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阿水
【编者按】由太原长江美术馆主办的“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项目,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启动,由欧宁担任主持人,分为特邀艺术家实地调研、参与者招募、田野录音、工作坊研讨、展览、出版以及纪录片等版块,以声景的角度探讨太原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和当代现实,通过触发听觉的方法来激发参与者与参观者的共情,增强地方认同感,搭建在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平台。
7.31-8.6,七天的在地工作坊包括讲座、演出和田野录音,日程密集。
日落
在佛光寺等落日。山西的太阳落得晚,又是一年里白天最长的季节,六点半闭庙下高台后,太阳还低挂在山线之上。天还很亮,决定去找佛光寺附近的佛塔。上次郭廖辉和董功、张早一行人找佛塔的时候选错一条路,眼看塔就在眼前,止于一条深沟。这次他又来到同一个分岔路口,一只野兔替我们选了路,又是错的。
佛塔所在的山势平缓,覆盖芒草和灌丛,呈现银灰色的干燥色调,很野。夏季植物繁茂,湮没往日的小径。下山时天色已晚,声音的魔术开始了。
郭廖辉打头,有规律地拍手驱赶野兽和蛇。风起,后面的人忽然怎么喊都不应声。等了一会,后面的队伍才仿佛重新从地里钻出来。天际最后一线夕阳时,山里丰富的气味爆发。两个人用同样的手机在同一个地点拍的照片,出现非常迥异的色调。
佛光寺附近的霞光 钱恋水 摄
殷漪抱着女儿穿过灌丛 钱恋水 摄
这是“原音”工作坊田野录音的最后一天,殷漪让他小组的参与者自由做田野录音,自己和我们去看五台山台外的佛光真容禅寺。唐大中年间的大殿建于劈山而建的高台之上,目力所及不见现代生活的痕迹。远处山峦怀抱的谷底仍然种着庄稼,寺周老松环绕,建筑横张、庄重、醇和、朴厚。最后我们没有看见视觉通廊拥抱一枚落日的景象。佛在这里远眺太阳消失在谷地不同的地点已经千年。
佛光真容禅寺 郭廖辉 摄
建于高台上的佛光寺大殿 钱恋水 摄
之前两天的工作坊,殷漪带参与者在太原的街头、公园、庙宇穿梭,做声音训练,练习基本的录音技术。很好玩,若想唤醒成年人麻木的听觉,就要把他们变成小童,两人一组走在闹市街头不许说话(只差手拉手),向拍档指出值得一听的声音。殷漪教录音,强调手机的单声道录音“只能记录信息”,多声道才能构建场景。
前一天傍晚殷漪去崇善寺听晚课,用手机录了一段音,却不仅是单纯的信息记录。原因很简单,我也在这座寺庙听过僧人一齐诵经的声音。单声道压扁的声音令崇善寺西院的形状浮现,僧人在二楼的诵经声漂浮在满院无花的牡丹和枝丫低垂的果树之上。偶尔,无需精确立体的声音还原,记忆会帮助我们。
崇善寺的大殿正在修缮,僧人在西院诵经。 钱恋水 摄
知识的小船
八月,太原长江美术馆的《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办了一次七天的工作坊。前三天,策展人欧宁在美术馆没有窗和信号的地下一层,请二十多位演讲者给所有参与者上了三天课。知识的小船在每天下午三四点开始倾斜,六七点快结束时船员的心思多已离船上岸。接下去的三天是工作坊,欧宁设计了一个机制,把特邀艺术家和参与者分成五个组,学术顾问、技术支持、建筑师、演讲者们愿意的也被编入组中。欧宁的初衷是为不同背景的人创造共学互助的机会,并希望集体生活、合作的友谊能够长久延续 。应征者的履历都很“精英”,在校学生多有海外留学背景,职业背景包括建筑师、高校教师、写作者等。
工作坊 张安定 摄
知识的小船疲倦了 张安定 摄
特邀艺术家明确知道自己将拿出作品在长江美术馆展览,面试进组的参与者目的各异。有人到工作坊的后半程才知道自己也可以递交作品提案,有的直奔作品展览而来,未料到预算和提案获准通过的数量有限。
七天的时间够发生很多变化。参与者有自己的群,他们多从外地来到太原,吃住在一起,迅速建立交流。由于参与者还分为“参与者”(面试入选的)和“特邀观察员”(面试未入选)两类,造成微妙的层级关系(这是欧宁不愿意发生的)。陌生人之间易产生的喜欢和拒斥,各人不同的期许,以及特邀艺术家更愿意单干还是带组创作,都让情况变得有点复杂。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这些故事。这里不说人的是非,来讲这个以声音和地方为主题的工作坊和艺术展。
