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淳化阁帖局部
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奉旨刻制的集帖。
淳化阁帖局部
他将历代宫藏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法帖,集中镌刻拓印成集。当人们把目光都投射到这幅陈年集帖,为之惊叹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在这偏偏笔墨背后,屹立的是一座横亘千年的艺术宝库,这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历史。当我们进入这扇浸染着墨色芬芳的大门时,我们就会发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敬仰的那一撇一捺,除了历代书家们的笔墨功夫外,和汉字本身的特点是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甚至是否可以这样推想,我们的祖先在创造这种文字之初,就已经在那些字里行间融入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呢?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青铜器就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时期。几乎是在青铜器产生的同时,一种兼有记事和装饰作用的文字出现在了钟鼎之上,这种青铜钟鼎之上的文字,被后人称为钟鼎文。古人把青铜称作金,因此这种文字又被称为金文。
如夜空中的繁星
清代书法家李瑞清曾说,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如儒生不读尚书。李认为临摹毛公鼎铭文字体是学习书法必不可缺的一课。
流淌的铄金
钟鼎文已经非常久远了,但是他依然算不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被证实是中国可以辨识的最为古老的文字体系。由于这种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后人便把它称作甲骨文。
有象形文字的甲骨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灭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当时秦国通用的文字书体有八种之多,秦始皇下令书同文,要求在全国使用统一的文字。丞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之上,删繁就简制定出一种比大篆更加简洁规范的文字,这就是小篆。
规范,整齐划一的表现
秦始皇把小篆定为标准字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李斯也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留下了姓名的书法家。沿着中国文字的发展脉络,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书法的书体被划分为真、草、隶、篆。其中的篆书就包括大篆和小篆两种书体。作为汉文字源头的甲骨文和钟鼎文,都被划属大篆书体的范畴之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推断?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那些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的文字,正是中国书法的开山之作,或者说中国书法的产生就是伴随着古代文字的产生,生而同步出现的呢?这是一个历史上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他的争论就在于字体与书体是不是一回事。比如:郭沫若曾经说过,秦朝的时候有秦朝的钟王颜柳,在战国时有战国的钟王颜柳,在甲骨的时候,甚至也有甲骨时期的钟王颜柳,那就说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书法家或契刻家。那么他是把书体和字体合一的观点,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书体与字体是一回事,因为书法它是个寄生的艺术,没有汉字这个母体,就没有书法的艺术。但是,书法是艺术,艺术它有它自身的规律。所以,书法艺术联系在一起,那么它就一定要有书法家的主观情感,审美追求在里面。如果某种字体我们看不出有审美追求,看不出有审美情操,看不出有审美意趣的话,我想那个并不能成为书法。
几何化的汉字
作为一般的符号,它是不强调太多的变化,不强调构型,里头或者是笔画里头有什么生命,没有生命,这个东西,我们就是说可以把它理解为文字的符号,是一种无机的,是一种机械的平衡。就像我们马路上看到的交通符号一样。那么,作为在这个机械拼合的,无机的文字符号的上面进行加工,他才能深化出我们今天讲的真正的书法艺术。所以书法艺术是写字,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写字就是书法艺术。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书法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甲骨文、钟鼎文是迈出的第一步,当之无愧的是中国书法长河的三江之源。
在秦朝通行小篆的同时,隶书在社会下层悄然而生。到了汉代,隶书取代了小篆上升为主要通行字体。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他使汉字告别了已经使用千年的古文字,彻底摆脱了古文字那种象形的特点。所以,汉代人称隶书为金文,到了汉代末期,隶书向正书、行书、草书三个不同的方向演变,形成了中国书法最主要的三种书体,这就是文字史,也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隶变。
隶变为书法艺术展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我们的问题似乎还是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为什么在世界上,那么多种文字产生形成的同时,只有汉字成为了独秀于世的艺术表现对象呢?它是方块字,方块字也就有一定的面积,这个面积虽小,但是他就可以做文章了。另外,它的笔画形状比较多变,它有大致说的八种形状,“永字八法”就是一个永远的“永”字,他把那个八种笔画都包含了。那么,这个笔画比较多变,这结构也多变,它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单体结构,左右结构还有对称性的左右结构,不对称性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有两层式的,三层式的,这个结构变化很大。这一小块面积里头,多边的笔画又经过多边的结合,它的形象自然而然的多边。那你也可拉平文字来看,文字都成横条型,横条型的就不像一个有面积的东西富有表现力了。
没有艺术基因的字母组合
如果说汉字自身的逐渐演变为中国书法展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书法工具的逐步完善,无疑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的书法艺术不能脱离文字基础而存在,不能脱离笔墨工具来表达。但是,仅仅有了文字,仅仅有了笔墨,就称得上是书法吗?中国书法能够延续千年之久,而且至今还在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那么支撑他艺术价值最为根本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清代的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书概》中这样写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一管柔毫,一张宣纸,就可以把人的精神性情,清晰而又千差万别的体现在笔下的点线之中。以最简单的工具直接的把万象之美,天地万物之变动,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原来,书法艺术和书写者的人格性情,就是这样密切的成为浑圆的一体,人格性情成为书法艺术的最终目的和内在灵魂,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带着这样的思索,让我们重新回到浩瀚的书法历史中去求证,去发现,那沉寂千年的墨迹,纸张背后灵动着的一幅幅鲜活的生命形象吧。
