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作者:向昌 司金冉
近年来,剧本杀已经成为年轻消费者休闲娱乐的重要社交方式,悬疑、恐怖、凶杀等题材的剧本更是以强感官刺激的特点博得年轻人的追捧。电影《扬名立万》借“剧本杀”这一形式将悬疑与喜剧两种类型风格融合,让观众在惊悚与笑声中跟随剧中人物进行推理,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调侃和嘲讽。
电影《扬名立万》海报
电影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了民国年间。一群落魄的电影人聚集在一处封闭的豪宅,以上海三位商业巨头惨遭杀害的真实案例为故事原型,拍摄一部电影,从而摆脱各自的生存困境。然而,随着素材的整理和剧情的构思,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案件背后罪不可赦的恶并非来源于“凶手”,比起小人物的无奈挣扎,“被害者”才是真正的原罪和恶的源头。整部影片展现了不同身份人物的思想和人性,在戏谑的游戏中表现出荒诞的现实。
电影在封闭的空间讲述故事,导演成功抓住年轻群体的喜好,“剧本杀”式的故事进程和逻辑推理为观众带来“互动性”与“参与感”,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游戏化”的体验。剧本杀的沉浸感,来源于它的标准流程,如角色出场、案情还原、案发现场搜查、圆桌讨论、逐步揭晓每个人身上的悬念、复盘与最终反转。玩家们要在掌握自己角色的故事信息后,通过想象力代入,沉浸其中。在这个过程里与其他玩家不断沟通、梳理线索、搜集证据,形成对凶手的杀人动机与杀人手法的推理。《扬名立万》在每个环节都下足了功夫,营造出一种“众声喧哗”的集体互动狂欢。影片将几层剧本杀嵌套在一起,让故事变得充实,层层推进的反转剧情,使影片具有浓厚的悬疑、推理色彩。
一开始,主要人物之间互相排挤、揭短,赤裸裸地展现出人性之恶。然而,随着事件推演,看似唯利是图的导演郑千里,在危急时刻给曾经刁难自己的关静年以帮助,宁可被李家辉误会,还是选择了默默地支持;正直、倔强的李家辉,在“真相”和“善良”的抉择中选择了后者;因演技浮夸被演艺圈“抛弃”的苏梦蝶,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敢于反抗霸权;狂暴、冷酷的杀人狂齐乐山,其实是一位甘于奉献、善良、正直的守护者……人性之善渐渐显露。影片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善良”,或许这才是电影主创真正想要追求的内容,让观众在欢笑过后,在巨大的反差中察觉到“真、善、美”的存在,进而反观自身,达到艺术与现实的相互映照,完成电影的艺术传递和价值导向功能。
《扬名立万》之所以能够在市场和口碑赢得不错的成绩,除了精巧的叙事结构和值得推敲的剧本外,还带给观众一些思考,其中既有对故事“真相”的探求,也有对现实和社会的追问。当谜底一步步揭开,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而起伏,进而从中获得满足感。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观众也不得不把目光从影像投向现实:电影究竟是一门艺术还是单纯的赚钱工具?电影人如何在时代浪潮中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社会的不公,想要反抗是否只能以暴制暴?这些或许都成为观众观影后心中不断盘旋的疑问。
不可否认的是,《扬名立万》的确给电影创作开拓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是电影类型扩展的新范式。电影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何在时代发展中保持电影思想性、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进一步推动电影进程的发展,是所有电影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作者向昌、司金冉为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