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萨珊时期的建筑都没能完整保存至今,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有二十余处宫殿废墟和祆祠遗址,我们只能通过这些废墟和遗址,对那时的建筑特色稍作了解。
萨珊王朝早期的建筑有菲路扎巴德·阿尔达希尔一世的王宫、沙普尔一世在毕沙卜尔的官殿、著名的泰西封“科斯洛拱”王宫遗址等,这些宫殿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与主建筑相伴的长方形半圆拱顶结构,这是沿袭了安息建筑的特点,主建筑的起券式屋顶及拱廊、壁龛和圆拱等都具有希腊罗马式建筑的风格,建筑装饰亦是这样,希腊罗马的影响清晰可见。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平面结构还留有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遗风。王朝后期的主要建筑是科斯洛二世为其宠妃西琳在胡齐斯坦修建的园林式建筑群。这些都是在伊朗西部发现的萨珊时期的建筑遗址,东部地区尚未发现。
萨珊艺术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其悬崖岩石浮雕,这是对阿契美尼德王朝此种艺术的继承。目前已发现萨珊王朝头两个世纪的岩雕30余处,大多数分布在今天的法尔斯省。这些岩雕的早期作品从布局到技法,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了浓厚的波斯色彩,如反映波斯“王权神授”传统的善界神主阿胡拉·马兹达给萨珊王加冕的“授冕”图,图上铭文特别强调了王权神授和王族的神圣性,此外还有描写进攻敌人和处置战俘的场面等。萨珊王朝后期的浮雕显现出更加精细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最有名的是科斯洛二世时期的一幅高浮雕国王狩猎图,现遗存在克尔曼沙东北的塔克·伊·布斯坦石窟中,它运用了壁画的构图方法,场面宏大,内容丰富,是西亚地区自亚述时代起就受到偏爱的题材。
壁画在萨珊时期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它有三个特点,一是用印度自然主义的手法表现人和动物;二是继承了阿契美尼德时期西亚地区就已存在的马赛克镶嵌艺术;三是西方影响被同化于波斯传统。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装潢图书的细密画,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萨珊时期的丝织工艺品技艺高超,制作精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钱币和银制品以反映人和动物为主,多用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二者的区别是,丝织品上更多地使用了程式化的装饰图样和抽象化的几何图案。
萨珊的银器和银币大多发现于伊朗以外的地方。银器主要有银盘,多呈圆形,椭圆形,有国王狩猎、宴饮等图案,如巴赫拉姆五世(420~438年)猎狮图,卑路斯(457~484年)射羊图,科斯洛一世(531~579年)端坐金羊床图和科斯洛二世(590~628年)行猎图等,充分显示了亚述传统。还有表现水神安娜希塔的银壶。萨珊银币以重量足和成色好而闻名,是当时与拜占廷金币一样在西亚、东欧和中亚广大地区流通的国际货币,仅中国就发现了一千多枚。银币上的国王头像各有特点,能够确认的有30个国王头像。根据这些头像的特点,既可以确定萨珊其他艺术品的年代,也可以研究萨珊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这一时期伊朗的对外交往。萨珊时期制作的玻璃制品久负盛名,在我国也有发现。
萨珊织造物以毛织品和丝织品最有名。科斯洛二世穹顶宝座上方的壁毯和泰西封王宮中的“科斯洛之春”壁毯图案非常美,只是后来被阿拉伯征服者所获。以“波斯锦”闻名的丝织品大多发现于伊朗以外地区,如埃及、中国吐鲁番,反映了萨珊对外交往及其艺术风格对西亚周边的影响。萨珊丝织技术的特点是使用经线斜纹和纬线显花织法。其艺术风格追求对称,纹样多用联珠对兽纹,图案中的马大都为翼马,而翼马早在亚述浮雕、洛雷斯坦青铜器和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圆筒印章中就有表现。联珠立鸟纹(鸭、鹅等)中的鸟一般都是颈绕绶带或口衔绶带,这也是萨珊花纹的特点。1959年在中国吐鲁番出土的一幅北朝(386~581年)“双兽对鸟纹锦”图案就是典型的萨珊风格。
王新中、冀开运 /文
****** ****** ******
阿尔达希尔一世的王宫残墙
阿尔达希尔一世的王宫遗迹
阿胡拉·马兹达神主对阿尔达希尔一世的授权仪式
波斯锦和粟特锦上的边珠纹
波斯锦
波斯萨珊时期的工艺品
科斯洛一世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