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张瑞图行楷《七言绝句》轴
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福建晋江人。他幼负奇气。因家贫,供不起夜读灯火,他每夜便在白毫庵就着佛前长明灯苦读。张瑞图的读书方法也与众不同:凡经、史、子、集,都要手写熟读。他一方面研读理解文义,一方面抄写练习书法。就是用这种聪明的笨办法,张瑞图积累了很深厚的修养和功力。
我们这里欣赏到的是张瑞图所书行楷《七言绝句》轴(见图)。此作为绫本,纵193厘米,横46.5厘米,可算是高堂大轴。估算一下可知,这件作品的每个字平均是15厘米见方,可以想见其声势。此轴所录内容为苏轼《无言亭》诗:“殷勤稽
首维摩诘,敢问如何是法门。弹指未终千偈了,向人还道本无言。”所谓“稽首”,即是以头着地之大礼。维摩诘,相传是金粟如来的化身,曾辅助释迦牟尼教化众生。维摩诘曾周游世界、游戏人间,能以无限睿智来对待世事。这种人生态度是苏轼非常倾慕和向往的。苏轼一生饱尝颠沛之苦,但豪情不改,一向达观处世。佛教禅宗在宋代广泛流行,对士大夫阶层影响颇深。生活在那个时代、具有全面修养的苏轼,自然对禅宗有着特别的眷顾。
张瑞图一生写过很多苏轼的诗文,名气最大的要数长篇《前赤壁赋》。在艺术创作主张上,他也受到苏轼的影响。《果亭墨翰·卷一》中记载:“晋人楷法平淡玄远,妙处却不在书,非学所可至也……坡公有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假我数年,撇弃旧学,从不学处求之,或少有近焉耳。”清梁《评书帖》曰:“瑞图行书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张瑞图书写苏轼一首这样内容的诗,是不是在心底深处别有感慨?
明末阉党魏忠贤乱政之时,许多文人都与他扯上了关系,真可谓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悲哀。即便是这样,活在当时的现实中,也是战战兢兢的。张瑞图春风得意之时,正是魏阉专擅朝政、势焰熏天之际———他成了魏的私党。《明史》记载:“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其实张瑞图这样做更主要的是出于政治功利的考虑。但人如果过不了这一关,就会留下骂名,祸及子孙。因此不管何时谈到张瑞图的艺术成就,人们都要说到这一点———与王铎事清一样,都是一个永远无法除却的“肿瘤”。二人在“人格”方面有污点,与黄道周、倪元璐形成截然对比。但四人又同为晚明变革型书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打破了赵、董书风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明代书法推向又一高峰。梁说:“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张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张瑞图在人格上存在着矛盾,内心充满了苦痛,因而艺术创作成为他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催化剂。
张瑞图的创作通常有行楷和行草两种。我以为,行草书更能体现他在技法表现等诸多方面的创造性,也更能证明他的艺术成就。其用笔在露、尖、侧锋上做横截翻折的动作,拓展了传统笔法。梁《承晋斋积闻录》曰:“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这种腾挪跌宕的跳跃性用笔,产生了一种骇怪的气势,使其创作愈加显得狂放大气,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在笔墨形式等外在形态上,张瑞图的书法与黄、倪、王的书法呈现出趋同的审美追求。正如杨守敬《跋张瑞图〈前赤壁赋〉》曰:“顾其流传书法,风骨高骞,与倪鸿宝、黄石斋伯仲。”虽然张瑞图的书法也属奇崛一路,但并不能与王、倪并称。张瑞图的笔法还是粗糙了一些,与王铎的“入古”相比,更是远远不及。同样是梁所说:“张瑞图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故笔下少了些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不贵。”张瑞图反柔媚而走向极端,一味硬倔,过分外露,少含蓄文雅之气。尤其是他的行楷书作品,存在起笔尖细、结字单一的习气。如果将书法分为“传”和“创”两块的话,张瑞图侧重“创”。他以方折代替圆转,别开生面,但笔法和结字却存在不足。如果是行草书的话,整体上的形式感和气势可以弥补这一点。故而可以这样说,类似这里的《七言绝句》轴等行楷书作品,并不是张瑞图书法的代表符号。此正如徐渭:其很多靠近米芾风格的作品都很精彩,但真正代表他本人水平的却是在歇斯底里状态下创作的具有个性色彩的作品。
猛然间看张瑞图的这件书法,很难察其所宗。如果定睛细究,仍可以感觉到它和欧阳询《张翰帖》、杨风子《韭花帖》之间的渊源———结字险峻,章法处理是字距紧而行距松。如果将此作看成一首乐曲的话,那么,第一行末的“如何”二字是一个高潮,也是一个分水岭。此作中,“何”字的用笔非常冷峭,可以看出他的功力和创造力。随后峰回路转,渐渐平息。第二行中,字的笔画相对较少,这就意味着不好处理。但这里又往往是书家展现技巧和功力的地方。此作中,书家通过不动声色的细微变化,化解了难题。至第三行,书家基本上进入了状态,下面应该有他精彩的发挥了。但遗憾的是,内容已写到尽处。所以,观此轴,总有意犹未尽之感,可谓一半成功,一半遗憾。面对这件作品的印刷品,我不禁想:接近两米高的大立轴被缩小成数十厘米高、几厘米宽的图片,其中有多少气势和韵味被过滤掉了?如果面对真迹,则必定会有另一番震撼和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