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收藏百科:解析中国书法的“营销时代”(上)

时间:2021-09-29 09:45:07 来源:

解析中国书法的“营销时代”(上)

汉字之所以上升为书法艺术,除了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点画结构和艺术魅力之外,特殊的书写工具———柔软的毛笔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古人所讲的“唯笔软则奇怪生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奇怪”不是别的意思,而是指笔墨线条的神出鬼没,千变万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书法必须是由毛笔来完成的,学习书法的第一要务必然是认识汉字和学会使用毛笔。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书写工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传统的书写工具———一管毛锥,从人们的日常书写当中无奈而又自然地退出。中国书法的社会基础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动摇,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还不无忧虑地写下了他的那篇使人们众说纷纭的大作———《笔墨祭》。

当然,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只要汉字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书法也决然不会退出。余秋雨《笔墨祭》所反映的某种忧虑虽不无道理,但可以肯定,不可能所有的中国人都统统放弃对书法的钟爱,因为书法早已渗透到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难以分离。

除了书写工具的改变,书法所面临的社会格局也在变化———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书法的社会担当和人们对待书法的心态,以及从事书法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中国人传统的修身养性之道的书法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似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营销时代”。书法爱好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批评家、书法媒体、书法协会、书法展览、书法出版、画店画廊、书法鉴定家、拍卖会等等共同构成了这个“营销时代”的参与群体。书法,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正在自然而然地改变着。

当代书法从复苏到掀起热潮,从自然而然的个人文化修为到成为刻意的谋取名利的工具,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准书家”的越来越多和真正的书法大师的缺位,传递给我们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信息?各种书法“主义”、“流派”的轮番登场,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书法在当代如某些“权威”所讲的“超越了清代、超越了明代”,甚至“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这一系列问题的确令人深思。

blob.png

尹重天书法作品

笔者之所以认为中国书法在当代进入了一个特殊的“营销时代”,乃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人们从事书法的根本动机已不能仅仅以单纯的“继承”、“弘扬”这些口号性的漂亮词语来进行概括。当代的书法人似乎已将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意”来经营了,只不过他们都不愿意说破这一层意思。笔者无意否定继承与弘扬的客观存在,只是想弄明白:在这种客观存在的背后,究竟潜藏着当代人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当代书坛那些权威们、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掌门人”,他们所做的一切,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意义。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书法协会和书法展览———书法进入“营销时代”的特征之一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年代,书法在社会生活当中一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东西,以至于书法家们连一个“合法”的社会身份都难以获得。作家、音乐家、画家、舞蹈家、武术家、科学家、曲艺家等等,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书法家在人们眼里只不过是“会写写毛笔字”的“老古董”而已。1977年,上海出了一本《书法》杂志,人们似乎从中看到了书法未来发展的希望。其实从中国书法在当代的命运来说,这也算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机。

blob.png

尹重天书法作品

之后,《书法》杂志搞了一次全国性书法比赛,一些人由此脱颖而出,成为当代中国第一批通过书法展览一举成名的书法家。再后来,就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协的第一届全国书展采取了特邀的方式,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由于当时的书坛尚处于复苏的初始阶段,因而前几届“国展”,在征稿方面,要么是特邀,要么是仅限于中国书协会员,在组织形式上颇有些“计划经济”的味道。我们现在回过头去审视一下前几届“国展”的作品集,就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当时的那些入选、获奖作品,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还显得很不成熟,很多作品和人们后来所批评的“老干部体”如出一辙。

因此,展览当时的那种“轰动性”更多地是由“全国性”展览这个事件本身产生的。当然,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一些较具艺术水准的精品力作。从某种特殊的角度而言,带有明显“计划经济”印痕的前几届“国展”,一方面使得许多“计划外”的书法人深深感到全国大展的“遥不可及”,从而让那些“计划内”的幸运的入选者大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优越感与豪迈感;另一方面也使得全国书展实质上并不能真正完全代表全国书法的最高水准,同时也让更多的“计划外”的书法人失去了充分展示自我才华和检阅自身书法水准的历史机遇。作为具有比赛性质的全国书展,这种“计划经济”式的运作方式,实际上使得展览(比赛)失去了应有的“公平竞争性”。

有心者会发现,作品入选前几届“国展”的很多人,如今都已销声匿迹。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从“国展”采取自由征稿和“中青展”举办以来,书法真正进入了竞争时代,那些墨守成规者在新形势下的展览竞争中便不再占有以往的优势。由此可见,真正的“书法热”的兴起,应该是从全国展采取自由征稿开始的。

此后,书法协会和书法展览便如同“火山爆发”,迅速扩张蔓延,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在文化界的一大奇观。各种形式的书法协会和不同档次的书法展览如同雨后春笋,竞相破土而出;书法人为参展入会,犹如赶庙会一般,摩肩接踵,乐此不疲。这种现象,客观上有助于建立中国书法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社会书法氛围。此时,带有一定官方性质的中国书协,其会员遍布全国,其分支机构延伸到全国各省市;而省、地级书协会员更是多如牛毛,难以计数———中国书法似乎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特殊时代。

但是由于协会组织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和书法展览的过多过滥,中国书法的整体水平和各地区的局部水平不可避免地发生一种“虚高”现象,如同经济领域的“泡沫”。处于亢奋状态下的书协组织和广大书法人,既彼此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又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出现不和谐音符。

书法展览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似乎不怎么关注书法本身给我们带来多少审美愉悦,他们看重的多是其中的商机。一些书法人在这种无尽商机的诱惑下,一下子好像都变成大大小小的“生意人”,书法本身的文化品质不再为他们所重视。而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和展览当中“得意之作”的大量涌现,似乎让书协组织者从中看到他们创造的“人间奇迹”;名利俱得的社会效应让他们感到,协会操控的展览,实在是一件“聚宝盆”式的获取名利的无上法宝。于是,就出现了如下情形:协会组织越来越庞大,展览次数越来越频繁,协会会员越来越多;而很多人的综合素养越来越差,道德品质越来越低,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现象时有所闻。结果是什么呢?书协的应有形象被人为破坏了,展览的“权威性”逐渐成为了“明日黄花”,书法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愉悦的审美享受被代之以沉重的经济包袱和精神负担。(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