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怎样临习《十七帖》6
5.临习《十七帖》的思路
为了更好地学习《十七帖》,除在版本上考究外,还要注重方法和模式。版本的好坏事关根本,而方法的好坏则事关临帖的成败。
临习书法首重墨迹。《十七帖》非墨迹,但我们可从同时期的墨迹来窥其笔意。尽管它们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总有一定的互通性。如存世最早的行书墨迹有东晋王珣的《伯远帖》,它是东晋书风的真实反映。还可以用与“王书”风格相近的唐、宋、元人的作品来做分析比较。如唐孙过庭《书谱》及宋米南宫的一系列信札。
《书谱》体现的是典型的魏晋意义上的复古。唐人的墨迹较多,真正意义上传承“王书”迹象的无疑是孙过庭。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临习《十七帖》,学习《书谱》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依此类推,宋有米南宫,元有赵文敏。他们就像组合有序的齿轮组,其技法、风格的展现对理解《十七帖》的墨迹原貌能起到臆想和推断作用。我们可以据他们的作品来畅想《十七帖》的墨迹原貌,而不会被动地来临习《十七帖》刻本所体现的技法和意韵,更不会临出帖本不该有的东西,因而模糊了原帖的气韵,导致临习之作与原貌大相径庭。
唐人墨迹临本《瞻近帖》作品局部
好在今天还保存着《十七帖》中的唐人墨迹临本《瞻近帖》(右上图为作品局部)及《龙保帖》(右图为作品局部),我们从中可发现唐人是如何来临习《十七帖》的。然而,这些临作与刻本的出入有多大?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唐人临本《龙保帖》与“三井本”的出入简直太大了,说明这是一种较为尊重原帖的意临本。而《瞻近帖》也同样如此。这就告诉我们,在临习《十七帖》时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在抓住主体精神的前提下,以意临为上。
《龙保帖》作品局部
另一线索是“王书”的摹本,如“神龙本”《兰亭序》、《丧乱帖》、《平安帖》、《何如帖》、《寒切帖》等。摹本比“墨迹”要逊色得多,其失真性比临本稍微好些。主要表现在:一、笔画过于光滑,没有自然书写所表现出的“涩劲”;二、笔画的起笔与收笔处所显现的笔触与墨迹相比有失真实;三、摹本墨色较为厚重,墨迹的墨色自然且较浅;四、因是摹本,对其所反映的“王字”基本精神是要持怀疑态度的。但摹本基本保持了“二王”的结构特点、行笔线路及笔法的基本特征,这对检验《十七帖》刻本的好坏是极有裨益的。还有,刻本在契刻过程中附带着契刻者的意图及原临摹者的习气等,这也是导致《十七帖》刻本与原貌不尽相同的原因。因此,摹本可作为准确理解《十七帖》的参照。如《远宦帖》和《游目帖》都是唐摹本,也都是《十七帖》中的一帖,可以此作为临习《十七帖》的参照,把这种感觉由一帖扩展到整个字帖,这样来理解《十七帖》,就会使得该帖与原貌更加接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