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非遗·年俗
春节在我国属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一项年俗背后,都流淌着传统的“年味儿”,时代记忆推出新年特别篇,为您梳理贯穿在年俗里的民间技艺,感受非遗魅力,品味浓浓年味。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 剪纸、 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 吴敦厚说,他以前做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
新年挂灯笼是中国的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今天我们来看下各地的灯笼。
泉州灯笼
泉州花灯以其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于世。制作传统的泉州花灯“彩扎灯”时,艺人们先用纸捻将竹篾绑扎成灯的骨架,再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粘在骨架上,然后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了彩扎灯。
“刻纸灯”的工艺出现较晚,首创者是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1892—1983),花灯的所有图案全由制作者自己设计,再用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刻纸灯不用骨架,全以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后来,李尧宝又在这些镂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1978年,艺人蔡炳汉创作了“针刺无骨灯”。这种灯的图案全是用钢针在制图纸上密密麻麻刺出来的,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传统延续千年,泉州花灯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艺精湛的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成为泉州花灯的“台柱”,也是南方花灯的典型代表。赏灯的底蕴滋养了花灯事业,一代代巧思的扎灯匠人守传承、推新意,把泉州的花灯带至世界各地,更将传承非遗的初心传到校园。
加上政府部门的重视,这项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积厚流光、历久弥新。传统延续千年,泉州花灯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灯笼
福州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福州就成为全国盛行花灯活动的十大城市之一。每当元宵之际,民间制灯、买灯、赏灯、送灯尤为活跃。据王应山《闽都记》载:福州“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其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十里长街,灯火辉煌,红光辉映。州县官吏,每逢元宵佳节之际,便倡导大闹元宵,便结花灯,“官民同乐”。有诗云:“华灯成市将元夕,色色精工费剪裁,几种寄供新岁玩,清光四壁照衔杯。”历代灯会时间也有变化:唐宋多为正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元代朝廷不提倡大规模灯会;明代为正月十三日至二十二日;清代为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民国后则无定规。
福州人讲究花灯的制作、造型,更讲究花灯的送法与意义。在老福州的记忆里,元宵节到来之前,长辈们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给后辈送几盏花灯。福州传统花灯种类繁多,每种寓意都不同,送灯也多有讲究。对出嫁之女,娘家照例必送灯,“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孩子坐盆”灯,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桔”灯,寓“焦急”之意。生育后可送“状元骑马”灯、“天赐麒麟”灯等,直送到外甥(外孙)16周岁为止。此外,送红莲花灯表示希望生女孩,送白莲花灯则表示希望生男孩……民间有首童谣:“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外孙),送来红红桔子灯,吉利又添丁。”反映了外婆爱外孙的社会风尚。居住在宫巷的清嘉庆年间举人、林则徐老友杨庆琛在《榕城元夕》竹枝词中写道:“天赐麟儿绘彩缯,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钗卸,又报娘家来送灯。”此诗描述当时送灯的盛况。按照福州传统民俗,市民送灯之前,还要去买海蛎、豆腐干、蒜等,因为在福州话中,豆腐干带“官”的音,蛎和“弟”同音,蒜和“孙”同音,这些与花灯、甘蔗等都寓意着吉祥如意、人丁兴旺。
藁城灯笼
藁城宫灯又名藁城贡灯,是石家庄市藁城区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屯头宫灯"为代表,传统的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后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发展而形成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模式。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藁城宫灯还曾悬挂于天安门和2008北京奥运会,2009年11月25日又被授权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等荣誉。
过去逢年过节,全国各地豪门大户纷纷前来购买,为了带回家张灯结彩,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传统的宫灯多燃蜡照明,为防风,用水胶刷过的纱布当罩,上面绘制各式各样图案,各含不同寓意,各有不同功用。藁城宫灯是以主架及外敷红绸布做成一定的造型为表现形式,传统的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形状分为大小号,均为椭圆形,象征红红火火、圆圆满满、吉祥喜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保持传统宫灯外形及特色的基础上,经过老艺人们的研制开发,藁城宫灯在用料和制作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了系列化、机械化、规 模化生产模式。
因为藁城灯笼被定为贡品,所以就取名为贡灯。后来,又因为这藁城贡灯已经成了皇宫里的专用物品,人们就把“贡”字改为“宫”字,于是就有了藁城宫灯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2006年,藁城宫灯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藁城宫灯承载着非遗的传统文化,在逢年过节时也寄托着我们对于节日的美好祈愿,已经成为藁城地区的知名工艺产品之一。藁城宫灯随历史而来,在当代愈加历久弥新,绽放光彩!