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之前,秦汉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国度。汉是外向的、动态的、粗犷的。所以,霍去病的时候,马踏飞燕都是非常动态的,整个汉帝国是一个扩张的时期,是个建功立业,一个飞扬的时代。但是汉代有一个很大的弱点,从人类的文化心理学的角度,他压抑了人的个性,他强调群体去建树一个功勋,建立一个强国,而忽视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和发展。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统治者比较薄弱,战乱平凡,生活不安定,人的生命非常痛苦,因为战乱颠沛流离,这个时候,正因为他统治力量薄弱,物质生活可能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心里是很自由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在中国美学史上,所谓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人们都要到郊外的水边踏青郊游,以消灾避祸,他们把这种活动叫做修禊。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约了一些文人朋友,共四十一位到兰亭西边,饮酒游戏、即兴赋诗,大家把这些诗作汇集起来,公推王羲之为诗集做一篇序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
魏晋风度的表现
《兰亭序》书写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抒发人生的种种感慨。文笔俊爽,流畅洒脱,无拘无束。就是这篇序文将晋人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神韵抒发的淋漓尽致,恐怕连王羲之也没有料到,他即兴写下的这篇《兰亭序》,竟然成了天下第一行书,而风流千古。
文质彬彬,君子之风
中国书法的觉醒时期,应该是魏晋时期,他的标志性的人物是王羲之。其关键性是书法我手写我心,这是首要的一个方面。第二就是书风的独创性。在李斯以前,六国的文字书法风格,国与国的差别比较大,但是国家以内的差别不大,有个规范,你看他的小篆都是统一的。但是王羲之出现了以后,每一个人的书法就是一张面孔。后世学王羲之的何止千万人,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中国书法的觉醒就是中国人的觉醒,中国个体的觉醒,中国独创性的崛起,这是很关键的。
王羲之所代表的魏晋书法,以洒脱飘逸的风采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唐代书法则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面貌征服了后世。草书是最为简便快捷的一种书体,它只保留了汉字的梗概,书写起来草率,急就。草书到了唐代的张旭手里,犹嫌草的不够,于是就创立了狂草。狂草最为肆意放纵,草到了极致。张旭的草书令人眼花缭乱的飞腾,心手两忘的抒发心中的激昂慷慨,展示了他傲视一切的胸襟。诗圣杜甫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下笔落纸如云烟。”三杯酒下肚,在王公大臣面前脱帽露顶,用这种不拘礼法的狂态来面对生活。用这种微醺的狂态来创作草书,自然会使人联想到大诗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那种张扬个性。
笔走龙蛇尽欢颜(古诗四帖局部)
谈到唐代书法,还有一位对后世书法影响极为深远的人物,他叫颜真卿。颜真卿中年的时候,河北二十四郡沦陷,大唐江山岌岌可危之际,平原太守颜真卿率先起兵,举起讨逆大旗。在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一家有三十多个亲属在战乱中殉国,其中他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堂侄颜季明的牺牲最为壮烈。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颜真卿满怀悲伤的设酒,祭奠死去的亲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那篇震铄古今的《祭侄稿》。颜真卿用喷涌而出的激情,把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奠文字写的这样奇绝雄健,达到了超神入圣的境界,以致《祭侄稿》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悲愤之极寄情怀
这种忠诚,这种民族精神,这种人格信念,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应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礼赞的,颜真卿在这方面达到了一个书与情的高度合一。他的书法的那种美感,是他人格深处的寄托,字如其人就在这里才能够解释。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也一如忠臣烈士,庙堂之气十足。书法本身是极具象征性的,看到颜体楷书,傅山告诉他的孩子,在学习颜真卿书法之前,必须首先观看颜真卿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就是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胸中要有颜真卿那样的浩然正气。古代人之所以一再标榜,高悬这么一个标准,就是要提倡人品要高,书品才会高,正如柳公权所说的心正则笔正。
这说明什么?古人把中国书法的这种修心至远视同人格的修炼,视同于人生的一种境界。所以,在书法的研习之中,提升自己的人格,特别是文化的提升,学习古代书法的那种精神性,最感染人的就是书写者的那个精神性,在作品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东西,才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灵魂,才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动人的因素。
宋代大文豪苏轼,自然是当之无愧。这位广学博才的大书法家,谈及学识、修养和书法的对应关系时,这样说道:“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书家如果学识浅薄,见识狭窄,学问不足,其书法是不可能达到近妙程度的。
无法有法在修行
苏轼本人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富有浪漫个性和学问文章之气的书法家。他诗词文赋、书画音律无所不精。他的书法既有阳刚之美,又有书卷之气。苏轼广博的学识造就了他那种气吞万里的胸襟气度。联想到他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恢宏与豪迈。如果没有人文追求,也没有文学的这种技术,那么以书法的表达只能写了别人的诗和词,你自己的心态缺乏表达,那么你表达的东西看了你作品以后,不能联想你的人,而只能看到你这个字的形态的变化,这样的书法,所表现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就给淡化掉了。
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是在那个民族斗争中写的,是血与火的情感的附和,如果颜真卿写一首杜甫的诗,那肯定他不会成为我们今天很崇拜的艺术的典范。所以,书法美的构成中间,它不仅有书法的形式技术,同时有它的文化内涵。
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今天,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令我们无限追思和敬仰的笔墨宝卷,更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财富。站在他的面前,我们应该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幸福。因为每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我们都可以随时去瞻仰,去体会那份古朴优雅和那份博大深邃。无论是勤学苦练的求索,还是心手两忘的抒怀,自私的狂放,还是温文尔雅的内敛,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已经经过漫长的积淀,代代相传,浸透在了民族很久远的血液之中了。透过那变化万千的点线形,我们看到了那种沉浸于笔下,洋溢于案头的生命存在。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书法创作成为书家心灵世界的展现,成了地道的身心修养、人格完善的过程。虽然作为实用性书写工具的毛笔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却保留了下来。他那独具的神韵,百读不厌的气质,至今依然令人倾倒陶醉。千年书法的历史不仅仅是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的流传史,伴随着文人们的笔墨纸砚,流淌千年的毫无疑问应该是那千古不变的翰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