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朴茂天真 道法自然--郁民华的书法修行之路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朴茂天真 道法自然--郁民华的书法修行之路。
书法家郁民华
前几日,同事收到一封信札颇为有趣,黄色的竖行信笺用行草书写着的“XX友如唔……今日京城又是雾霾天气,不知省会石家庄如何?顺祝冬安”,最后落款“乙未年十一月初九 民华顿首”。我不禁感叹现如今写信的人都不多,更遑论用毛笔写封书信同好友交流呢!也不禁对写这封信的人——郁民华先生颇为敬佩。郁民华,笔名有耳,他对书道的悟性和执著,铸造了其书道大境。
菜根谭团扇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郁民华出生在唐山滦县的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小山村——韩家哨村。当时韩家哨以魔术表演闻名唐山,每逢有表演,附近十里八乡甚至外县的人赶来都来观看,热闹极了。逢年过节,村里还要组织扭秧歌、唱皮影戏等活动。看着大人们穿上花花绿绿、银珠乱颤的戏曲服装,摇着纸扇,翩翩起舞,孩子们就陶醉在节奏鲜明的鼓点锵锵齐锵锵。。。以及“虽如此,不要速,慢思良策,再想清楚。。。”的咿呀声(皮影戏杨六郎传御状)中。郁民华的父亲也喜欢唱皮影戏,偶尔也会来几嗓子,唱皮影戏要掐着嗓子,拿捏独特的戏曲味道,就像书法中对线条的锤炼,要的就是这种欲放还收、张弛有度、恰到好处的力道。
草书 杜甫秋兴八首扇面
郁民华是从小受到家人和小学老师的影响,开始喜欢上毛笔字的。过去农村条件很差,夏天天气炎热,别人都在乘凉,而他却把桌子搬到树荫底下,拿上小板凳,摆好毛笔、纸、墨,一笔一划认真写起来。这么一写,就是几十年,不管课业或者工作多么繁忙,都没有丢下书法。有了从小积累下的“童子功”,他的书法渐入门径。在浩瀚的书艺海洋中,他遍临真、行、草、隶、篆诸帖,尤其喜欢酣畅淋漓、气势恢弘的草书。他潜心研究多年,游艺于二王、孙过庭、米芾、王铎的碑帖作品之中,不厌其烦地临写,在大量临摹的过程中,他有意识地融进了王铎的连绵气势,徐渭的空灵萦绕,怀素的流畅洒脱和张旭的奔放纵逸。古人境界之高今人虽难以企及,但是略得毫末,便足以借此升发开来,创造出自己的书法空间,是以他逐渐领悟笔法、墨法、章法,其草书作品,用笔大胆果敢,气势酣畅淋漓,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和视觉张力。
隶书四条屏整体
虽说郁民华与书法结有不解之缘,但他又的的确确是个“理科人”,大学时学理工科,专业是工业自动化,参加工作后又与石油打交道,搞电气工程,成为了高级工程师。郁民华因工作原因数次投身海外石油项目建设,非洲,与中华文明有着可闻可见可触的文化差异,很难买到毛笔、宣纸。“记得2004年第一次出国,在国外待了8个多月。这么长的时间,准备不够充分,加上乘坐飞机携带行李重量有限制,只带了少量宣纸和墨汁,所以不敢浪费,这真使我尝到了洛阳纸贵的滋味!”回忆起这段经历,他仿佛又置身于那个窄小的工地宿舍中,支着一张小桌,桌上摆着一方不大的砚台,好像生怕没有足够的宣纸,屋里到处都是收集来的旧报纸、旧信封、打印废纸,就连包装用的纸箱都派上了用场。
抄古人信札
大抵寂寞孤苦的环境更能激发出人的创作热情,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他草书风格的转变。因为地方小,纸墨有限,所以随心所欲、酣畅淋漓地挥洒大草和大幅作品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他就因“材”制宜,顺应其道,在小草小字小幅作品上狠下功夫,以古为徒,从十七帖入手,临孙过庭书谱、二王手札,随着人生阅历的积聚和沉淀,他的字,愈发如游龙入海般潇洒,如浮云落纸般飘逸,既有张狂飞舞的豪放,同时又不失含蓄深刻的内敛。这样写小字,既填充了他闲暇之余孤寂的时间,也为他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手札纸节录世说新语
而现在,他似乎进入了书法的自然书写状态。书法之法,是一种法度,也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所要遵循的法度和方法。我们学习书法,必须要取法古人,这是成为书法家的不二法门。然而,当我们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孜孜以求古人法度的时候往往又掉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潭——泥古不化。所以,前人曾经说过“可贵者胆”。一个艺术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是极其重要的,郁民华这些年来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行着。对于他来说,自己的“自然书写状态”就是脱离书法离不开宣纸的窠臼,这与他在非洲工作多年养成的习惯分不开。多年来他养成了随手收集书写用纸的习惯,旧报纸、买糖葫芦、糖炒栗子、茶叶等的包装纸,甚至连餐巾纸都不放过。记得几年前在河北沧州举办的一次河北省书协国展看稿会上,郁民华的一幅在苏丹当地报纸上写的随笔受到了与会诸多名家的关注。而相比于大幅作品,他更乐于以信札手记的形式把日常生活中的所遇所感记录下来,一方小小的泛着黄的旧纸承载着一整天的喜怒哀乐,这就是作者其不与人同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自由地书写着自己的性情。欧阳修书论云:“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时便为故事”。也许沧海桑田,这一方小小的泛着黄的旧纸承载着的喜怒哀乐也便成了故事。
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五合”之说:“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也就是说书写的最佳状态是在精神怡悦自在悠闲的时候酬答知己,彼时时令温和气候湿润,纸佳墨优利于发挥,再加上突发灵感欲尽其兴。生活中“五合”之状态难达到,也不能强求,郁民华以平常之心书写日常生活,在平实中透出一种大灵性、大智慧。“严防浪费,严守传统,严肃创作;心态平实,笔墨扎实,写出果实”,似乎用郁民华自我调侃的这“三严三实”概括他的态度和目标再合适不过了!(文/元宁 丹青少年杂志记者)
郁民华艺术简介:
郁民华,笔名有耳,斋号朴清斋,又署榛茗堂、博古轩。河北滦县人,现供职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草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