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十二金钗画像清代画家「清式画案简介」

时间:2023-05-10 09:06:23 来源:搜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我们一起分享清朝中期白描画大师金廷标绘画作品,绝对不会失望的。

金廷标,清代画家。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鸿子。能绍父艺,亦工写真,并能描绘人物仕女及花卉。善取影,白描尤工。亦能界画。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南巡进白描罗汉册,称旨。命入内廷供奉。所绘写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宗题咏。入直数载,卒於京寓。《石渠宝芨》著录了他81幅作品。主要传世作品有《莲塘纳凉图》、《瞎子说唱图》、《品泉图轴》、《婕妤挡熊图》、《负担图》、《岩居罗汉像》、《岁朝图》、《冰戏图》、《儿童斗草图》、《仕女簪花图》、《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大士图》、《画仙舟笛韵》、《锺馗探梅图》、《出征图》等。

清朝中期金廷标《莲塘纳凉图》赏析

清 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轴,绢本,设色,纵:56.9厘米,横:65.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中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吻合。

笔墨工细,人物动态悠闲自在,衣褶用浓墨勾勒,略似折芦描法,笔势流畅;布景简洁,设色雅淡。山石用小斧劈皴,锋利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

清朝中期金廷标《瞎子说唱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瞎子说唱图》立轴,绢本,设色,纵88.5厘米,横62.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农村田头,老翁、幼童、少年、农夫,正静听一盲人在大树下说唱,引得隔溪老妪农妇抱婴携童指手欲趋。唱者喜笑颜开,听者神情各异,富于农村生活情趣。画法精工兼写,注重人物形象刻画,生动自然;衣纹线条类钉头鼠尾,挺拔流畅。

清朝中期金廷标《品泉图轴》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品泉图轴》,纸本,浅设色,纵58厘米,横73.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绘月下林泉,一文士坐於靠溪的垂曲树干上啜茗,状至悠闲,一童蹲踞溪石汲水,一童竹炉燃炭,三人的汲水、备茶、啜茗动作,恰恰自然的构成了一幅汲水品茶的连环图画。画面上明月高挂,清风月影,品茗赏景,十分自在。画上的烹茶道具有竹炉、茶壶、四层提篮(挑盒)、水罐、水勺、茗碗等等,斑竹茶炉四边皆绑提带,四层提篮内可容烹茶需要诸品,如茶叶、炭火等等,可以想见图上的这套茶器就是外出旅行用的。图上的文士独坐啜茗沉思,可能在构思诗文,此景或如前文沈周所说的“细吟满啜长松下,若使无诗味亦枯。”本幅山水人物浅设色,笔墨精炼,人物清秀,圆短脸形的文人造型极富特色,衣袖襟褶皱摺转折猷劲,皆与记载中的“折芦描”相近。

清朝中期金廷标《婕妤挡熊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婕妤挡熊图》立轴,纸本,设色,纵:150厘米,横: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取材于汉刘向《列女传》,表现冯婕妤挡熊的历史故事。冯婕妤是汉元帝的妃子,一次随帝观看斗兽,熊从兽圈跳出,左右侍从皆惊走,冯婕妤临危不惧,以身挡熊。

图中以工笔设色为主。笔法流利劲健,人物动作、神态描绘细腻,衣纹细致飘洒。刻画了当熊出兽栏的一刹那,在场的人均惊惶躲闪,只有婕妤毫不犹豫走下平台前去挡熊的情景,十分生动逼真。平台、坡石、草坪、柳树,用笔挺健劲秀,树叶点染精细,敷以花青色。结构严谨,具有生活气息。

清朝中期金廷标《负担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负担图》纸本设色,纵140.9厘米,横5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负担图》设色画一樵夫负担,夜归叩门,门内一妇瓦灯应出,红树有声,山月正上。画上有高宗皇帝的御题诗:“负担归来独叩门,家人秉烛启黄昏,较诸贫见叶翁子,相敬高风与足论。乙未仲夏下瀚,御题”。钤“乾”、“隆”、“乾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及鉴藏宝玺五方。

清朝中期金廷标《岩居罗汉像》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岩居罗汉像》立轴,纸本,设色,纸本,设色,纵99.5厘米,横5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罗汉眉目清秀,披发,戴耳环,臂腕佩钏、镯,着袒右式袈裟,自在坐,手捧如意,系模仿了菩萨的形象。罗汉、童子衣纹分别运用了蚯蚓纹、钉头鼠尾描,造型工整,设色清雅。《秘殿珠林三编》著录。

清朝中期金廷标《岁朝图》赏析

金廷标《岁朝图》96×65.9公分,现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清代画家金廷标创作的绘画作品。

园中翠竹与梅花、天竹争相竞艳,一妇人由月门窥群婴嬉戏,喧闹活泼的孩童,为新年增添热闹祥福的气氛。

清朝中期金廷标《冰戏图》赏析

《冰戏图》轴,清乾隆,金廷标绘,纸本,设色,纵121厘米,横6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冬季寒风萧瑟,景物单调,但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孩童来说依然不乏游戏项目。宫廷画家金廷标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十个小伙伴来到结冰的池塘边,胆大的几个先下到了冰面上,可是太滑了,一不小心就摔了个仰面朝天,想再站起来也不容易,只能勉力支撑着。而岸上的同伴则嬉笑着,跃跃欲试。

