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谈王永良的书法创作
那种通向生命本真的快乐——谈王永良的书法创作
提起王永良这个名字,很多书友并不是很熟悉,甚至在江苏书坛也很陌生,南京书法圈的朋友也很少知晓;但是说到1986年由山西省主办的“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很多40岁以上的书友便会有很深的印象。这是当时全国最有权威性的大展,展览之后还出版了《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集》。时至今日,这次展览犹令人记忆犹新。
记得王永良便是入展的作者之一,同时入展的还有周志高、曹宝麟和孙晓云等。当年入展的许多作者如今都已经是书坛名家了。王永良时届不惑之年,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候。但因为生活压力,他的精力不得不暂时有些转移,把主要心思放在家庭谋生方面。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过,繁忙的奔波中,书法成为他最佳的休息方式。
此时的王永良没有太多的精力注重展事,从而淡出了书人的视野。在这期间,他游心于艺,自得其乐,只是写性格、写心灵、写真情,虽然失去了他本应该得到的名与利,但他获得的是另一种满足——那种通向生命本真的快乐。大凡书艺一途,有无情感最为关键,最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只有真情实感,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寻找到生命的栖居之所。
但要达到这样的高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在技法上实现突破,即通常所说的“技进乎道”。王永良深知这一点,即使在业务最为繁忙的时间里,只要有片刻闲暇,他就充分利用起来,读帖养眼,提高境界。如果有大段时间,他则选择喜欢的碑帖进行强化训练。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他的主要精力又逐渐转移到书法艺术上来了。
虽然时过境迁,岁月更迭,但其豪情不改。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王永良在审美情趣方面也渐渐有了变化,审美视角从楷书和隶书逐渐转移到行草书创作方面,尤其喜爱明清大草。他将王铎草书作为临摹日课,专心临摹,用心揣摩,在目前的创作中进一步加强运用,完善自己的技法,所作笔势连绵、纵而能敛。
在用墨方面,王永良充分掌握了其中要领,运用得心应手,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一味追求形式、为了表现而表现。为了避免在大幅创作中过于追求粗放而造成的笔法上的各种不足,他有意识地选择了“二王”一路的手札,以丰富自己的笔法。对于书家来说,明智而独立的自我意识极为关键。
从王永良近年创作的行草《唐人(韩翃)寒食诗一首》和《唐诗一首》(张沁《别楚》)来看,他的行笔极为刚劲利落,极尽疏密夸张变化之能事,深得“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意趣,在细节照顾及整体呼应上极为注意,做到了狂放之中不失精微,这当是他深厚的临池之功发挥了作用。
在日益浮躁的书坛,许多人也许能认识到这一点,但很难做到这一点。一味追逐时风、浮光掠影,只有皮相之得,也只能随波逐流,最终失却自我。
作品中有真性情、真性格,才能感人肺腑。行文至此,还是套用那句老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赠给王永良。书法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沉潜涵泳其中,才会得大自在,获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