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唐朝,无疑是历史上最能体现女性魅力的时代。
武则天,太平公主,长孙皇后……无数的女子,都留下了青史留名的灿烂一笔。
有这样一位女子,是武则天的亲信,太平公主的密友。
她拥有过人的美貌与才情,智慧堪比班昭,才学可“称量天下”。
她用一生串联起两个不同凡响的朝代,也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盛世长歌。
她,就是上官婉儿。
细数中国历史,从来不乏才貌双全的女性,但能担得起“巾帼宰相”之名的,唯独上官婉儿一个。
千百年来,有人惊艳于她的惊世才情,也有人窥探她的风流艳名,更多的人,感慨于她跌宕起伏的命运。
她的人生从最低贱的罪婢起步,却凭借才智逆风翻盘,登上权力的高峰,活得精彩而热烈。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可以从她的故事里,咂摸出岁月的余香。
惊才绝艳
武周时期的一年春天,武则天去香山寺踏春。
看着满山春色,女皇诗兴大发,决定让文武百官比赛赋诗。
而被钦点主持这场诗会的,正是女皇身旁的“大红人”——上官婉儿。
那是上官婉儿一生中最志得意满的时光,她站在彩楼上,品评天下英豪的诗作,胜者的诗词留用,落选者的稿纸则被拋下彩楼。
霎时间,楼下白纸翻飞,蔚为壮观。
看着眼前的景象,上官婉儿感慨万千。
她想,多年前的那个梦,到底还是实现了。
原来,婉儿的母亲郑氏怀孕时,曾经梦见过一位老人,手拿一杆秤,对她说:
“你的孩子总有一天,能够出类拔萃,称量天下。”
这让郑氏很高兴,婉儿出生后,郑氏就把这个梦告诉了女儿。
然而没过多久,上官家族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因为起草废后诏书被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被残忍处死,家族里的男丁全被杀害,女眷被罚入掖庭为奴。
本是千金大小姐的上官婉儿,也从此沦落为宫廷罪婢。
但郑氏并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教导,她将毕生所学全都传授给了上官婉儿,希望她能成为一个通达事理的人。
在母亲的悉心教诲下,婉儿饱读诗书,14岁就能出口成章。
当时的武则天正是用人之际,听闻宫中还有如此才女,她当即召见上官婉儿,出题考她。
在女皇强大的气场面前,婉儿不慌不忙,端坐在桌前,很快完成了一首应制诗。
这让武则天大为惊喜,她给婉儿封了“才人”,位列正五品。
可以说,凭借出众的才华,上官婉儿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袭。
尽管上官婉儿的传世诗作不多,但从仅存的残稿里,不难窥见她的绝世才情。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这是对远方情人绵长的思念;
“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这是对帝后同心的礼赞;
“烟霞问讯,风月相知;山林作伴,松桂为邻”,这是寄情山水的旷远胸襟……
《旧唐书》里记载,上官婉儿曾经同时替五个人写诗,而且越往后写的越好,以至于被大家奉为“词宗”。
这位旷世才女,终于实现了曾经那个“冠绝天下”的预言。
袁枚曾称赞上官婉儿:“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
上官婉儿用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会有多大的机遇。
想要被上天眷顾,唯有积攒才华、修炼好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的诸多可能。
巾帼宰相
当上才人后,婉儿很快就成了武则天的得力助手。
武则天很器重婉儿,她手把手教婉儿书写诏令,批阅奏章,把婉儿培养成了一个出色的女官。
有的人诟病上官婉儿:为了一己私利,对杀父仇人效忠。
可从上官婉儿的角度看,她何尝不是在忍辱负重呢?
若她拒绝女皇、忤逆圣旨,上官家族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但,如果她追随武则天,不仅能更多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还有可能实现复兴家族的宏愿。
朝堂上哪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吞下去委屈,成就的才是格局。
在女皇的耳濡目染下,婉儿很快修炼出了极高的政治才能。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登基。
因为久仰上官婉儿的才华,他把婉儿封为了正二品昭容,权利仅次于皇后。
上官家族也终于得到平反,婉儿的母亲郑氏被封为沛国夫人,上官仪父子恢复了名誉。
李显很信任上官婉儿,他让婉儿专掌制诏大权,亲手批阅百官的奏折和文书,相当于把国家大事的决策权都交给了她。
然而,虽然权力达到巅峰,但史书对于上官婉儿的记载,却颇有微词。
《旧唐书》里说,掌权时间,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崔湜等人秽乱宫闱,私生活非常混乱。
这也成为了上官婉儿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身为皇帝妃嫔,却和别的男人私通,成何体统?
