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繁花金宇澄评论「繁花金宇澄人物分析」

时间:2023-12-17 08:36:13 来源:搜狐

初读《繁花》,倍感庸俗,索然无趣。

口语化到几近说书的文字;对话没有引号,也不分行,整段整段出现;琐碎、冗长、市井、杂乱,读着简直令人崩溃。

生活施虐作家,作家施虐文字,文字施虐读者。

读完三章节后,豁然开朗。我骤然意识到,下里巴人的极致或许就是一种阳春白雪。

《繁花》最大的优点是真实。作为上海人,我能深切感受到:《繁花》背后那些令人震撼的故事,并不是作者凭空想象与捏造出来的,而是生活里真实发生过的。

《繁花》写的是60年代到90年代的上海,通篇新旧时间轴交错。单数章节从60年代开始写,双数章节写的即是当下(90年代),直到最后几个章节时间轴上的故事汇合。

主角阿宝、沪生、小毛,来自上海三个背景不同的家庭。阿宝出身于大资产阶级家庭;沪生的父母是空军高级干部;小毛则来自于上海底层工人阶级家庭。根据开篇“阿宝十岁”这条信息可以推断,他们都是50年代出生的人,也就是我父母那辈人。由他们三个,引出各式各样的人物,展现了上海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众生相。

被抄家的阿宝祖父家;被逼自杀的蓓蒂与绍兴阿婆;被政治审查后剥夺一切的地下党员阿宝父亲;因首长出事受牵连而被隔离审查从此杳无音讯的沪生父母;插队落户至吉林结婚生子乃至最后发疯的上海知青姝华;被分配到安徽深山军工厂工作最终调回上海的大妹妹;想独占政府归还全部财产的阿宝大伯;妻子难产而死自己下岗又身患重病中年早逝的小毛……

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真实。那三十年里,上海有多少阿宝、沪生、小毛、蓓蒂、姝华、大妹妹,恐怕难以计数。金宇澄用最平静的口吻,还原了当年触目惊心的历史,揭示了那代人当年所经受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煎熬。

双数章节的故事就轻松了许多,90年代的上海人已然享受上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三位主角没有换,他们身边的女性早已换了一拨。

吃饭、喝酒、应酬、调情,故事不是发生在酒店里,就是发生在餐桌上。夜总会、小发廊、私人会所……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在被过度压抑了十多年后,本性终于有机会爆发出来,从而追求报复性满足。可结局又是什么呢?

最终选择出嫁当尼姑的李李;曾经风光无限最后负债累累的梅瑞;怀上畸形怪胎不确定生父是谁并且坚持要生的汪小姐;机关算尽却乐极生悲的心机女小琴;当年与沪生、阿宝分手后来遭遇婚姻不幸的兰兰、雪芝;到死都不知道银凤提出分手内幕的小毛……倒是秦小姐家中的外地小保姆,傍上荷兰富商后,成为了故事里唯一的传奇。

最末章节,玲子和菱红打算与以前的朋友全部断交,重新再去建立新的朋友圈子;阿宝接到旧情人雪芝的暧昧电话……

这说明什么?说明李李、梅瑞、汪小姐、小琴,乃至所有人的故事,将来会继续上演。

50后,即我父母那辈人,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又经历了社会动荡的时期,他们大部分人都没读过多少书,他们能追求的确实只能是那点东西。

真实,太真实了。更何况,又过去了三十年,今天同样如此。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段好笑的话。一个网名为“文艺青年XXXX”一边表示,北大清华绝对不比东京大学差,一边又表示,他认识的北大清华毕业的基本都是成功人士,每天忙得很,花天酒地。

这话说得,北大清华好像马上就能靠花天酒地超越东京大学似的。

中国人究竟在追求什么?金宇澄和那个搞笑的网友已经表达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了。恐怕95%以上的中国人,都在追求这些吧。

我的一位朋友这么跟我说,《繁花》整部作品的主题就是——苦难的人生,当然指那个特殊的时代。

没错,读完后我也这么认为。文章最末有这么一段话,“……面对这个社会,大家只能笑一笑,不会有奇迹了……”

但我认为,这也是《繁花》这部作品最不足的地方:作者只批判了社会与时代,却没有批判人性。

所以,我觉得《繁花》和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一样,还是不够深刻,浮于表面,还是没有深挖人性的光辉与丑陋。

那个特殊年代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其可怕的地方在于,它能把人性的丑陋无限放大。把责任全部归结在一个人身上,我觉得不公平。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为那个特殊年代负责,哪怕他(她)是受害者。

《繁花》只向我们展示了,那一代人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牺牲品,是社会的受害者,但始终没有说明,也是因为有他们,才会有那个特殊年代。时代影响了他们,他们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只展示,不剖析,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通病。

我举个例子,《繁花》文中向读者展现了上海人的优越感。那么,上海人的优越感从哪里来?所谓的排外,又是怎么回事?金宇澄并没有深入剖析,只是让读者觉得上海人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巧了,我要说的是,上海最外排的就是50后、60后那批人,即阿宝、沪生、小毛这批人,我父母那辈。

祖辈不排外,他们大部分都是江浙两省来的,本来就不是上海人。更何况,49年之前的上海,精英们尚未离开,祖辈他们来到上海,懂得伦理辈分。

50后、60后就不一样了,他们出生时,上海的精英都已离去。剩下的,如阿宝祖父,也难逃被抄家的命运。50后、60后那批人,一下子从社会最底层变成了新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的主人。他们本身就没多少文化,又突遇此等剧烈的身份变化,内心必然膨胀。穷人乍富,实在可怕。

更何况,他们中有不少人插队落户、上山下乡。来到外地农村,生活霄壤之别。中国人向来对权贵摇尾乞怜,对弱者落井下石。他们不敢抱怨国家、抱怨社会,只能把一肚子的怒气通过排外这个方式宣泄出来。

这就是人性,也是50后、60后那批上海人所谓优越感与排外的根本原因。

此外,金宇澄《繁花》的活动范围貌似小了一点,全篇的都在中山路以内。1958年,郊区十县即由江苏划入上海。我不相信,那30年里郊区人同市里人没有任何交集。

更何况,就拿我自己家举例,92年江苏路市政建设马路拓宽,我家便由江苏路愚园路动迁至北新泾。90年代的上海人,活动范围肯定不止市中心那一片。《繁花》遗漏了本地人,似有不妥。

住房紧张,是上海几代人的老大难问题。通常情况下,十户上海人里就有八户因为房子问题兄弟姐妹反目成仇。

《繁花》写了阿宝的大伯准备独占政府归还的全部财产,兄弟姐妹们即将反目。可这绝不是个例,更不是仅仅发生在有钱人家里。上海穷人家中发生的此类事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认为金宇澄过于美化上海人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当然,瑕不掩瑜。不可否认,《繁花》是当下国内相当优秀的一部作品,也对得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称号。

最后有一点,必须提及,文中上海的俚语使用极多。对于非吴语区的读者来说,可能有些不友好。但我相信,那些生僻词,通过上下文一定能猜出个大概意思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