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收藏要闻:当宣纸成了“包装纸”

时间:2021-10-02 15:45:11 来源:

当宣纸成了“包装纸”

谈论“明星舞文弄墨”的话题,就有可能陷入某种圈套,成为明星的“捧角”,无论赞否,都是明星们所需要的。但作为国画创作者,自己的“领地”被外来者“侵犯”甚至亵渎,心中总有不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里,笔者从画家自身存在的问题谈起,并由此延伸出去。

国画的“作秀功能”不断被开发“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是西方一经典语句。对于国画创作来说,更是如此。人人皆有可能成为丹青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写写画画的生活方式,人人都可参与。

较之其他艺术,国画易学速成(仅指《芥子园画传》所讲一类画法),君不见“老年大学体”、“笔会体”(会画几笔画,能记住几种常规构图法,带上印,便像明星那样“走穴”,参加笔会)、“师徒体”近些年特别盛行?这未必不是件好事,至少体现了和谐:人人有事干,且是风雅事,避免有的人无事生非。同时,画画又有自娱自乐的功能,如同跳舞、唱歌一样。国画创作因所需工具简单、成本低、操作易而备受大众喜爱。既然国画艺术并非高不可攀,技艺含量也不是多么高,那么就不是行内人的特有“领地”,“草根式”的人物加入也理所当然。可以说,它是普通人“星光大道”。

正因为国画创作入门快、见效大,一旦掌握其要领,便可成为唬人、赚钱的工具。演员、主持人天生就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而学习国画的第一步便是临摹,应该说,他们的条件得天独厚。这等便宜,他们怎能不捡?

其实,当代画家缺乏创新精神,或抄袭传统、或互相临摹,以致千人一面,这何尝不是画坛的悲哀!明星们想:既然你们画家也就这几大笔,我怎就动不得?当代国画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复制:普通人的复制是出于爱好,自娱自乐;各种级别的会员们的复制,是获得名与利的一种方法;而明星借助“星光”复制、炒作,就有可能把宣纸变成“包装纸”。

宣纸不幸成为“包装纸”

善于模仿的明星写写画画是从一些画家的做派上获得灵感的,而一些画家的“秀”场也是模仿明星来做的。比如,有些画家与官员或与名气大的画家合影,让其题字等。当下,无论是画坛还是演艺界,一些人一旦成名成家,就不停地炒作自己。由于我们现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市场淘汰制十分可怕,沉寂就意味着消亡,甘于寂寞就意味着自觉退出舞台,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明星们为求轰动而制造种种热点。画家的百米、千米长卷,明星们的字画拍卖(大多以“义卖”的名义),或多或少都有炒作的成分。在这里,宣纸作为商品展示的外延,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包装纸”;艺术品的价值如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中分析的那样,是符号价值极端表现的产物。

blob.png

如何看待明星的这种“钻营”?是漠视、谩骂,还是叫好?不管是哪一种,都只是浅层次的情绪发泄而已。明星的画之所以有人出高价收之,缘自收藏者的特殊动机。收藏者们的目的是利用“明星效应”达到“轰动效应”。问题是,具有市场头脑的媒体在报道藏家时大都隐去他们的身份。藏画者若要“借帆过海”,就要花“出场费”。对明星字画,我们也从未见过书画界人士或平民百姓收藏。另外,藏家收藏明星字画是出于爱好,还是投资,抑或是为人洗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一次,笔者在贫困山区采访,看到村民穿的均是“奇装异服”,还有一放牛老农穿的是燕尾服,一问才知这些衣服是来自北京的捐助。或许这件燕尾服被某位歌星穿过,抑或是维也纳歌剧院的演出服,不管它曾经的主人是谁,但它现在的主人是这位老农。在这位老农看来,这件燕尾服不是收藏品,而是普通的一件衣服。藏家如果将这种平和的心态放在对待明星字画上该有多好!

文人画的失落导致复制的滥觞

宣纸是明星的“包装纸”,说穿了只是“皇帝的新装”,就如同明星争着出书一样。他们借出书或画画要告诉外界的信息不外乎是自己有文化修养,多才多艺,有学无止境的艺术追求,能谋取最大的市场利润。当下,演艺明星的市场价值在舞台外拓展得最快的途径就是出书和绘画。他们出的书有没有文采不要紧,绘画作品有没有章法也不要紧,追随者图的就是明星的“名”。明星们甚至将自己的涂鸦之作说成是风格、抽象,只要有人捧、有人喝彩就行,正所谓“一俊遮百丑”。对这种名利双收的买卖,他们何乐而不为?

一言以蔽之,当下明星们纷纷拿起画笔作秀,与现在的浮躁之风和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大有关系。

再扩散开去,我们看到,现在不仅明星这样,就连企业老板、官员等也都拿起画笔,时不时地秀上几笔,附庸风雅。真正的国画艺术便在这热闹、风光的表象中渐渐地衰退,让人痛心疾首。只可惜了传统的宣纸。自元代以来,吸水性较强的生宣纸开始被书画家们大量采用,承载着文人们的美学追求。说到文人士大夫,不由让人感慨万千。在传统文化中,国画最具有文人传统。文人在书法、篆刻、诗文上的才情都可以在一幅画中很好地展现出来。传统中国文人的综合修养较高,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其文化必修课。为何现代画家多以“竹林七贤”、“兰亭雅集”、“深山访友”等为题材进行创作?这或许是对才华横溢、品位高雅的高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吧。

当代画家的作品若要想被认可,首先画家对艺术得有真诚、虔诚之心,不可游戏。

其次,画家要把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基础课补上,使自己既有扎实的传统文化修养,又有创新精神。广博的学识、全面的学养是一个艺术家成功的基础。画家只有走出复制、模仿传统的藩篱,遵循艺术创作规律,远离浮躁和功利心理,让宣纸变得神圣,国画之地才能正本清源,体现出它应有的审美价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