可现代学者研究发现,婉儿只是名义上的妃子,中宗之所以给她封了昭容,只是为了让她更好地履行女官的职权。
不然,中宗也不会在宫外给婉儿单设私宅,让她像男性朝臣那样,自由出入皇宫、拜会官员了。
至于婉儿和其他男人的交往,其实也更像是利益的交换:婉儿给他们梦寐以求的权力,也从他们身上获得短暂的爱意。
时局的变幻,让上官婉儿很清楚,自己注定不能拥有长久的爱情。
因而,她只能在一段段露水情缘中,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时,也巩固自己的势力。
或许这是男人只当政的时代,婉儿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事实上,掌权期间,上官婉儿也没有辜负中宗的期望。
她荐贤用贤,进一步扩大了书馆规模,使得天下有才之士纷沓至来。
除此之外,婉儿还开展了很多文化活动,将典雅清丽的“上官体”发扬光大。
在一次“曲水流觞”活动时,她曾提笔挥就《流杯池》25首,很多诗句里,都展现出了她的开阔胸襟,和远大抱负。
“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虚。”
言辞之间,当真是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即使是今天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回味悠长。
有位作家曾说:“广阔的世界,应当有舒展的女性。”
在那个女子觉醒的时代,婉儿始终活得潇洒,世俗的偏见,世仇的枷锁,都不曾困住她前行的脚步。
凭借远阔的格局,她促进了大唐文化的繁荣兴盛,亦彰显了女子的盛世风华。
开到荼靡
曾经,为了在权力漩涡中站稳脚跟,上官婉儿鼓励韦皇后走武则天的道路。
没想到后来韦后一党愈加嚣张,她的女儿安乐公主,甚至为了把持朝政,让中宗立自己为皇太女。
上官婉儿对此忧心忡忡,她早就知道安乐公主心术不正,如果让她得逞,必将祸乱天下。
经过慎重权衡,上官婉儿选择加入太平公主的阵营。
景龙年间的某一天,朝中突然大乱。
起因是上官婉儿突然喝毒酒自杀,生命危在旦夕。
得知消息后,中宗李显忙请出最好的太医,才把婉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自杀呢?
原来,她是在以死相谏,反对中宗立皇太女的决议。
其实早在这之前,上官婉儿就曾好几次向中宗进谏。
从揭露安乐公主的种种恶行,到自请辞官、出家,上官婉儿拼尽全力,但中宗都置若罔闻。
万般不得已之下,上官婉儿才选择了自杀这样惨烈的方式,让中宗妥协。
这也让安乐公主怀恨在心,不久,她就和韦皇后一起,毒杀了唐中宗。
身处权力夹缝之中的上官婉儿,处境愈发艰难起来。
但她依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周旋在各方势力之间。
为了抗衡韦后一党,婉儿还和太平公主草拟了份遗诏,让李旦辅佐治国。
一个月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将韦皇后、安乐公主全部诛杀。
得知消息,上官婉儿终于松了口气。在李隆基军马赶到之时,她率领宫人,执烛相迎。
然而,婉儿千算万算,到底还是算错了一步。
她不知道的是,李隆基一直忌惮太平公主的势力,而她作为太平公主阵营的一员,李隆基怎肯轻易放过?
趁着这次党同伐异的机会,李隆基把上官婉儿也一并处死了。
一生游走于权力之间的上官婉儿,最终却被权力杀死,实在可悲,可叹。
上官婉儿死后,太平公主悲痛欲绝,不仅派人前去悼念,而且斥巨资赠了五百匹绢。
即使是亲手杀死上官婉儿的李隆基,也很欣赏婉儿的才华,他把婉儿的诗文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供后世凭悼。
上官婉儿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北大教授蒙曼曾感慨:
上官婉儿的出生,注定了她是一个必须在宫廷艰难求生的、无依无靠的弱女子,这造成了她政治上的摇摆,和最后的悲剧。
虽然受限于时代,但上官婉儿夹缝求生的智慧、和恪守原则的孤勇,却让人敬佩。
她短暂的一生,就如同“此花开遍,花事终了”的荼靡,热烈、美丽、而决绝,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不绝的余香。
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
“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
上官婉儿的一生,正如铭文上所写,因才华出人头地,靠智慧叱咤风云。
她走过波诡云谲的朝堂,却始终不改高远志向;对峙过复杂变幻的人性,也始终坚守道义和底线。
她的一生并不完美,却因为全力以赴地绽放过,所以显得如此的精彩绝伦。
而今天,我们要记住的,除了她旷世才女、红妆宰相的身份,更有她开阔的气度,和成就自我的勇气。
也正因如此,她才能一次次冲破命运的桎梏,活成不朽的传奇。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回想上官婉儿不凡的经历,和后世对她的赞誉,她这一生,到底还是值得。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