上是贾科梅蒂的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他而言,“尺寸”决定着雕塑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因此受到影响的观看方式,而这种“关系”是很难通过书籍画册传达的。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的很多艺术文章都在强调“原作”和“现场”的重要性。

于是,这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既然“现场”很重要,那么你是否真的重视了这个“现场”呢?我在美术馆里看到很多人更多时候在看着手中的手机、在跟朋友闲聊一会儿去吃什么、在不断地找角度自拍……我并不想把展览现场弄得像课堂甚至葬礼一样肃穆,但如果你连看都没有认真看,就扔下一个看不懂的结论,似乎也是有点儿粗暴。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用心感受”。但如果你已经用心感受了,努力试图理解了,这件作品却始终没能打动你,那么还是开头那句话:这并不是你的问题,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归根结底,欣赏艺术这事儿,是一个两情相悦的事情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