去年欧宁和苏州寒山美术馆用“地方音景”这个概念合作过一次展览,全名叫作《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通过田野录音和文献来研究一个地方的当代和历史音景,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声音地理(sonic geography)。“太原声景”也循这个思路,但创作没有那么简单的。欧宁理想的设计是:三天密集讲座结束后,声音艺术家们分别带组员在太原田野录音。更理想的是,每组人马覆盖一个区域,拼出太原的声音地图。
但艺术家最终要完成作品。他们只有三天的时间收集素材(当然也可以在九月底开展前再来太原),不可能个个去做声音地图的测绘。对习惯单干的人来说,带一组参与者会让工作变得不顺手。另一个问题是,特邀艺术家都不是本地人。
六月,美术馆请他们来过一次太原,走马观花本地人认为是“太原的声音”,大家感触寥寥。一座城市如果只有一种或屈指可数的“代表性声音”,这座城市该有多单调。既要强调“地方”,唤起集体记忆;又要诚实地、发自本心地创作,兼顾这对矛盾对非本地艺术家来并不容易。
消失的地名
张安定决定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他对人在他地的感受很敏感。长江美术馆所在的长江村,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从窑洞、锢窑、瓦房到宅院的风貌变化,位于顺坡而上的城市边缘高地,往东是一片绿地。平整地形、拆除窑洞后建造高楼,原本单纯的村庄人口结构变复杂。回迁的村民、太原别处搬来的居民和外来人口混居,长江村成了“千渡·东山晴”社区,消失的地名由美术馆承袭。
长江美术馆是个突兀且不打算掩饰其突兀的奇特建筑。它蹲在路边,门前窄窄一条人行道,几乎没有半户外空间,推门进去就是大厅(售楼处、书店和咖啡馆混合的区域)。美术馆身后枕着高密度的高层楼盘,面前一条宽马路,对面一排廉价小铺。每间都黑洞洞,像昨日窑洞的影子。
美术馆以建筑本身强烈的个性和周遭现实抗衡。人进入其中,在楼梯的幽邃压制和展览空间的空阔敞亮之间经过几番转换,精神被挤压。一条通天的“烟囱”如井底观天,漏出圆形天空。二层的室外庭院划出一条窄长的城市景观,一扇凸窗瞪着银杏树的中庭。墙面的肌理粗糙,空间立体阳刚,天光凌厉。这间美术馆的设计想让人心生敬畏。
长江美术馆和身后的高楼 钱恋水 摄
从二楼庭院望出去的狭长城市景观 钱恋水 摄
美术馆内部的“大烟囱”,天光神圣。 钱恋水 摄
凸窗下面是银杏树的庭院 钱恋水 摄
四楼的露台有一条小道和居民区相连。通道的功能原是方便业主从社区内部进入美术馆,把它当作新的社区中心。通道因故未打开,居民大概不会常来美术馆待着玩儿。婚纱客,想拍网红照的年轻姑娘远道而来,到此一游。
声音的诗
所以,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不复存在的长江村,千渡·东山晴社区,还是其它?张安定决定就留在以美术馆为中心的长江村,花三天的时间把这里走熟,建立自己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他在小区转悠,以扎辫子大花臂的可疑形象在游乐场和小孩聊天(大人他难开口),发现黄昏时分人以群分,一伙一伙地各自交谈。老头们延续村庄时期的友谊,可能永远不会和陌生人搭话。只有小孩的活动没有边界,满小区跑。
在对“地方”缺乏公共认知的当下,张安定选择以自己在长江村的具体经验为笔书写地方。他丢盔弃甲不做田野录音,第一天不做笔记不录音地闲逛;第二天简单拍照、初步笔记、偶尔录音;第三天,停留在一处处的时间更长,他发现了几个喜欢的地方,听着那个地方的声音,即兴地做一些行为,回应当下的听觉、身体和情感感受。“感觉很舒畅。就跟小狗撒尿划地盘一样。”
喜欢的地方有:小区外面的一座人车共用的弧形大桥,罕有人至。桥头是高点,常有货车停靠,司机在这里打牌、喝啤酒。一路所到之处,张安定用手拍打金属管道,拍桥,拍工地围栏,拍小区地下停车场的柱子;用一块石头砸开小区外墙的墙面,看墙皮落下。
路过白色围墙,就在围墙上写诗。大摇大摆进入四期建设中的工地,高楼传来的装修声如同来自云端,诗就写在楼底捡到的手套上。根据声音的节奏,用笔把水泥墙上的泥点连成星座。拐角下坡的时候,在树叶上留一首诗。
一个暂居者用自己深度体验的情感,跟当地的一个地点、空间、时刻,建立非常具体的身体和情感联系。这是创作的开始。
写一首声音的诗 张安定 摄
人迹罕至的桥,张安定在上面做了即兴声音实验。 张安定 摄
三天之后,张安定作品的几种形态已经成型,一部分内向面对参观者,一块写着“这是什么地方?”的霓虹灯将立在四楼露台,正对居民楼,把问题抛给居民。从来只有楼顶拉红色横幅发出呼喊,没有这样的直白提问。长江村的居民看见这块霓虹,会想什么?
