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接上期:隋唐时期实用玉器与礼器的区别)
历史的车轮进入盛唐以后,在唐初期“贞观之治”的休养生息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国家逐步走入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进入迅猛的发展阶段。
这时的东西方商贸在“丝绸之路”的交往中,互通有无,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外来的文化和审美意识进入到中国内地,给当时的国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与观念,也带来了异域文化的审美理念,这都在玉文化的发展上得到了展现。
唐代 青玉飞天造型 故宫博物院藏
例如受到波斯文化的影响,隋唐玉器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和图案。
此时的玉器琢磨加工技艺已趋成熟,砣法简练遒劲,突出形象的精神和气度,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尤其是立体肖生形象的肌肉转折处理,也能收到自然得体的良好效果。
在这个时期原材料已普遍采用产自西域的和田玉,和田玉温润晶莹的特性,在各种玉雕人像、动物造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形象美与玉质美能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这样就提高了玉器的艺术性和鉴赏性。
隋至盛唐玉器,不论是简练还是精琢,其处理都恰到好处,均可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唐代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包容的心态和文化的自信,这种“兼容并蓄”,高度的开放的社会环境给了玉器更多学习借鉴的对象,玉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魏晋以来,玉器便与佛教文化有所接触,到了唐代,这种接触更深化。
唐代玉器所含的佛教文化可以说是唐代玉器发展的一种象征, 尤其以飞天为最。
飞天,梵文名叫“乾达婆”,汉语中又叫“香音神”,在佛教中被描绘成专采百花香露,能歌善舞,向人间散花放香,造福于人类的神仙。
唐代 飞天男相玉佩 故宫博物院藏
在佛教中,飞天有男有女。
在唐代玉器中的飞天形象主要是伎乐天,因而又将飞天称为“飞天伎乐”。
早期的飞天多为男像,后来逐渐演变为婀娜娇美的女性形象,艺术风格为飘然妩媚,情韵连绵,具有灵动飘逸之美。
唐代玉飞天的造型特征为:面颊丰腴,体态优美、上身半裸、 下身长裙紧贴双腿、飘带飞舞,长裙飘带,手执花枝、周围祥云笼罩,或手持莲花,飞舞天空, 片形,镂雕,线条粗犷,刀法简洁有力。
敦煌的飞天壁画
玉飞天主要采用的是镂雕手法,刀法简练,寥寥数笔便可传其神的,尽显灵动之美,体态优雅飘逸,神采飞扬。
唐代玉飞天多为镂雕的玉片,较厚,呈半圆雕立体形状,一般为3厘米~5厘米。
飞天造型多作侧面状,脸正面的很少见到;人物的造型都是发髻高高盘在头顶,有点像堆起的云朵;脸型较为丰满,眼睛呈细长形;耳朵周围去地,中间凸出一坚道。
早期的飞天其上身多为裸体状,好似天仙一般。
唐代 白玉飞天 故宫博物院藏
身体看起来好像在水平飞行,也有的飞天造型上身微微侧起,一只手臂平伸向身后,另一只手臂则横在胸前,手执花束;或者头部向前高昂,两臂屈于前侧,做合十状。
帔巾于人物的颈后飘拂,宽松的长裙自腰部起飘然而下,身下有短小的数个三歧云头。
玉飞天的另外一个常见的形式,是浮雕的造型,经常镶嵌在玉带板等饰件上,人物的刻画更加流畅,更具动感美。
唐代的玉飞天均选用优质的和阗白玉进行雕刻,材质是新疆和田羊脂玉,在艺术上充分表现出飞天的圣洁和高贵。
除此之外,唐代的玉器文化向东亚、中亚也有借鉴。
在唐代的玉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异域风情的造型,身穿窄袖长袍、足登皮质长靴的胡人形象经常可以看到,上一期有过简单的介绍。
辽代 飞天镂空佩 内蒙自治区翁牛特旗出土
进入到了五代时期后,中国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分裂割据之中。
国内开始战乱频发,百姓又进入民不聊生的动荡岁月,社会经济严重影响,百业萧条,玉器的文化和制造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玉器没有多大的发展,出土或传世的都很少,总体上来看,还是唐代风格的一种延续。
各个朝代飞天的造型和特点汇总表
唐代佛教盛行,因此以佛像、飞天为题材的作品十分普遍,并影响了后代一直到元朝都能看到飞天的玉人造型。
宋代的玉飞天延续唐代的风格,在整体尺寸的造型上比唐代的略大,一般都在6厘米以上,并且姿态较唐代更为柔美。
辽代飞天的造型与唐代飞天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身下也是有祥云环绕,风格的设计更加豪放和简洁,身体的线条更加粗犷有力。
辽代 飞天耳饰一对 辽宁喀左自治县辽墓出土
(未完待续)
本文由玉见沈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其中部分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来源于中国玉器全集资料,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