秦淮灯彩
秦淮灯会,流行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民俗活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秦淮灯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得到了迅速发展,明代时达到了鼎盛。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秦淮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一直是历代南京民众辞旧迎新、祈求吉祥、喜庆热闹的社会文化空间。秦淮文化是古老的金陵文明的代表,秦淮灯会则是传承秦淮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秦淮灯会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最早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如今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江南贡院、中华门、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今年将以夫子庙为核心,以"一城一河"为轴线,向门东、门外延伸,打造沿明城墙、沿秦淮河、沿历史街巷的立体空间布展格局。
从秦淮灯会的文化环境来看,充分体现了灯彩、灯会的艺术精华。从民俗学角度来看,它浓缩了南京人民的精神气质、文化风格、社会价值和人生追求,开阔了南京本土民间艺术生存延续空间。
每年的秦淮灯会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他们在领略游览秦淮灯会,感受金陵民间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互动,既带动了本土民间艺术的市场,拓展了延续发展的空间,也带动了南京地区旅游、商贸、娱乐业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也促进了南京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6年5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X-50。
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流行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秀山花灯主要分布在秀山的兰桥、溶溪、峨溶一带,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广泛流传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区。
秀山县素称“花灯歌舞之乡”,其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后来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的艺术形式。
据《秀山县志》记载,秀山花灯起源于唐朝,兴盛在宋朝,发展于明代土司制度确立时期。元代以后叫跳团团。明代逐步传至周边县,并从黔北一带进入川南,最后到达云南。秀山建县后﹐清乾隆年间,吸收了外来音乐,后改称花灯。清末民初正式命名为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秀山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长时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灯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戏剧性、模拟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众性等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抢救、保护秀山花灯,对于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土家族民俗音乐舞蹈艺术及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2006年5月20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51。
全丰花灯
全丰花灯,流行于江西省修水县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一直唱到元宵,跑东家窜西家,通宵演唱。此外,民间节日、做寿、上梁、婚嫁,都请来花灯热闹一番。
据传,全丰花灯曲调是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的。花灯《下南京》和道教《颂经》的主音都是徵、羽调式,旋律风格相同,句式结构都是上下两韵五言体。
全丰花灯的源流传说富有传奇色彩。很早以前,有位阴阳先生曹宗哲(《义宁州志》载为曹定喆)看见全丰乡的龙泉塅“山脉巍峨,逶迤起伏,状如蟠龙”。于是,他便带着胞弟曹宗喆来此起业,于双井之间建屋树基,繁衍后代。又有清代嘉庆《义宁州志》载:“西乡太学士、军功六品曹定哲,年八十六,子三,孙十,曾孙十二,玄孙四,五世同堂。”曹定哲的孙子曹西平有子12人,皆唱花灯,号称九把胡琴,兴旺一时。
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表演形式是花灯演员装扮成生角、旦角、丑角三个行当,分别穿契合本土特色的服装扮演。演出套路为丑角念白开场,再分别哟呵出旦、生角。随后丑角一手扇蒲扇,一手在后面或用双手推车;旦角则头戴配饰,驾车边歌边舞;生角头戴状元帽,驾马扬长鞭,时而与旦角逗趣,时而与旦角相劝。三位角色方步圆场,边唱边演,边演边舞边耍灯。
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到元宵,通宵演唱。此外,民间节日、做寿、上梁、婚嫁,都请来花灯热闹一番。
2006年,江西省修水县申报的全丰花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X-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