6*6
赵丛的作品需要集体创作完成,大概是所有作品中离“地方-声景”的理想最近的一件。来太原之前,她在地图上划出一个正方形,上面标出6*6共36个点,最近的两点之间相距1-2公里。创作方法是派参与者每人认领六个点,在每处做15-20分钟的田野录音;每个点至少去两次。
一位参与者在老式居民楼里录音,警惕的大妈过来干涉:“你干嘛,偷听呢?”女孩耐心解释“原音”项目是什么。大妈:“你站在人家门外录音,里面人说什么能录下来吗?”女孩又概述了声音艺术的理念。大妈听得不耐烦:“那是我打扰你了”,拔脚就走。
另一个参与者在桥下,她不录音,做声音写作。又一个大妈来了,“姑娘在写什么呢?”女孩没吭声。大妈去而复归:“那么用功,能考上清华”,女孩还是没抬头。大妈转了一圈又来,看了一会,扔下一句“是个聋子”,彻底走了。
这组人走街串巷,故事最多,彼此之间的关系亦最亲密。地图上36个点的网格罗致声音、地方和私人体验,通过群里的即时分享成为一群人的共同记忆。二十分钟只开过一班的绿皮火车,长满植物的河道,午休结束后涌入工厂的人声,烟雾缭绕的午夜会所,跳格子的父和女,练鞭子大哥的噼啪声。最后一晚大家坐在河边,车声渐疏,虫声致密,人人都因彼此的陪伴而快乐。
第一次录音的时候,20分钟只开过一列绿皮火车。 段睿君 摄
36个坐标点田野录音小组的友谊 赵丛 摄
关于作品,赵丛想用36根长短不一的透明塑料管装这些声音。届时观展者把耳朵贴近管口,就能听见内置扬声器发出的太原声音。在长江美术馆内悬挂透明管,就像一片孤云飘于北方雄健的山峦之上,微不足道,转瞬即逝。耳朵贴近管子,将有太原地方声景的只鳞片甲送入耳朵。
抹除视觉,只听,仍是这座城市吗?
黑暗中现形
合上眼皮,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但耳朵不能关闭。即便捂住耳朵,也无法完全屏蔽外界的声音。绝对无声的环境中,仍能听见来自身体内部的声音,脉搏和心跳,血液流动的声音,呼吸声,有时耳鸣,高频刺激神经,腹腔会不合时宜地咕噜咕噜响。如果正在行走,能听见鞋子摩擦地面的声音,感受到各种震动。
现代人重视觉。视觉有明确的边界,逾越后锐减或干脆消失。听觉在都市生活中的重要性减弱,除了说话声和尖利的噪音,其余声音淡入背景,不易察觉。
上次来太原考察的时候,赵丛建议再来时组织一场演出。演出放在工作坊第二天的晚上,课程结束后匆匆调音。美术馆借来的音响一般,几十个观众席地而坐,地上几盏台灯,氛围幽暗。前面坐着个长得像花木兰的姑娘,发型像金鱼,衣服上也印满金鱼。她旁边的男生从帽到裤一身报童打扮。
正在用日常小物件演出的赵丛 聂俊 摄
声音艺术家做的事有点像巫师和祭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做音乐的背景,先在好听与否的范围内走了很久。后来多多少少发现,“好听”和“难听”、声音的沟通功能只是听觉中的一小部分。被排除在有意识地听力范围之外的声音,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他们比较关心的事情。
为什么律动嬗变的噪音让人心绪宁静,胸口装满铅块,仿佛地表的重力加强。为什么王婧念《文殊菩萨心咒》的时候,气息摇动蜡烛,投射在白墙上无穷无尽的蜡烛投影让人好像进入催眠状态。
为什么殷漪操作电脑的时候要一圈一圈地绕场,反复地离开舞台熄灯,返来开灯,像动物园里的困兽,绕着羊群打转的牧羊犬。绕圈的时候,他是否能感知到时间的不同流速?最后的蝉鸣和浪声,是否出自皮肤的感应、我们的想象?