金廷标是清乾隆时期最著名的宫廷画家之一,以人物画见长。他笔下的风俗人物朴实自然,贴近生活,情态生动,令观者心生亲切之感。

清朝中期金廷标《儿童斗草图》赏析

《儿童斗草图》轴,清,金廷标绘,纸本,设色,纵105.3厘米,横7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表现的是端午节儿童们斗草的游戏。有的以比赛采得的花草作对,这是文斗;有的把叶柄相勾拉拽,也称“拔根儿”,就是武斗。

清朝中期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轴,绢本,设色,纵223厘米,横13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署款:“臣金廷标恭画。”钤印一方,模糊不辨。

图中精致的家具、富丽的陈设所构筑出的典雅高贵的环境,表明此图表现的是宫廷女子日常生活的景象。梳妆打扮是贵族妇女每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她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图绘晨起的女子对镜理妆的情景。她为了取得良好的照镜角度,不禁起身而立,双目注视着桌上的铜镜,同时,左手缓缓地往云鬓上插玉簪。情节生动,人物举止自然,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准确传神的艺术表现力。

图中女子杏脸桃腮,皓齿朱唇,身段婀娜多姿,富于曲线变化,体虚力弱中显现出娇柔典雅的娟秀气,体现出清代仕女画清新俊秀的时代特征。人物衣纹用笔顿挫转折,线条遒劲刚健,与以界画方式表现的家具及室内装饰物所采用的守规守矩、见棱见角的线条相互呼应,笔墨格调于统一中显现出所绘物象不同的质感。此幅构图颇具机巧,近景为全身像的簮花女子,中景系若隐若现的理书侍女,远景是含烟带雾的翠竹一隅。繁复的画面,既未掩簪花的创作主题,又通过近、中、远三景的自然展现加强了画幅的立体、纵深效果,从而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

清朝中期金廷标《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轴,绢本,设色,纵168厘米,横32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款识:“臣金廷标奉勅敬绘。”下钤“臣金廷标”白文方印。乾隆皇帝御题诗,款识:“癸未新春御题。”下钤“乾隆宸翰”白文方印、“得象外意”朱文方印。“癸未”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皇帝时年53岁。

图中乾隆皇帝带有肖像画特征,当出自郎世宁之手,笔法精细,情态生动传神。宫女们以细劲轻利的线条勾描,显现出她们丰姿绰约、楚楚动人的体态。树木刻画工整精妙,笔笔不苟,具有宋画特点。山石多以侧锋皴擦,表现出其峭拨的风骨和坚硬的质感。是图所绘物象众多,且以不同的笔墨加以表现,由此可见金廷标在山水、人物及肖像画创作上,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他也因此而成为乾隆朝最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

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掌管皇朝命运的满族王者,谕令宫廷画家绘制了许多他身着汉族古装的行乐图,从中可见他对汉族文人乐天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之情。由图上乾隆皇帝的御题诗可知,此图是“松年粉本东山趣,摹作宫中行乐图”,即仿宋人刘松年古意之作。图绘他一身高士衣冠,正倚栏而坐,居高临下地目视着一行款款过桥的古装女子,充满了宫廷娱乐气息。

清朝中期金廷标《大士图》赏析

《大士图》清 金廷标 纸本设色 纵168厘米 横81厘米 沈阳博物馆藏

对于金廷标的绘画,清代胡敬在他的《国朝院画录》中说道:廷标笔不尚工致,以流动机趣写生,颊上添毫,栩栩欲活。其派沿自蓝瑛、董旭、谢彬辈,而能不染其习气,匠心独运,神解超然,有契圣心,良以人物贵传神,吴带曹衣,无吴阿堵间小三昧也。

清朝中期金廷标《画仙舟笛韵》赏析

清 金廷标 《画仙舟笛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岸石掩映间,松下二船并泊,舟艇中高士横笛和奏。皴山以披麻融入斧劈皴,用笔劲利。本幅装裱成圆形外框,绘石壁沿著框缘相对,劲松盘踞于石上恰可遮阴,河流穿越峡谷。描绘山石或人物衣纹,色泽晕染清雅,构景清奇,堪称妙製。

清朝中期金廷标《锺馗探梅图》赏析

清朝中期金廷标《锺馗探梅图》154.6×78.9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钟馗戴笠,背束梅花一捆,撷衣欲行经雪桥;后一人口衔梅枝,手撑破伞随之。清代,钟馗已晋身为五月花神,但仍有少数画家,钟爱描绘钟馗于雪天探梅的雅兴,聊以“借景抒怀”。

艺术赏析金廷标此作,当即欲借助钟进士访梅的情境,隐喻画中人孤高不群的内在性格。

清朝中期金廷标《出征图》赏析

《出征图》绢本设色画纵117.5cm,横90.5cm是清代金廷标创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久居深宫的金廷标以文人画风表现这种隐逸类的题材,不能不说他心存山林之志。马队呈“之”字形曲折行进,表现了山道的奇险无穷,位于下端的主要人物和侍从皆处理成正面像,使主体突出。画风取工致精巧的工笔画法,树石均用青绿法,设色浓重华贵,一派皇家气息。图左下有作者款“臣金廷标谨画”,钤印“臣”、“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