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唐、宋、元绘画传统的捍卫者
唐、宋、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时期。但自文人写意画盛行以来,传统工笔画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被贬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二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唐、宋、元绘画的研究,成为为传统绘画振臂呐喊的捍卫者。虽然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里,传统捍卫者的声音常被淹没,但徐建融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传统绘画的呐喊。他对传统绘画的不懈努力如星星之火一样不会熄灭,如佛家弘法劝世的信念一样坚定。因为他知道,星星之火总有燎原之时,弘法劝世终有登极乐彼岸之缘,但如果熄灭了这一点火苗、推毁了这一丝信念,那么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基因就很难存续于华夏子孙的血液、灵魂中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徐建融认为写意画才是真正的中国画,才是中国画的传统,并且是唯一正确的中国画传统。那时,他喜欢以小写意手法绘寒江上的花鸟,宗明、清写意之法,推崇徐渭、陈淳、华喦、石涛、八大等人,画风清新大胆、纵横开阔。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认识到明、清的文人写意画只是在唐、宋、元绘画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变异而已,明、清的文人写意画是无法替代唐、宋、元绘画的,其艺术水准也是不能与唐、宋、元绘画相比的。因此,他又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唐、宋、元绘画,弃池沼而奔江海,舍枝末而求本源,并将学术研究与绘画创作结合起来。他以李公麟、赵孟頫为榜样,注重与传统经典绘画对话,追求“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以“工笔意写”的手法,使自己的作品清新淡雅而又富有古韵。晋、唐人物画的形神兼备,五代、两宋花鸟画的生动传神,宋、元山水画的超逸脱俗,无不从他笔下流出。他在复古、追古的同时,又巧妙融入当代文人的修养,努力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多年来,他一直秉承中国绘画的传统精神,力求将其与时代的审美情趣相融合。在创作中,他以宋人严谨旷远的丘壑和元人平淡超逸的意趣为主,同时融入今人清丽雅净的色彩。
画中隽秀的笔墨寄寓着他高蹈绝的情怀,浩然的气象演绎出派“大雅正声”。
徐建融有治史的经历,在学术与艺术上一直秉承着三个思想理念:一是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见贤思齐”,二是苏东坡所讲的“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三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正因为如此,他才不会急功近利,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努力把传统的经典精神变成今人喜闻乐见的东西。总之,他在继承中华传统文脉的同时,又为当代绘画艺术增添了光彩。
(附图为徐建融的国画作品,上者为《佛像》,下者为《无尘居图》)