王婧的声音实验现场 郭廖辉 摄
听觉从来不是听觉自己的事。声波震动时,人体最大的感知器官—皮肤也会感应到。
赵丛的演出接近触觉。她用两个拆开的迪斯科舞厅灯球做底,用马达让它们旋转,保持大约60%的可控性,依次往球体里加入纸、小风扇、震动棒、磁带机、玻璃球等物什。演出结束后,赵丛的桌上和桌脚堆满物件。投入水中的跳跳糖会发出似雨水的声音,塑料管里的震动棒和钢珠链条发出的声音颅内高潮(ASMR)。她在布料店抽出硬纸管做的布料芯子时听见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瞬间一年会发生好几次。她从不刻意寻找声音,耐心等待自然出现的东西拓展她的声音库。
颜峻演出的底色是自己粗重的呼吸声,类似瑜伽里的喉式呼吸。他请两位观众上台,在没有计时装置的情况下分别隔三分钟及四分钟报一次时,报到二十分钟演出结束。用报时切割成片的幽静中,身边刚才念咒语女士的呼吸声清晰如在耳旁。忽然她张开双臂伸了个懒腰。绕圈的朋友转了转脖子。颜峻提供的背景令本该被隐藏的事物从黑暗中凸显。
2017年12月,从佛光寺大殿往山谷落日。 郭廖辉 摄
2018年2月,从佛光寺大殿望山谷落日。 郭廖辉 摄
黄昏
想再说说佛光寺的黄昏,尽管那天和工作坊的内容最不搭界。下山时天色已晚,灌丛仿佛长高变密了。人行其中,视觉受限,只好因势随形。体重大的人两脚踩扁倒地的灌木,轻的人踏过会弹起。用手拨开的树枝有节奏地随步伐弹回身体,伙伴们嘈嘈切切的说话声被风和植物切碎后融入背景声。山峦压倒性的寂静中,蕴藏数不清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体验几乎没可能在一场展览中再现。因为神秘,因为声音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个还未成形的艺术展才可以期待。
《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
展览时间:2021年9月30日-2022年1月9日
地点:太原长江美术馆
文中人物按出场顺序:
郭廖辉:郭廖辉工作室(Atelier Guo)主持设计师。拾柴学社发起人,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学士。曾在彼得·卒姆托工作室、卡鲁索·圣约翰事务所、弗朗切斯卡·托尔佐建筑工作室进行建筑设计实践。
董功:2008年创立直向建筑事务所,2019年被授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被聘为美国伊利诺大学杰出教授。其代表作品包括:海边图书馆,海边教堂,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船长之家改造,长江美术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
张早:天津大学讲师,工学博士。在柏林工业大学访学期间曾赴坦桑尼亚Kigoma地区进行建造实践并收集论文数据。2020年山西休介市全域旅游城市提档升级改造主持建筑师。
殷漪:音乐家,艺术家,策划人。1998年组建慢核乐队“死亡诗社”,贝斯手兼主唱,至2001年转向数字音乐创作。近年来的音乐实践主要集中于个人现场音乐表演以及音乐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探索。
欧宁:艺术家,策展人,作家。2020年开始他重新进入声音研究领域,主持和策划一系列声音艺术工作坊和展览,包括“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苏州寒山美术馆,2020-2021年),“村声工作坊”(苏州容春堂,2021年),“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太原长江美术馆,2021年)。
张安定:声音艺术家,实验音乐人,青年文化研究者,青年志联合创始人。近年他开始关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新声音文化景观,转向声响写作、声响剧场表演与声音装置等多媒介形式融合的创作。
赵丛:摇滚乐队“不在话下”“阿部薰没有未来”贝斯手,现居北京。擅于使用普通的日常物件进行演奏,意图通过将细小声音的放大,简单的动作带来陌生的异样。https://zhaocong.bandcamp.com
王婧:声音实践策展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声音研究,感官研究,艺术人类学。
颜峻:住在北京。创作实验性的音乐。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