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摘要:寿山石雕作为福州四大名片之一,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案头爱物,更是艺术界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围绕寿山石雕所发展出的寿山石文化,更是把这一艺术形式上升到历史文化的高度,产生了极具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寿山石文化。
关键词:寿山石雕 寿山石文化
千百年来,伴随者寿山石雕工艺的发展以及石爱好者们的欣赏与推崇,历代文人雅士更是不断地把“佛心”、“道骨”、“儒表”等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交融贯注于石上,因此石萌缘情,情在石中,不断地在“观石启智,赏石求知,研石增识,品石清心,读石明理,抚石健身,藏石励志”中相互交织,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奇观和寿山石文化传统。
一、寿山石文化外传——民间传说
关于寿山石的起源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其中《女娲补天遗石寿山》中记载,女娲在补天的时候,途径寿山,被这里的山清水秀、绮丽景色所吸引,于是翩然起舞,将五色彩石散落于此,变成了光彩夺目的寿山石。还有《凤凰卵的故事》,说的是远古的一只凤凰神鸟将彩蛋液渗入寿山附近的地下,变成了寿山石。除此之外,还有《陈长寿下棋遇神仙》等其他一些说法,给寿山石的发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寿山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朱元璋夜宿芙容洞医好“臭头”》、《曹学佺买柴得田黄》以及乾隆帝祭天田黄石的“福寿田丰”的很多传说,这些民间故事以其生动趣味性及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寿山石文化的发扬和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寿山石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寿山石文化起源——大自然恩赐
根据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相关研究表明,寿山石真正成因是发生在远古时期的地壳运动变化和一系列地址变化的结果。据地质工作者勘察,寿山石是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由于火山喷发或者岩浆侵入引起了特定成分的岩石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由于石头中所含化学元素众多,寿山石的颜色非常丰富,主要以灰色和黄色为主,还有红色和绿色等其他颜色。寿山石历经千百年的环境变化,在质地、纹理、颜色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千差万别,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种类,但有一点,它们都具有纯净、透澈、圆润、质地柔滑的特点,由于寿山石密度小,质地软,这种“温润光泽,易于奏刀”的特性,是雕刻材料中的极品,具有天然优势,寿山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大恩赐。
三、寿山石文化依托——寿山石雕
寿山石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最主要依托于寿山石雕这一工艺表现手法。最早的寿山石雕出现于新石器时期,人们利用寿山石外观美、质地软的特性来制造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和殉葬品。在唐代,寿山石雕有了飞跃的发展,随着唐代大兴寺庙修建,一时间佛像、佛珠、香炉、烛台、花瓶等供佛用品的雕刻蔚然成风,使寿山石雕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具备了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宋元时期,寿山石雕已经风靡社会,并侧重印章篆刻,明清更是百花齐放,印章、文具、人物、动物及玉镶嵌各种器皿无所不有,并得到康熙、雍正、乾隆及慈禧太后等统治者的青睐,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寿山石雕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工艺娴熟,主要有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作品都要经过“相石”设计、打坯、凿坯、修光、雕刻、揩光上蜡等十几道工序,在创作风格上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出现了林亨云、冯久、刘爱珠、陈益晶、叶子贤、林荣发、郑幼林、陈礼忠、潘惊石、冯伟、林东、李福生等众多雕刻艺术家,创作出了无数石雕精品。
四、寿山石文化传承——理论研究
由于最早寿山石雕的地位较低,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文坛的文人雅士常“惜墨如金”,不屑为这“下里巴人”“浪费”笔墨。直到宋代,寿山石被载入《三山志》,之后,在一些福建和福州的地方志中也有相关记述。后来随着寿山石雕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的一些文人及外省游闽的文人们也写一些赞美寿山石的著作和诗歌,如清王士禛的《香祖笔记》、徐祚永的《闽游诗话》、郑杰的《闽中录》、卞二济的《寿山石记》、郭柏苍的《闽产录异》等,都把寿山石及其雕品写得美不胜收。从清朝开始,出现了关于寿山石雕比较专业的研究,如高兆的《观石录》和毛奇龄的《后观石录》都是关于寿山石的学术论文,民国期间有龚礼逸的《寿山石谱》、张幼珊的《寿山石考》,寿山石文化专家方宗珪出版的《福建省寿山石》、《寿山石志》,《寿山石全书》等都对寿山石雕及寿山文化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描写和研究。
寿山石的灵性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其五彩斑斓的石色与石纹,柔而易攻的石质与石性,俊逸高洁的石晶与石骨,多姿多彩的石艺与石情,赢得了世人的赞赏与钟情。有诗云:“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独特的寿山石文化历经千年沧桑道尽千古事,并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断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