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古玩赏析:怎样临习《十七帖》17

时间:2021-08-29 17:45:10 来源:

怎样临习《十七帖》17

2.实临《远宦帖》———细致入“味”

上面讲述实临《远宦帖》的要点是粗略的,真正临好此帖还要再进一步深入。有些人临帖是稀里糊涂的,只做模糊状,大而化之,就算对字帖做“深入”研究了,结果忽视了起讫等关键处的细微动作,导致在具体应用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而无所适从。可以说,没有实质性的深入,就没有实质性的得到。

为了达到精微的地步,首先应从工具材料入手。用笔一般为纯狼毫或兼毫,纸张一般用吸水性较差的,这样临习者比较容易把握线条的外形特征,不会使墨过分地晕化而导致线条臃肿。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生宣是不宜用来临习魏晋时期的信札的。

为了能取得更好的临习效果,笔者在这里对《远宦帖》中单个字进行分析和临摹,使大家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书写的前后步骤及运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帖就好比做侦探,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如帖中的“小”字(见上图),其竖钩的起笔为出锋且锐利无比,这就说明王羲之用的毛笔为硬毫(王羲之常用“鼠须”笔,硬朗而细腻,弹性十足)。先向右下方向迅捷入笔,或切入,再顺势平铺而下,运行中要略带圆势,行笔速度较慢,其钩势短而意长。两点的写法很能体现王羲之的笔法和结字特征。左点可分几个步骤来解析:入笔之势为右下角,速取左下意,又顺势向右下角做顿笔之势,形成用笔中的顿挫之感。而后轻提取横势,向右平拖。运行过程是由顿挫所导致的重按渐变为轻提。或者说,这个平拖过程是由重而轻的。最后的一点是取纵势的斜撇,顺着平拖的收笔就势而重按,但不做顿挫状,是重按蓄势后由重而轻,形成向左下角的释放之势。由于书写的过程不快,所以该撇的运笔中还能看出微妙的抖动之感。该撇与下文“大”字的起笔形成呼应,因为“大”字的横画起笔与“小”字撇画的收笔形成接势。

这种接势在“救命”二字(见上图)中体现得更为完美。这两个字的线条凝练、灵动、瘦劲,曲势流动,弹性连接,转折处圆转自如,没有拖泥带水之感。但临写这种连绵不断的长线条,运笔与自己的呼吸很可能不一致,就像在武术中(尤其是太极拳)的动作与呼吸(吐纳)不相一致。这样的结果便是身心疲惫。如果按字帖中的连绵感而临习,由于一口气没那么长,就会“气喘”,会憋得很累。为此就要采取接笔,以缓解书写中“气短”之病。另一方面,也可使自己在临习中能更仔细地观察,更好地把握笔法的细腻度和字形的准确性。“救”字的起笔是取横势、轻落笔,随即顺手做圆拖状向左下角行进,最后反手向右上角做反弹之势并收笔。字帖上是再做按势继续上行,但如果一口气不够这么长,用接笔就可缓解自身的不足,同时还可对进一步的“挺进”做深入的观察。

由于这一笔是做圆拖的环状,作为自然书写的状态本身是有一个调解过程的,开合也是有度的,不会一味地放行。收笔后做回落之势,并轻按,而不是顺势轻按,这是关键。如果不加以注意,则韵味尽失,也与原帖意味相悖。这里的按笔是回落后的轻按,然后再次上行,并做圆势的环状,自如地圆转到竖钩的态势。最后的钩,没做顿挫而直接向左上角做斜推动作。“救”字的左半边首先取由钩画造成的气势,顺势落笔在十字交叉处,而后向左下角轻撇,随即逆向回流而蓄势(这里千万不能以为就是一个点的写法,而是要作为一个线性的流动来处理),然后再向左下角做斜拖状,再蓄势回流,向右边的结构进发。

blob.png

这里借再次蓄势可做一次调整,或用接笔来处理,因为右边是由两个顺势的回环组成,气流较长。这种顺势的回环是借弹性而做顺势回旋,不可有一点儿停顿,要如行云流水一般,而且顺势回环的收笔处还得再次蓄势。收笔要有一点顿挫感,但更多的是蓄势接力,以待做逆势的回环而过渡到“命”字的书写中。而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可以稍做休息(调整),再以接笔完成“命”字的书写。在该帖中,这种以弹性、接笔、提按等多种笔法叠加到一起而完成的笔画和字形组合很多,如“多”、“分”、“子亦”、“余”、“知”等(见上图)。(17)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