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读王学礼山水画有感
几多闲情在溪山——读王学礼山水画有感
近读王学礼的作品,山水溪崖,林木蓊郁,古意横陈。其实,一直以来王学礼的山水画创作皆充满“古意”,只不过早几年作品与今日所见略有不同,即原来多重笔墨,今日则多参色彩,且画面也更繁密丁许多。这种风格上的微妙变化或许也正是他近年游学京华的所思、所想并有所求的具体体现。
王学礼山水画
王学礼生于“文革”前夕,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贯穿了他懵懵懂懂的童年。他因为素爱涂鸦并渐次步入学画之途,30岁前曾先后就学于河北省某院校,这期间他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多年笔耕不辍,并参加了很多省内乃至全国性的展览。1997年以后,不甘寂寞于一地的王学礼往复京、冀之间,后人北京画院研修,从学于山水画家王文芳先生。
王学礼山水画
因此,识见渐广,眼界豁开。然而,本性温和内敛的他虽然心中不无丰富,但手上不急不躁,挥毫染翰,为大山大水而赞,塌塌实实行己之道。他笔下的山水画基本上从古意出发,但拟古并不泥古,画中茂密氤氲,景致粲然。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倾”特征,重视人格的完善。孔子言;“圣人立象以尽意。”庄子云:“得意而忘言。
王学礼山水画
”其实,对于造型艺术而言,不仅体现在写实与写意的相互关系上,诸如技法以及意境、意象,意态、意趣,意绪等语言、境界层面上,表现为“人”的因素,也是既重“实”更重“意”的。人做事,同样透露人格气质。中国艺术强调艺与“道”通,则强调画品与人品的一致。
王学礼山水画
而做到人格完善,既需要本性既有,也需要合理的自省方式,以“反求诸己”,“为仁由己”,并主观上要对“仁”与“境界”有所追求,以达到作品有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静气、和气与正气。王学礼的山水画,体现了人的这样的追求,因为他明白历代杰出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都重视精神品格的塑造,这是传统的精华所在。他遵循中国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重视写生,从眼中丘壑开始,进而发掘胸中丘壑,并以笔墨表现物象精神的“内美”,讲求对笔墨品质的追求和精神的自我修炼,从而使作品呈现自然古雅的格调。
《积素松岭》是一幅表现雪景的山水画。画中白雪覆盖群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既深远又高远。粗犷的用笔皴法和晕染,营造了雪压云天的意境,也点出“积素松岭”的主题。《山里春浓》一画,以拖泥带水法对山的塑造,以白墙红顶与绿树的互衬,以山泉直奔溪岸之势,描绘了春到山乡溪水唱的景色。
中正的取景、松弛的笔法、青绿的点施,把作者心中“山里春浓”的画意轻松地表现出来。如今,王学礼的山水画创作,不仅注重水墨渲染,更注重随类敷彩,有鲜活的现代审美气息。画不俗媚做作,在原有风格上更多了一份厚重,人不虚玄油滑,不轻佻浮薄,不虚张声势,更多了几分朴实。
对他来说,重要的也许不是有意识地选择与变换,而是通过在审美意象上的不断调整,实现此基础上更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