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睹物致思以情贯之
东北画家王云在创作中能从纷繁复杂的自然客体中抽离出一种微观精致的美感。这种美感通过画面抵达他内心深处,物与己的倾诉在时空的转化中不断交汇、融合。他努力摆脱世俗的纷扰,用自己纯真的心灵绘出自然而真实的画作。
王云的作品以当地的世俗风情为题材,讲求“声”与“色”的统一,注重表现情景化与叙事性的艺术氛围。所谓的“绘声绘色”,在王云的作品中,是指运用笔墨技法来表现客体鲜活的风貌,传达一种源于花鸟世界丰富情态的“声”与“色”。这种“声”,是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描绘来传达一种内在的听觉感受。画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对物象进行语境的延伸、拓展,营造出花鸟世界声情并茂的情感意象,以鲜活的生机传达画外之音。同时,在色彩表现上,王云不仅利用色彩的装饰性对花鸟客体进行视觉还原,而且还注重塑造完整的审美意象和意境。他既能表现出客体的真实风貌,又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其加以变化,从而在主客观相融的理性意识中塑造一个情个情感化的色彩空间。他将缤纷多彩的自然世界和内在情感加以融合,营造出唯美、浪漫的情调。王云的花鸟作品以意象化的表述来传达视听感受,给人一种真实的惬意与温馨。
王云的花鸟画作品《咏唱》
睹物致思,以情贯之。虽然王云多绘飞禽、花卉,但在整体表现上,却不以摹写自然为指归,而是强调“以形写神”。他不仅能准确刻画出物象的结构,而且还能根据物象的外在动态捕捉内在神采,以风韵的把握凸显物象的品性。在“形”与“神”的统筹中,他力求用艺术化的构思反映生命精神的繁衍不息及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
王云的花鸟画创作不注重表现美感的视觉共性,而是潜心探究物象内在的沉静之美。他在悟道中体味澄净、涤荡心灵、叩开心扉、释放自由的心绪,并由此进入“本源”,传达出隐匿于花鸟世界繁华绚烂背后的那种清净无为。
从一般意义上说,工笔画作品要突破“象”的局限,在艺术与现实情境的转换上实现“象”与“境”的通达,是有很大难度的。
“象”有形,“境”无形;“象”是外在的、具体的,“境”是抽象的、凝练的;“无境之象”生涩、单薄,“有境之象”才是有生机的生命之境。王云在创作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通了由有入无的境界,将花草、树木、飞禽等带有主观情感的意象元素不断融会,并过滤、沉淀为完整的意境。自然景物幻化成他心中的思绪,渐渐抵入其品格与气质之中。也许正是他心中的那份本真与率直,才使其作品生发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别致韵味和清新雅逸的别样情怀。(左图为王云的花鸟画作品《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