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对于来洛阳旅游的人来说,一提起石窟就会想起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名声早已远扬海内外。其实,可能是龙门石窟的光芒太过耀眼的原因,存在于龙门石窟周围的这些北魏洛阳小石窟群却长期遭到冷落和文物保护方面的疏漏。
北魏迁都洛阳后,在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先后开凿了偃师水泉、新安西沃、义马鸿庆寺、吉利万佛山、嵩县普沟、孟津谢家庄、宜阳虎头寺、巩义石窟寺、伊川吕寨和石佛寺等十个佛教石窟。今天咱们就看一看这些石窟。
巩义石窟寺
巩义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镇寺湾村,198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巩义石窟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由此证明,巩义石窟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一个石窟。初建寺称“希玄寺”,唐初改称“净土寺”,宋代改称石窟寺。石窟寺现存大雄宝殿和东西庑殿10间,洞窟5座,千佛龛1个,现摩崖大佛3尊、摩崖造像255个、佛像7743尊和数十篇题记。石窟诸佛造像多为方圆脸型,神态文雅恬静,衣纹简练。礼佛图、飞天、神兽、佛教故事等是现存较完整的北魏浮雕造像。其中最精美的为第一窟“帝后礼佛图”,构图分三层,东边是以皇帝为首的男供养为前导, 画面中仪态雍雅的贵族和身体矮小的待从形成了尊卑鲜明的对照。
偃师水泉石窟
水泉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大门——大谷关口以东断崖之上、今偃师市寇店乡水泉村。石窟坐东向西,背山面水,呈拱形。深11米,宽6.30米,高7米。共刻大小佛龛400余个。开凿年代从北魏至北宋,主要是北魏之作。窟内正中刻主佛两尊,左佛通高5米,右佛残高3米,两佛并列
地址:偃师县寇店乡石窟村南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壁上
新安西沃石窟
西沃石窟位于新安县正北40公里西沃村东、黄河南岸的垂直峭壁间。它背靠青要山,面临黄河水。自东向西依次有浮雕石塔四座,石窟两座。在塔与石窟间有若干个小佛龛。石塔均为浮雕楼阁式方塔。一号七级,高200厘米,每级之间有大房檐,塔顶有相轮、宝瓶。从下至上,一至三级每层刻一佛、二菩萨、三层以上,每层刻一佛。石塔右下角刻供养人题铭,下部正中是造像记,左、右及下部是供养人。二号塔三级,三号塔七级,四号塔五级。
地址:新安县正北40公里西沃村东、黄河南岸的垂直峭壁间
义马鸿庆寺
鸿庆寺位于义马市的常村镇石佛村,开凿于北魏(公元386年-534年)中晚期。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鸿庆寺共有石窟4个,佛龛46个,大小佛像121尊,各种飞天12个,佛教传说故事浮雕4幅。有智者说,假如龙门石窟是一部史书,那么鸿庆石窟应该是这部鸿篇巨制的草稿。
地址 :三门峡义马市东郊7公里处的石佛村
吉利万佛寺
万佛山石窟位于洛阳市吉利区(原属孟县吉利乡)与济源市交界处的柴河村北。东临八里庙村,西濒柴河水库,焦枝铁路从旁边经过。现存六个洞窟,分上下两个寺院。据有关专家考证,该石窟群是龙门石窟周围诸多中小型“卫星”窟中相当有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一处。
嵩县铺沟石窟
铺沟石窟坐落在洛阳嵩县东北田湖镇铺沟村西边,石窟背依西岩山南岭崖壁,东望伊河,洛栾公路从窟群下穿过。南距嵩县30公里,北离洛阳市58公里。
孟津谢庄石窟
谢庄石窟位于洛阳市孟津县黄鹿山乡谢庄村东侧的邙山崖壁上。西魏大统(537年)三年,由民间集资雕造。该年东魏和西魏发生了“潼关大战”,洛阳一带人烟稀少。
宜阳虎头寺
虎头寺位于宜阳县城东12.5公里苗村南虎头山脚下,因山崖形状似虎头而得名,寺也随山名而称虎头寺,石窟因寺而得名虎头寺石窟。石窟内有近千尊佛像,故又名千佛寺。这一石窟造像的最早开凿年代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建都洛阳后,大兴佛教,当时人们就在这里因势就形,开凿石窟,建造佛像。石窟由东北而西南,山崖环拱,呈一弧形,面积300多平方米。石窟北面有一石壁,上面有镌刻的碑碣两方,高2.1米,宽1米。可惜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字迹已模糊得无法辨认。在碑碣的西南,面向西北开凿石窟一穴,深6.2米,高2.7米,宽2.25米。
伊川吕寨石窟
吕寨石窟位于伊川县酒后镇吕寨村,有三窟组成,北窟深1.50米、高1.90米、宽1.80米,内供奉一佛,菩萨置于左右,周围刻有24尊小佛像;中窟深2.00米、高2.10米、宽4.00米,内有三佛造像,周围刻有34尊小佛像;南窟深1.10米、高1.60米、宽2.30米,该石窟的造像,无论从刀法,而且衣纹上看,均具有北魏特征。
伊川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伊川县鸦岭乡,石窟始建于北魏,有2个洞穴相连而成。北侧洞穴高5米,宽4.5米。正面有坐佛一尊,身高1.5米,为佛祖释迦牟尼像,慈眉善目上,双臂膝,线条清晰,衣初精细。其南有2个壁,高0.4米,中有产佛一尊。洞北有大坐佛一尊,佛像东西各有侍立之像,与正面坐佛结为一体,构成货界尊贵之众令观瞻者如入西方天庭,心灵为之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