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作者:李福林
艺术创作中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首先是以一个哲学的问题被提出来的,它的由来已久。
早在十八世纪初,德国著名哲学家威廉•莱布尼茨在一次宫庭讲学的活动中,他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一个深邃的哲理: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凡物莫不相异。可惜的是以后人们在谈到这一命题时,大都只作为一个已被经验所证实的事实。
在威廉•莱布尼茨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忽视了在这个命题中隐藏的另一个命题:相异才能相存。山岳星辰、蝼蚁草叶,众生万物之所以能相互区别而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各自内部独特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即各事物具有的个性。
长期以来,我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画出好画和懂得欣赏好画,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这么一个看似简单,深思后又很复杂的问题中,也同样隐藏的我们所要讨论的内容:个性与共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那种关系。
恰恰相反的是,生活中很多的人会把它误认为只是一个方面!
我们经常看到画家与欣赏者“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互不相干的事实:一方面,画画的人画出来的好画,人们接受不了,无法欣赏(如洋人凡高、国人黄宾虹等人作品举不胜举的事例);另一方面,欣赏者的眼光似乎永远都提不高,一直停留在只会欣赏“老一套”的那个原点上。
反过来,这种观念还在影响着一些画画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学会了一味地去画出“老一套”来迎合他们的胃口。这老一套(画画者)加那老一套(欣赏者)结合出来的后果,早已违背了“艺术需要个性与创造”的特性和规律性。长此以往,无论是谁,都必然会对这样的结果产生审美疲劳,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半步,竟致于使人们对艺术失去耐心、信心和热爱之心。这样的环境之下出生的“艺术作品”,也必然失去了艺术的生命力与魅力。
因此,我在思考着这个简单的问题后面潜在着的复杂原因:这是一种惯性思维的使然。
在生活中依据经验论,人们往往会在自觉与不自觉的状态下,把某种“相似”的东西,即,“那种表面化的共性”,混同而成为一个事物的共性。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个性”被湮灭在“共性”要求下,艺术家不能尽情创作、不能随意发挥自己的自由,而在艺术批评中,作为一个批评的重要原则,“个性”的发展历程也极尽曲折。)。
可笑的是,这个无形中的“规矩”不知扼杀了古今中外多少艺术家们的想象力,总有些冥顽不灵的“掌权”人,不动脑筋就想指挥人们往“正本清源”的思路上去“发展”。这些错误观念产生的根源,就是想让后人把前辈(成功的艺术家)所用的、相同的物质材料创造出来的那“老一套”的技术、经验,来一番“固化和僵化”后成了它们的“根本”和“源头”,接下来所做的一切,就是简单化、模式化地“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比如:画中国画就要像中国画,画油画就要像油画。这个“像”,慢慢地就成了人们要求每个艺术家必须达到的那个“相似”的、共同的“标准”,他们还会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借口,让我们为之而付出的代价,要求我们的艺术家牺牲自己的个性而强调艺术“共性”,如:“国展”评委的标准,致使产生出千人一面的“作品”。
这是一种对历史毫无出息和作为的、极不负责任的思想!
实践中,我们还没得及沾上那个“规矩”的边,很快就会发现那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因为,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是不具备艺术性的!任何个人都不能在“与别人的相似之中”消耗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灵魂。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屑、更不会去制造那种千人一面的“作品”!真正懂得欣赏艺术之美的人,也不愿意去欣赏那种千人一面的“作品”!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用那种善于发现好画的眼光,来“思维”、来行动,那就根本不可能创造出什么好画和欣赏什么好画。绘画的个性和创造,是艺术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真正的艺术家完全可以用相同的物质材料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任何死守“传统”的重复制作和保守的言论,都不可能给他的创造力带来合法性的解读。他不可能安于躺在“传统”的宝座上去享受,他会用他的智慧,带上他的劳动工具去创造!从内容到形式,一直到全部的细节的表现和展示,都必须是“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彰显出他的艺术的本性。
艺术作品中的“个性”,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个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认识以及行为反映的表现,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更是如此。作为精神活动的绘画艺术如果没有个性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审美价值,也没有真正的艺术可言。
我们要经常这样来提醒自己:是你在画画,而不是你在画着别人的画。
艺术作品中的“个性”,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个认识,并不是随着艺术作品的产生而进入大家视野的。我们常说“画如其人”,风格就是其人,风格即我,“我”即个性。艺术风格的创造,就是艺术家个性的体现。但是,我们在肯定艺术创作中的个性因素时,并不能完全否定它的社会属性。正确的理念,应是主客观的统一。也就是说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是在共性中体现和区别出来的。
长期的探索和大量的事实证明了一个有趣但起初不敢相信的现象:艺术虽源于生活,其审美形式却与生活相反(个性与共性主次位置颠倒)。
总之,绘画艺术是十足的个性产物,而生活则充满了十足的共性。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绘画艺术创作中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李福林
写于八闽沙溪东畔麒麟山下半边斋
2014年6月18日正午
--------------------------
附图
李福林中国写意山水画作品欣赏
--------------------
谢谢欣赏
欢迎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